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信息

2009-11-26 drug.soouo.com A +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pterygium)是增殖的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侵入到角膜浅层,呈三角形,形如昆虫之翼而得名。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但与长期的紫外线辐射、风沙、干燥及炎症有关,多发生于户外作业者,如渔民、农民、地质人员等,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多。临床上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真性胬肉是结膜上皮爬到角膜,牵涉到角膜的一种变性过程;假性胬肉是由炎症造成的。

1、无自觉症状,多位于睑裂部,内侧多于外侧。

2、初起时角膜缘发生灰色混浊,由结膜向角膜内生长,伸入角膜之尖端为头部,角膜缘部为颈部,位于结膜的宽大部分为体部。

3、进行期的胬肉头部隆起,附近角膜混浊,头部前端境界不清,体部肥厚表面不平,有扩张充血的血管。

4、静止期的胬肉头部扁平,境界清楚,体部血管不明显,表面平滑呈薄膜状。

1、翼状胬肉易于诊断,但要与烧伤、化学腐蚀伤后所致的假性翼状胬肉相鉴别。

2、进行期与静止期的区别是,前者泪阜,半月皱襞消失,体厚、结膜充血明显,头部有晕(浸润环)。

1、小而静止的翼状胬肉不需治疗。

2、胬肉进展到角膜瞳孔区影响视力及影响美观者可进行手术。手术的方法有多种,可视情选择。

3、近年来的新疗法有冷冻,激光等都取得一定效果。此外还有:(1)平阳霉素疗法将平阳霉素10mg溶于1ml生理盐水中,注入胬肉体部0.2ml,10天注射1次,4次为1疗程。(2)透明质酸酶疗法用透明质酸酶700u加1%普鲁卡因0.5ml,胬肉颈部注射,7-10天注射1次,3次为1疗程。(3)尿素疗法取尿素注射液100mg加注射用水至1ml,配成10%尿素溶液,胬肉体部注射0.2ml,每周注射1次,5次为1疗程。

1、翼状胬肉手术的复发率较高,一旦复发,胬肉组织生长更快、更大。后期可至睑球粘连.因此,医师应高度重视这种"小手术"。术中要彻底切除胬肉的头部并清除角膜上的胬肉组织,角膜缘的巩膜面暴露3mm,球结膜的游离缘应向内翻转。术后应双眼包扎5-7天,以减轻术眼的反应和防止胬肉组织的复发。

2、患者切勿到不具备手术条件的诊所去做手术,也不要轻易应用所谓的民间验方及各种土法治疗,否则将导致不良后果。



本搜索引擎只做信息搜索使用,仅供医生和患者参考,处方用药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