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咬肌间隙感染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174例临床分析

2009-11-26 www.cmed.org.cn A +

  【摘要】目的预防口腔颌面部感染的远处扩散、提高诊断和治疗技术水平,缩短疗程。方法自2004年以来,在我科收住174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经全身综合治疗及局部脓肿切开引流,总结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来源、容易感染部位及细菌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本组病例完全治愈,没有任何后遗症发生。结论颌面部间隙感染应早期积极治疗,预防感染扩散,根据患者情况选用敏感抗生素、切开引流、冲洗换药及放置引流条等全身综合治疗方法。
  【关键词】颌面部间隙感染;细菌培养;抗生素;切开引流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的多发病,通过及时和确当的治疗,大多数可在一周内治愈,无任何并发症发生,但延误治疗,往往可引起感染扩散,导致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甚至危及生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医条件的改善,严重的间隙感染在城市已减少。现将自2004年以来,我科收治的174例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74例,男性90例,女性84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72岁,平均17岁,10岁以下42例,60岁以上36例;病程最短5日,最长4周。本组病例中,颌下间隙感染48例,舌下间隙感染12例,颏下间隙感染8例,翼颌间隙感染22例,咬肌间隙感染42例,咽旁间隙感染4例,眶下间隙感染18例,颊间隙感染6例,多间隙感染14例。在多间隙感染中,都是由一个间隙感染后,延误诊治,感染扩散而引起。牙源性感染146例,腺源性感染22例,医源性感染6例,无损伤性和血源性感染。经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38例无细菌生长,136例有细菌生长,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6例、溶血性链球菌56例、大肠杆菌8例、绿脓杆菌6例,根据药敏试验找到敏感抗生素。
  2治疗方法及结果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主要采用综合治疗原则。首先加强全身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选用广谱抗生素及甲硝唑静滴,待药敏试验后,根据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局部脓肿形成,经穿刺确诊。在2%利多卡因局麻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原则,选择适当的切口,用血管钳钝性分离到脓腔,使脓液充分引流,然后用3%过氧化氢和0.5%甲硝唑交替冲洗脓腔,放置引流条,保持引流通畅。引流条的更换时间,根据引流通畅情况及脓量而定,可每日或隔日更换引流条。结果:174例中,经7~10日治疗,完全治愈出院,没有发生任何后遗症。
  3讨论
  3.1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范围广泛,根据解剖位置分为浅层间隙感染和深部间隙感染,相应部位出现明显炎症反应。深部间隙感染,由于病变部位深,早期局部症状不明显,不易触摸感觉也无波动感,根据病程或炎症的发展阶段,出现凹陷性水肿及明显压痛点,可用穿刺方法判断有无脓液,或用超声检查是否有液性暗区或液平,以便诊断;浅层间隙感染因感染部位表浅,局部症状表现明显,脓肿形成后,触摸有感觉也有波动感,容易诊断。感染细菌类别不同,可出现不同反应,炎症局限化脓后,脓液也存在差别,腐败坏死性蜂窝组织炎的局部皮肤弥漫性水肿,呈紫红或灰白色,因组织间隙有气体产生可触及捻发音,剧此可初步推断细菌类别,选用抗生素。
  3.2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颌骨周围软组织化脓性炎症,与患者局部及全身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牙及牙周组织与上下颌骨有直接解剖关系,牙体及牙周感染可向根尖、牙槽骨、颌骨以及颌面部蜂窝组织间隙扩散,由于龋病、牙周病、智齿冠周炎均为口腔常见病,因此,牙源性感染是颌面间隙感染的主要来源,极易波及咬肌间隙、眶下间隙等。颌下间隙、颏下间隙内含淋巴结,颌面部大部分淋巴引流到颌下及颏下淋巴结,颌面部感染容易引起淋巴结炎;同时儿童及幼儿期淋巴结发育尚未完善,免疫系统不健全,淋巴结炎、涎腺的化脓性炎等,感染容易穿破被膜向周围扩散形成间隙感染。医源性感染3例,由于在基层卫生院拔牙,医师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而引起感染。临床上未遇到损伤性、血源性间隙感染。
  3.3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后,因病史长、病情重,抵抗力差,尤其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较差者,如果治疗方法不当,容易出现全身并发症,所以,采取综合治疗的原则。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加强支持疗法,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缓解重毒症状。选用广谱抗生素及甲硝唑控制感染,并及时做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对炎症控制较差且无细菌生长者,更换或联合应用抗生素,抗生素应用适当,疗程要足,使细菌彻底控制,防止耐药菌的出现,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在确诊脓肿后,及时切开引流,引流口应尽量选在口内,在口外时应在隐蔽部位,在2%利多卡因局麻下切开引流,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至脓腔,使脓液充分引流,创腔用3%过氧化氢和0.5%甲硝唑交替冲洗,放置引流条。口底间隙感染应早期切开,预防口底蜂窝组织炎出现,保持呼吸道通畅。深部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时不宜过深,以免损伤重要的血管、神经及其它组织。

TAG: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