首页>疾病百科> 幼年型类风湿病

详细说明幼年型类风湿病

2009-07-24 燕赵都市报 A +

  概述

  幼年型类风湿病(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JRA)是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以慢性关节炎为其主要特点,并伴有全身多系统的受累,包括关节皮、肌、肝脾、淋巴结。年龄较小的患儿往往先有持续性不规则发热其全身症状较关节症状更为显著。年长儿或成年患者较多限于关节症状。本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可分为不同类型,故命名众多,如Still病(1897)幼年类风湿病反复高热型(Wissler Fanconi综合征),幼年慢性关节炎(juvenile chronic arthritis,JCA)幼年类风湿病(juvenile rheumatoid disease)及幼年型关节炎(juvenile arthritis,JA)等。

  病因病理病机

  病因与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一般均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上呼吸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密切关节,可能是链球菌感染的合并症。其根据为:

  ①在发病前1 ~3周常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峡炎扁桃体炎或猩红热的历史。

  ②大多数风湿热患者的咽培养有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生长或血清中抗链球菌抗体显著升高如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等。

  ③链球菌感染流行后风湿热的发病率增高

  ④应用青霉素治疗和预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防止风湿热的复发,甚至减少首次发病。蛤是风湿热发病后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并不影响其病程而且风湿热的发病不是在链球菌感染的当时而是感染后1~3周。

  因此目前大都认为风湿热的发病是由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链球菌细胞成分及其菌外产物具有高度抗原性及特异性。人体感染链球菌后产生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和抗原物质在结缔组织内导致退变和溶解。凡链球菌感染后抗体产生较多的,发生风湿热的机会也越多风湿热患者的ASO或其它链球菌抗体滴定度较一般无并发症的链球菌感染患者为多,这也支持免疫反应为发病机理的看法。

  症状

  【临床表现】

  在发病前1~3周可有咽炎扁桃体炎、感冒等短期发热或猩红热的历史。症状轻重不一亦可无症状,咽部症状一般常在4天左右消失,以后患儿无何不适1~3周后开始发开门见山。风湿性关节炎常为急性起病,而心脏炎可呈隐匿性经过。

  一、一般症状 患儿精神不振、疲倦、食欲减退面色苍白、多汗、鼻出血有时可有腹痛,其甚者可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发热一般都不太高且热型多不规则少数可见短期高热,大多数为长期持续怀低热,持续约3~4周

  二、心脏症状 根据病理学的统计,几乎所有病例的心脏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累。而在小儿风湿热则心脏病变尤为突出心肌、心肌膜及心包均可受到损害,称为风湿性心脏炎或全心炎为小儿风湿热的最重要表现。从北京儿童医院风湿热住院患儿临床分析可见73.2%的病例都有心脏炎的临床表现。严重心脏炎可后遗风湿性心瓣膜病现按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及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分叙:

  1.急性风温性心脏炎

  (1)心肌炎:在所有风湿热口患儿的心肌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临床上有心肌炎表现的也甚多见。轻者症状不多,如仅出现心率轻度加速或心电图有短暂的轻微变化重者呈弥漫性心肌炎,临床症状明显,常可并发心力衰竭心肌受累时可出现下列征候。①心率加快,110~120次/分以上与体温高度不成比例。②心音减弱,心尖部第一心音低钝有时出现奔马律。③心律异常可出现期前收缩,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尤其是第一度最为多见。少数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引起阿-斯综合征其他形式的心律失常亦偶可见到。心电图尚可显示Q-T间期延长及T波异常。④心脏轻度或明显扩大。

  (2)心肌膜炎:以二尖瓣最常受累主动脉瓣次之。心尖部出现Ⅱ至Ⅲ级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有时音调高如海鸥鸣,杂音向腑下及左背传导,呼吸与体位对杂音无影响此杂音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约有半数心尖部可伴有Ⅱ至Ⅲ舒张中期杂音(carey-coolmbs),由于左室张舒张期快速充盈或二尖瓣口相对狭窄引起一般在急性期于二尖瓣区听到的杂音并不一定代表瓣膜已发生不可恢复的器质性损害。轻型心脏炎病儿的杂音产生与瓣膜炎症、水肿血小板赘生物的生成有关,急性期炎症过后,约半数病儿的杂音可消失但如急性期已过,病情明显好转,杂音并不减弱或消失则将来发生二尖瓣关闭不全或狭窄的可能性极大。在主动脉瓣听诊区如听到舒张斯杂音,则有重要病理意义一般很少消失。

