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心脏神经官能症

李应东教授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经验

2009-11-28 www.studa.net A +

2.4阴虚火旺,滋阴降火主证:心悸怔忡,虚烦不宁,失眠多梦,头晕,耳鸣,精神不易集中,腰膝酸软,咽干口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紊乱,舌红少苔,脉沉弦细。本型症状繁多,痛苦异常,常见于更年期妇女。治则: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方药:交泰丸合天王补心丹加减。基本方:太子参12~15g,生黄芪15~30g,女贞子12~15g,麦冬12~15g,炙五味子12~15g,当归12~15g,生地12~15g,丹参15~20g,黄芩6~l0g,黄柏6~10g,白芍12~15g,茯苓12~15g,酸枣仁15~20g,夜交藤15~20g,合欢皮15~20g,远志12~15g,炙甘草6~10g。加减:手足烦热者加鳖甲、栀子、赤芍;腰酸腿软者加杜仲、川牛膝;肩背沉困不支者加山萸肉、黄精、枸杞子。

上述辨证中,临床以气滞血瘀型最常见,其次为痰热内扰型,其它两种类型相对较少。对本病的治疗李老师尤重心理疏导,反对专事药石以祛病;鼓励患者畅情志,忌嗔怒,正告患者病无大碍,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某,男,37岁,已婚。2007年4月9日就诊。主诉:失眠、头痛、胸闷伴恐惧感2月余。发病前,因母亲去世,情绪悲伤致彻夜难眠,其后出现头痛、胸闷、恐惧等症状遂四处求医,中西药物治疗近2个月,效果甚微。近3d来失眠症状加重,心慌心悸以早上为甚,胸部疼痛,时轻时重,伴恐惧感,气短,头痛,疲倦乏力,大便3~4次/d,质稀溏。查体:T36.5℃,P86次/min,R18次/min,BP118/76mmHg,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血常规及心电图检查无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分析:该患者由于近期不思饮食,脾胃虚弱,气血亦虚,再加上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升降失常,故见大便稀溏,且次数多。生化之源不足,气血亏虚,血不养心,故见心慌心悸,多梦易醒,甚至失眠,疲倦乏力,头晕头痛。辨为心脾两虚,肝郁气滞。西医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诊断为:心悸、郁证;属肝火扰心。用逍遥散合归脾汤化裁,疏肝解郁,补脾养心,理气安神。柴胡12g,白芍12g,川芎10g,香附12g,陈皮12g,当归12g,丹参20g,石菖蒲12g,生黄芪20g,太子参12g,茯苓12g,炒白术10g,酸枣仁15g,合欢皮15g,夜交藤20g,远志12g,生山楂10g,炒麦芽10g,炙甘草6g。6剂,水煎服。每日1剂,复渣再煎,两次分服。二诊:服上方6剂后,睡眠稍有改善,头痛、胸闷,疲倦乏力,恐惧感等症状减轻,大便次数减少,1d2次。照上方去石菖蒲、陈皮,加半夏曲12g、五味子12g。6剂,每日1剂,复渣再煎,两次分服。三诊:服上方后睡眠改善明显,晚上能睡5~6h,余症明显减轻。效不更方,照上方再服6剂。并嘱节喜怒,调饮食。症状基本消失而愈,生活、工作恢复正常。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率较高,约占心血管疾患的10%,多发生于青中年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临床上具有典型的心血管症状,如心悸、气短、心前区疼痛;并有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的表现,如头痛、失眠、焦虑、紧张、自汗等;心电图检查大致正常或有ST-T改变。目前西医主要采取对症疗法,效果不佳。中医中药治疗由于坚持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疗效较好,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借鉴[3]。目前,由于对该病病因、发病机制及中医辨证分型等问题的研究尚处初步阶段,所以临床诊疗中常遇到漏诊误诊、用药不规范、治疗不彻底等棘手问题。李老师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研究,根据病因病机,总结了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并依此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良好疗效,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笔者有幸随师学习一年来,亲聆教诲,受益颇深,故将李老师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之经验简要总结,以供基础与临床研究者参考。

【参考文献】〔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88〔2〕陈可冀.实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581〔3〕董克玲,史玉香.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药治疗近况〔J〕.国医论坛,2002,17(4):53-54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