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胸壁结核

胸壁结核外科治疗体会 ,论文发表,论文代写

2009-11-27 www.80075.com A +

  摘要目的:总结胸壁结核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胸壁结核的治愈率。方法:对1998~2005年198例胸壁结核患者规则化疗2周以上,施行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6~12个月。结果:2例行成瘘道,经2次手术治愈;5例复发,均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术前、术后规则抗结核治疗,彻底清除病灶,充分引流,加压包扎,是外科治疗胸壁结核的关键。  关键词胸壁结核外科治疗    资料与方法  1998~2005年手术治疗胸壁结核198例,男101例,女97例,年龄6~78岁,其中11~20岁112例(占56.5%),21~30岁74例(占37.4%),两组计176例,占总数93.9%。合并肺结核者42例,占21.2%。  症状与体征:有低热、乏力、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者79例(占39.9%),无症状者119例(占60.1%)。有胸壁脓肿者176例(占88.9%),有胸壁瘘孔者22例(占11.1%)。位于上胸壁者150例,位于下胸壁者48例,位于脊柱旁者19例。依据胸壁脓肿穿刺确诊者124例,依据病史及胸部X线、B超检查确诊者70例,依据局部瘘孔久治不愈确诊者22例,行病理检查者63例,均与临床诊断相符。  麻醉:一般采用全麻,少数病例采用局麻加强化。  原发病与手术方式:原发胸壁软组织结核病改变154例(77.8%)、肋骨结核14例、胸骨结核8例、胸壁结核内穿脓胸同时外穿胸壁瘘12例、胸锁关节结核5例、气管旁淋巴结结核外穿4例、胸壁结核外穿引起乳腺结核1例,原发脊柱横突者2例。本组行单纯胸壁软组织结核病灶清除术45例(22.7%),肋骨切除加肌肉瓣填塞131例(66.2%),局部胸廓成形术6例,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加胸膜剥脱6例,锁骨切除3例,胸膜外病灶清除4例,壁层胸膜切除3例。  术后病理:均为结核。  治疗与预后:本组患者均在术前2周~1个月行抗痨治疗,应用方案为3SHRZ/6~9HRZ,住院规则强化治疗1个月,出院后督导坚持6~11个月治疗,总疗程9~12个月。198例中1次手术成功191例(占96.5%)。复发5例。术后并发症9例,其中切口皮缘压迫坏死2例,创腔积液4例,切口感染2例,以上经局部换药均Ⅰ期愈合,胸膜破裂合并液气胸1例,经胸穿后治愈。其中5例6个月内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无1例复发。    讨论  胸壁结核绝大多数为继发感染,最常见原发病变为肺结核、胸膜结核和纵隔淋巴结核,胸壁病变并非与原发病变成正比。结核由肺或胸膜侵入胸壁主要有三种途径:①淋巴途径:结核菌经肺或胸膜的原发灶经过淋巴管侵入胸壁组织,为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早期局限于胸壁肋间淋巴结,以及周围软组织,随着病变发展,病菌穿破淋巴结侵入胸壁组织,肋骨、胸骨、肋软骨有可能先后受到损害;②直接播散:肺或胸壁的结核病灶穿破胸膜后直接侵入胸壁各种组织,包括胸壁软组织、骨及软骨等受损害,此种病变常和肺、胸膜原发结核病灶相互串联;③血行扩散:结核菌经血液循环侵入胸壁组织,病原菌破坏肋骨及胸骨,引起结核性骨髓炎,病变进展时可能穿破骨质及骨膜侵入胸壁软组织。  术前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病史、体征、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再结合X线和B超及胸壁窦道造影显示病变范围,脓肿穿刺或从窦道内采取肉芽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一般都能做出明确诊断。但是部分范围较大下胸壁的胸壁结核应与脓胸外穿鉴别,病人一般没有胸膜炎病史,胸部CT显示病灶位于胸膜外,胸膜有完整的连续性。位于脊柱旁的病灶应与胸椎结核鉴别,后者一般有椎间隙变窄、椎体破坏等。本组198例采用不同的手段,均得到明确诊断。  术前化疗:胸壁结核的特点是多数病人早期无临床症状,胸壁出现肿胀或疼痛,说明已发生组织浸润、坏死、脓肿形成。此时依靠单纯药物治疗,治愈的可能性很小。本组88.9%病例已有脓肿形成,但术前用化疗药可杀灭部分结核菌,有助提高手术成功率。本组术前均行2周~1个月化疗。  术前准备:①常规检查、术前检查心电图、胸片、肺功能、肝肾功能等,无手术禁忌。②特殊检查:因胸壁结核常继发于肺结核,所以一定要查痰抗酸杆菌,以确定肺结核是否处于活动期。  手术时机:胸壁结核原发灶稳定,全身一般情况改善,是采用外科治疗的基本条件,同时要有充分的抗结核治疗。本组5例患者6个月内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本组复发病例中有2例因局部脓肿感染较重,表皮、皮下、肌层炎症未控制,术后渗出明显,致术后创口不愈合,形成瘘道。因此,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是取得手术治愈的先决条件。  术式:结核病灶不规则,决定了结核病灶清除术为不定型手术。现就有关问题讨论如下:①切口设计原则:a.便于将原发和播散结核病灶同时清除;b.切口应在脓肿上部,由于胸壁脓肿多为上方的原发病流注而成,而且脓肿中央压力大,皮下组织受侵最严重,在此处作切口创口不易愈合。c.胸壁瘘道用梭形切口切除瘢痕。d.充分暴露脓腔,以利清创、探查。②肌瓣的使用:术中应严格保护健康肌肉组织,防止破坏血运及结核脓汁污染,所用肌瓣应取自肌肉比较宽大、肌束长、肌腱少、血运丰富、易成活肌瓣。本组所用的肌瓣多取自前胸壁的胸大肌、胸小肌,侧胸壁的前锯肌、腹外斜肌,后胸壁的背阔肌、斜方肌。我们多将大块肌肉分成2~3瓣(带蒂,保持完好的血运),充分填塞创腔,底部肠线缝合固定。不易造成创腔积液和小瘘道形成。③胸壁结核病灶清除与肋骨切除范围的关系:我们主张对遮盖在瘘道上面的肋骨(不论有无炎症性改变)均应切除。切除肋骨多少、长短,决定于肋骨骨膜本身破坏的多少和原发疾病、瘘道走行范围等。应彻底清除受侵犯的肌肉和软组织及瘘道壁,使脓肿壁彻底塌陷。肋软骨结核病灶清除时,应严加保护健康骨膜,以便包埋软骨残端。术后常规放引流条,并用胸带及三裂绷带加压包扎。  术后管理:术后应严密观察引流是否充分、有效。及时更换敷料,创口无菌纱布棉垫、张力和加压包扎应经常予以调整,避免创口皮缘压迫坏死。引流拔除后以棉纱垫加压包扎,要随时调整压迫强度,一般压迫2~3周,术后应继用抗痨药6~11个月。  胸壁结核外科治疗体会高欣悦

Tags:本文来源:本站作者:编辑04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中国论文网上一篇:上一篇:胸部损伤39例治疗体会下一篇:下一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