  (3)心包炎:重症患儿可出现心包炎症状多与心肌炎及心内膜炎同时存在。患儿表现有心前区疼痛、端坐呼吸及明显呼吸困难早期于心底部或胸骨左缘可听到心包磨擦音。大量心包积液时听诊呈心音遥远,胸部X线透视可见心影搏动减弱或消失心影向两侧扩大,呈烧瓶形,卧位时心腰部增宽立位时心腰部阴影又变窄,以此与心脏扩大相鉴别。心电图急性期可有ST段上升QRS低电压,以后T波倒置,ST段下降超声心动图于左室后壁与心包之间出现无回声区。

  发生急性风湿性心脏病变时往往心肌、心内膜及心包同时受累。临床上很难区分哪些症状症状及体征是单由心肌炎心内膜炎或心包炎所引起,故统称为风湿性心脏炎或全心炎。心脏炎70%在发病初2周内发生少数可延至6个月才发生。严重心脏炎时心脏扩大,尤其伴有心力衰竭者多遗留慢性心脏瓣膜病。

  2.慢性心脏瓣膜病

  风湿热反复发作且病程较久者(1/2~2年)可因炎性病变修复过程在瓣膜或腱索上产生疤痕亦缩造成器质性瓣膜损害,成为非活动性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阶段,即风湿性心脏病其中以二尖瓣受损机会最多,约占瓣膜病的3/4,主动脉瓣次之占1/4,有的报道可达1/2(单独出现或与二尖瓣病变同时存在)。二尖瓣与主动脉瓣损害共占风湿性瓣膜病90%以上的病例三尖瓣及肺动脉瓣很少受累,且一般不会单独受损。此外应该指出在小儿时期,风湿性心脏病发生心力衰竭时往往有风湿活动存在,这一点与成人期风湿性瓣膜病很不相同在急性期有二尖瓣受累的有少部分可恢复正常,30~60%的病例最后遗留有永久性瓣膜损害,而主动脉瓣一旦受损则恢复正常的机会很少。

  (1)二尖瓣关闭不全:轻者一般症状不明显较重患儿因心排血量减少,可感乏力、易倦及心跳当有肺瘀血时,出现劳累后呼吸困难。心脏检查主要为在心尖部听到Ⅲ级或Ⅲ级以上的吹风性收缩期杂音此杂音之特点为贯穿全收缩或至少延长至收缩中期,向腋部传导,有时可伴有收缩期震颤第一心音正常或减弱。第二心音可有明显分裂,可听到明显的第三心音在二尖瓣关闭不全时由于左心室扩大可引起功能性的心尖部舒张中期杂音。心脏X线检查示左心房及左心室增大,有时可见到左心房的收缩期膨胀肺血管纹理正常。心电图可显示左心室肥厚及二尖瓣型P波。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增大C凹明显加深,EF斜率加大,二尖瓣开放幅度加大E峰高尖,有左室负荷过重表现:左室增大,左室流出道增宽室间隔左室面活动幅度加大。

  (2)二尖瓣狭窄:风湿性心内膜炎形成二尖瓣狭窄一般所需之病程至少两年或者更多长大多数需10年左右。当二尖瓣口面积狭窄程度达到正常的一半时,始出现临床症状不少轻度或中度二尖瓣狭窄病人,可有明显的体征而无症状。患儿易于疲倦感心悸,逐渐出现气促,活动时感呼吸困难常因剧烈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呼吸道感染心房颤动等诱因而引起。两颊部及口唇常呈紫红色(“二尖瓣面容”)。严重病人咳嗽可有稀薄、粉红色泡沫痰或咯血,端坐呼吸等左心衰竭的表现伴右心衰竭时体循环充血,肝肿大、压痛晚期可出现腹水。30%成人病例可发生心房颤动,日久易形成附壁血栓可发生全身性栓塞症。体格检查所见主要为在心尖部听到一个辘辘样舒张中晚期杂音,常常伴有舒张期震颤第一心音亢进。肺动脉第二音也亢进。在胸骨左缘下方有时听到一开瓣音脉压低,脉搏较细小。X线检查显示心脏增大以左心房右心室增大为主,还有肺动脉段膨隆及肺瘀血。心电图中度以上狭窄可呈心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厚。P波增宽有时亦增高。伴有心脏炎或病程较长者可出现心房颤动儿童时期心房颤动多提示有活动风湿病变存在。超声心动图检查典型二尖瓣狭窄改变为EF斜率减小,二尖瓣前呈方形或城墙样改变二尖瓣后叶与二尖瓣前叶同向运动,二尖瓣前叶活动幅度低,二尖瓣回声增粗左房增大。二尖瓣狭窄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如以前者病变突出则二尖瓣前叶舒张早期快速下降E峰可见,随后为一缓慢下降之平段,形成“骑马样”改变。

  (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风湿性心内膜炎所造成的主动脉瓣损害表现为关闭不全主动脉关闭不全时心脏代偿期较长左心室的代偿而不发生肺充血时可无症状,因此轻度或中度病人无明显症状,较重患者有心悸颈动脉搏动明显(全身各部分动脉搏动均明显),有的患儿不能取左侧卧位,因左侧卧位时强烈的搏动使之感到左胸不适出汗等。左心室失代偿时引起左心功能不全症状,有时病人有心绞痛多在夜间熟睡后发作,发作开始时皮肤苍白、心悸血压上升,呼吸加速等,发和后皮肤潮红出汗。心绞痛常可引起猝死。发生左侧心力衰竭时可用肺充血症状,肺水肿,端坐呼吸最后引起右侧心力衰竭。体格检查:一般在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即胸骨左缘3、4肋间可听到一音调比较讥的吹风性舒张早中期杂音有时在右第2肋间亦可听到。以听诊器膜式胸件最易听到,吸气和前倾坐位时更清楚主动脉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当主动脉压力增高时常加强,严重患者常有第三心音此外,在主动脉瓣区常有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在心尖部亦可听到舒张晚期杂音(Austin-Flint杂音)状如二尖瓣如狭窄,此种杂音可能是收缩期前的、舒张中期的或二者兼而有之由于功能性二尖瓣狭窄所引起。胸部叩诊心脏向左下方增大,心尖搏动增强呈抬举性。其他临床特点为由于主动脉瓣关闭不一所产生的末梢血管征,如脉压增高水冲脉及毛细血管搏动、动脉枪击音(Duroziez杂音,为在股动脉或其他外周大动脉听到的收缩期期和舒张期杂音)de Musset征(由于颈动脉的强烈搏动引起头部的节律性摆动)、Hill氏征(主动脉反温文尔雅时,股动脉及肱动脉的收缩压差有时可达60~100mmHg)等X线检查示左心室增大,中度以上病例左室增大明显,左室向下延长成靴形心脏透视下可见主动脉及左心室搏动加强,心电图正常或显示左心室肥厚。如有二尖瓣关闭关闭不全则可有左房大,右室大和肺充血。超声心动图检查主动脉在舒张不能关闭成一条线而成两条回声,两条回声间距离>1mm,有时在闭合线上可见有细震颤主动脉瓣开放和关闭速率加快,二尖瓣前叶有舒张期细震颤。

  二尖瓣关闭不全常与二尖瓣狭窄并存单独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常见而单位的二尖瓣狭窄很少见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常单独存在,一般多为先天性主动脉关闭不全病儿易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三、关节炎 特点为游走性及多发性,以膝、踝腕、肘等大关节为主,小关节偶可同时受累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一般在数日或数周消失,不遗留畸形轻者仅有关节痛,常伴有发热及血沉增快,近年来关节红肿剧痛已极少见有典型关节炎者,心脏多不受累,而关节痛者常发生发脏炎因此,关节痛在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四、舞蹈病 其特征为程度不一的、不规则的不自主运动。典型症状为全身或部分肌内呈不自主的运动以四肢动作最多,不能持物,不能解结钮扣甚至因口舌多动,不能进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因颜面肌肉抽搐时可引起奇异而容和语言障碍,还可出现皱眉、耸额闭眼、耸肩及缩颈。以上动作大多为双侧或仅限于一侧,在兴奋或注意力集中时加剧,入睡后消失肌力和感染常无障碍。好发年龄多在6岁以后,以8~12岁为多见青春期后则大为减少。女孩多于男孩。舞蹈病大多在链球菌感染后2~6个月出现一般病程为1~3个月,有时可再发,偶有延续年余者舞蹈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可单独存在,无心脏炎或慢性风湿性瓣膜病或与其他风湿热症状同时并存,但同时见于关节炎患儿。约有25%的舞蹈病患儿最后可发生心脏炎舞蹈病单独存在时,一般不发热,血沉正常或稍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大多数在正常范围内。其他有关辅助化检查亦可无明显异常。

  五皮肤病变

  1.皮下小结 是风湿热的一种症状一般表现为豌豆大小的圆形小结,可隆起于皮肤,与皮肤无粘连能自由活动,多无压痛。个别大的直径可达1~2cm数目不等,自数个至数十个,常见于肘腕、膝、踝等关节伸侧腱鞘附着处亦好发于头皮或脊椎旁侧。有时呈对称性分布。小结存在数日至数月不等时消时现,一般经2~4周自然消失。皮下小结节常与心脏炎并存常在起病后数周出现,为风湿活动的显著标志。近年来已少见其发生率约1%~4%。皮下小结并非风湿热特有的症状,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2.环形红斑 皮肤渗出性病变可引起荨麻疹紫瘢、斑丘疹、多形性红斑结节性红斑以及环形红斑等,其中以环形红斑的诊断意义最大,对风湿热有特征性环形红斑的发生率约为10%。一般在风湿热复发时出现,常伴有心脏炎多见于躯干部及四会屈侧,呈环形或半环形,边缘稍隆起呈淡蔷薇色,无痛感及痒感,环内皮肤颜色正常此种红斑常于磨擦后表现明显,1天之内可时隐地现,不遗留脱屑及色素沉着环形红斑可间歇出现,有时与风湿活动不平衡。

  六、肺炎与胸膜炎 比较少见。多系非特异性渗出性改变,大都同时有严重心脏炎。

  【诊断】

  风湿热的诊断主要依靠综合临床表现由于缺乏特殊诊断方法,目前仍沿用近期个性的琼斯(Jones)风湿热诊断标准。主要表现包括心脏炎多发性关节炎、舞蹈病、皮下结节及环形红斑心脏炎的诊断应具有以下四点之一:①新出现有意义的杂音,如心尖部收缩全期杂音或舒张中期杂音;②心脏增大;③心包炎;④心力衰竭。次要表现包括发热C反应蛋白阳性或白细胞增多,既往有风湿热史或有风湿性心瓣膜病。

  显然主要表现较次要表现更有意义两项主要表现加两项次要表现可靠。尤其是多发性关节炎、发热血沉增快这组症状常见于幼年类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化脓性关节炎及结核病毒另外,对早期风湿热以及不典型的轻症病例则需全面了解病史,细致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治疗的反应综合分析才可达到明确诊断。实验室诊断主要针对最近的链球菌感染和全身炎性状态的存在,如两者缺一则难下诊断。诊断过宽不但需要进进行一些不必要的治疗,而且要进行长期的药物预防这对病人的经济和精神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诊断过严则可能将症状不典型的心脏炎漏诊,以致发展为慢性心瓣膜病,造成终身残废。

  此外确定风湿有无活动性也是诊断中很重要的一方面下面三种情况提示风湿活动的持续存在,即:①体温不正常,体重不增加运动耐量不恢复;②心律不正常,易有变化,脉搏快速;③血沉快C反应蛋白不转阴性,抗链球菌抗体滴定度不下降或白细胞未恢复正常。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发热方面 应注意与结核病或其他慢性感染相鉴别在风湿性心瓣膜病患儿有不规则发热应注意鉴别是风湿热复发或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

  链球菌感染后状态(链球菌感染后综合征)与不典型风湿热易于混淆前者是在扁桃体炎或上感后出现低热、关节痛、ASO滴度升高血沉中等度增快,心电图可有一时过早搏动或轻度ST段及T波改变,但无明显杂音在应用青霉素或加用小剂量强的松后很快恢复正常,以后也不再复发,与风湿热不同。

  2.心脏方面 首先应注意排除心脏功能性杂音此处杂音多见于学龄儿童,位于胸骨左缘3~4肋间或心尖内侧,一般为Ⅱ级个别可达Ⅲ组。特点为音调较调,偶可呈乐响性只限于收缩早中期,传导不广泛。其次应注意与先天性心脏畸形相区分如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部分房室通道等。后者一般都在婴幼儿时期即发现杂音鉴别并不十分困难。由于病毒性心包心肌炎在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使不典型风湿性心脏炎诊断上更复杂前者常有一明显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史,很快即发现心脏方面的异常,但无明显杂音而且心律异常较为多见。风湿性心包炎尚须与结核性心包炎相鉴别。另外左房粘液瘤可出现与风湿热及风湿性心脏病相类似的临床表现,但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探得左房异常回声团可资鉴别。乳头肌腱索断裂,乳头肌功能不全,二尖瓣脱垂均可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后者超声心动图可以鉴别。

  3.关节方面 须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核性风湿病(Poncet病)、白血病血友病关节腔出血、波状热、血清病感染后关节炎和化脓性关节炎鉴别。

  与幼年类风湿病的鉴别有时比较困难应注意下列情况多见于类风湿病:①不规则高热常呈弛张热型,临床一般情况尚可,与体温不相称;②侵犯小关节较多很少呈游走性,经过一定时间可引起关节畸形,手指受累常呈梭状变形;③很少侵犯心脏心瓣膜病更为少见。

  结核性风湿病有以下特点:①有结核病灶常为原发综合征或支气管淋巴结结核;②结核菌素试验阳性;③皮肤改变以结节性红斑多见,④可伴有疱疹性角膜结膜炎。

  与其他结缔组织病的鉴别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可参阅有关部分。

  关节痛应与生长痛及关节过度活动综合征鉴别 生长痛常见轻征久暂不等原因不明的下肢疼痛,多见于3~5岁幼儿,疼痛位于双膝及其附近的肌肉偶或位于大腿或双踝部,于晚间或入睡后发生,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经按摩可减轻,可迁延数年自行缓解。

  关节过度活动综合征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关节肌肉疼痛多在下肢,双膝痛多见运动后明显。患儿有关节松弛表现:肘、膝关节过度伸展,手指过度背屈或掌屈及伸膝向前弯腰手掌可触地面。幼年时常有习惯性肩关节脱臼大部分患者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渐好转。

  4.舞蹈病的鉴别 须与惯性痉挛区别后者是单一动作的重复,分散患儿注意力时可使痉挛消失。手足徐动症的动作较慢一般仅限于四肢。家族性舞蹈病病程是进行性加重,易于区别。

  5.皮下小结的鉴别 在小儿时期偶见良性非风湿性皮下小结可见于头皮、肘部、前胫部及手足等处其病理变化包括中心的纤维样坏死和四周的组织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这种小结自然消失,也可复发一般经过数月甚至数年之后不再发生。患者除小结之外没有任何结缔组织病的症状,其血清的抗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试验都是阴性不需任何治疗。

  化验查验

  【辅助检查】

  患儿血常规检查可有轻度贫血白细胞增加及核械移现象。血沉加速,而有心力衰竭时则加速不明显C反应蛋白呈阳性反应,且较血沉的加速出现早,但消失亦较慢一般不受心力衰竭的影响。

  链球菌感染的证据:

  (1)咽拭子培养有时可培养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但有些风湿病人,特别在抗生素药物治疗后,咽培养可呈阴性。

  (2)免疫学研究:风湿热下列检查中之一项常呈阳性:①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定度增加在1∶400以上为阳性,在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2周左右,血清中出现ASO以后逐渐升高,至4~6周达到高峰,8~10周逐渐恢复正常风湿热患者75~80%ASO阳性。20%病人ASO不升高,其中可能包括部分隐匿型心脏炎和舞蹈病患者ASO下降较慢,在血沉正常5~6月仍可持续增高,抗风湿治疗可使其降低如被检查的血清标本被细菌污染、溶血、高脂蛋白血症肝炎和肾病综合征时,均可发生非特异性ASO增高,应注意排除单纯ASO增高只表明最近有链球菌感染;②血清抗链球菌激酶滴度酶增加,1∶40以上为阳性;③血清抗透明质酸酶增加,1∶2048以上为阳性以上三项均阳性者占95%。此外,尚有抗脱氨核糖核酸酶B(anti-DNAase B)及抗烟酸胺-腺嘌呤-二核甘酸酶(anti-NADase)这些抗体在链球菌感染1周后升高,可纤维数月。连续检查时抗体滴度上升或下降有诊断价值,抗DNA酶B维持阳性的时间最长,对舞蹈病及隐匿型心脏炎患者有诊断价值。舞蹈病通常发生在链球菌感染2~6月之后,故抗体滴度大多正常。

  血清蛋白电泳分析示白蛋白减低α及γ球蛋白增加,粘蛋白也可增加,超过4.2mg%以上(正常为1.7~4.2mg%)免疫球蛋白检查在急性期IgA增高。抗心肌抗体测定,55%风湿性心脏炎病人抗心肌抗体阳性风湿性慢性心瓣膜病无明显风湿热活动病人,20~30%可为阳性。链球菌感染后状态亦可呈阳性。

  有心肌炎者血清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及乳酸脱氢酶可增高。

  预防

  【预防】

  风湿热的预防可分为初次发作和复发的预防两种A组溶血性链球菌初次感染后,风湿热的发病率约1‰,而早期发现链球菌比较困难故预防风湿热初次发作不易办到,只有对确诊为链球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早期青霉素治疗。风湿热患者在发生链球菌感染后易致复发风湿热第一次发作后头3年内的复发率大约为75%,每次复发加重心脏损害,故防止链球菌感染对预防风湿热复发十分重要预防的方法如下述。

  1.初次发作的预防 上呼吸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猩红热扁桃体炎、咽炎是风湿热的诱因,故预防初次风湿热发作必须予以重视并给予适当的治疗。由于A组病毒所致的临床表现也可由其他细菌引起,有必要在没有经过治疗之前作好咽培养此时,几乎全部可得A组链球菌生长阳性结果。如第一次咽培养阴性而临床上仍怀疑为链球菌感染时,应再做第二次咽培养。

  为了达到预防初次风湿热发作的目的治疗链球菌感染应在确定链球菌感染之后立即开始:①肌注苄星青霉素G,体重25kg者则用120万单位,肌注1次②或肌注青霉素40万单位,每日2次,共注10天③如对青霉素过敏,可用红霉素30mg/kg/d,每日不超过1g共用10天。磺胺类药仅对预防复发有效,不用于治疗链球菌感染。

  2.复发的预防 患风湿热者如果发生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则风湿热复发的危险性很大,不管有无明显的症状均可引起复发,即使积极治疗有症状的感染,预防还可能失败因此,预防风湿热复发能否成功,取决胜于持续的预防措施而不是单靠对急性链球菌咽炎急性发作时的治疗。故对有过风湿热,患过舞蹈症风湿性心脏炎者均应给予长时间的持续性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如下:①肌注苄星青霉素G120万单位每4周骨注1次。②或口服青霉素V,每日2次每次25万单位,但口服不易坚持,须病儿很好的合作可用于复发性低的病儿。③对青霉素过敏者可口服磺胺嘧啶或红霉素。磺胺嘧啶1.0g每日1次,如体重<25kg,每次0.5g每日1次。红霉素0.25克,每日2次。

  以肌注苄星青霉素G效果较好据上海第一医学院儿科对风湿热患者的追踪观察复发率高6倍。青霉素的预防效果优于磺胺。好延长到成人期在应用青霉素或其它抗链球菌药物预防风湿热复发过程中,有时仍可发生链球菌感染,临床仅表现为发热和咽痛咽拭子培养大都阴性,此时应随即加用青霉素或其它抗链球菌药物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风湿热活动期必须卧床休息若明显心脏受损表现,在病情好转后,控制活动量直到症状消失血沉正常。若有心脏扩大、心包炎持续性心动过速和明显心电图异常者,在症状消失,血沉正常后仍需卧床休息3~4周恢复期亦应适当控制活动量3~6个月。病程中宜进食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饮食。

  (二)抗风湿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水杨酸制剂和糖皮质激素两类对无心脑炎的患者不必使用糖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对急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1.水杨酸制剂 是治疗急性风湿热的最常用药物对风湿热的退热,消除关节炎症和血沉的恢复正常均有较好的效果。虽然本药有明显抑制炎症的作用但并不去除其病理改变,因而对防止心脏瓣膜病变的形成无明显预防作用。水杨酸制剂以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和水杨酸钠较为常用尤以阿司匹林效果最好。阿司匹林起始剂量为:儿童每日80~100mg/kg;成人每日4~6g;分4~6次口服。水杨酸钠每日6~8g分4次服用。使用水杨酸制剂应逐渐增加剂量,直到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或出现全身毒性反应如耳鸣、头痛、或换气过度症状控制后剂量减半,维持6~12周。水杨酸制剂常有胃部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此时可用氢氧化铝不宜服用碳酸氢钠,因后者可减低水杨酸制剂在胃肠道的吸收,增加肾脏的排泄并可促发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如患者不能耐受水杨酸制剂可用:氯灭酸(抗风湿灵)0.2~0.4g,每日3次;或贝诺酯(benorilate)每日1.5~4.5g,分次服用贝诺酯系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脂化物,对胃刺激较轻,吸收后在血中缓慢释放出水杨酸。

  2.糖皮质激素 大型临床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与阿司匹林对风湿热的疗效方面并无明显差别,且有停药后“反跳”现象和较多的副作用,故一般认为急性风湿热患者出现心脏受累表现时,宜先用水杨酸制剂;如效果不佳(热度不退,心功能无改善)则应及时加用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开始剂量宜大,可用:泼尼松成人每天60~80mg,儿童每天2mg/kg,分3~4次口服直至炎症控制,血沉恢复正常。以后逐渐减量以每天5~10mg为维持量;总疗程需2~3个月。病情严重者,可用氢化考的松每天300~500mg;或地塞米松每天。25~0.3mg/kg静脉滴注。

  糖皮质激素停药后应注意低热关节疼痛及血沉增快等“反跳”现象。在停药前合并使用水杨酸制剂,或滴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2.5~25mg每天一次,连续三天,可减少“反跳”现象。

  (三)抗生素治疗 风湿热一旦确诊即使咽拭子培养阴性应给予一个疗程的青霉素治疗,以清除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持续存在或再感染均可使风湿热进行性恶化,因此根治链球菌感染是治疗风湿热必不可少的措施。一般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40~80万单位每天一次,肌肉注射,共10~14天;或苯唑西林钠(苯唑青霉素钠)120万单位肌肉注射一次。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予口服红霉素每天4次,每次0.5g,共10天。

  (四)中医药治疗 急性风湿热多属热痹宜用祛风清热化湿治法;慢性风湿热则多属寒痹,宜用祛风散寒化湿治法。糖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等辅以中医药治疗,可能取得较好疗效。针刺疗法对缓解关节症状也有一定效果。

  (五)舞蹈症的治疗 抗风湿药物对舞蹈症无效舞蹈症患者应尽量安置于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刺激。病情严重者可使用镇静剂如鲁米那地西泮(安定)等,亦可用睡眠疗法。舞蹈症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无明显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耐心细致的护理,适当的体力活动和药物治疗大多可取得良好的结果。

  (六)心力衰竭的治疗 严重心脏炎心脏扩大者易发生心力衰竭,除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以外,应加用狄高辛或静注西地兰及速效利尿剂如速尿等(详见心血管疾病篇心力衰竭节)。

  (七)慢性心瓣膜病的治疗 除临床上仍表现活动性需给抗风显药物外对无风湿活动临床表现者,则治疗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活动量 由于瓣膜器质病变引起心脏肥厚扩大及一般心脏代偿功能减退对这些病儿应注意控制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

  2.洋地黄长期治疗 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者长期口服洋地黄要随时调整剂量,保持有效维持量。

  3.扁桃体摘除 如有慢性扁桃体炎于风湿热控制后可摘除扁桃体,但在术前2~3天及术后1~2周注射青霉素,以防止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在拔牙前后也应如此治疗。

  4.手术问题 在心瓣膜严重损害时可作瓣膜成形术或置换术,从而恢复瓣膜的正常功能,可使危重病儿的临床症状显著好转但由于儿童期存在不断生长发育问题,可形成置换瓣膜相对狭窄现象,以及转换瓣膜的耐久性术后抗凝治疗、预防感染等等问题,必须严重掌握适应证一般认为其适应证如下:

  (1)替换二尖瓣的适应症:①心功能Ⅲ至Ⅳ级;②血栓栓塞发生2次以上;③左房大有心房纤颤、房壁钙化者;④进展性肺动脉高压,病情逐渐恶化者。

  (2)替换主动脉瓣适应征:①主动脉瓣病变引致明显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晕厥或心力衰竭者;②如患儿各项客观检查指标为阳性,并有心肌缺血症状,虽心功能尚好(小于Ⅲ级)亦应作手术。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