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外耳道真菌病

耳真菌病误诊为外耳道炎1例

2009-11-28 qkzz.net A +

耳真菌病误诊为外耳道炎1例推荐到首页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19期1/2页12

【关键词】耳真菌病

近年来,耳道真菌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此病有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易复发等特点,因此经常被误诊为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炎、慢性中耳炎等疾病,长期得不到治愈。对抗炎无效的外耳道炎或经抗炎治疗反而加重的耳道感染,外耳道炎病程迁延时间长者,均应高度怀疑有耳真菌病。

患者,男,26岁,右耳反复流水2年,外耳道深部针刺感、胀闷感伴瘙痒2个月余,间断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外用,疗效不佳。体格检查:右外耳道及鼓膜上可见少量分泌物,其中后壁可见白色痂皮,右耳道皮肤略充血肿胀,鼓膜紧张部穿孔,测听力轻度下降。门诊诊断为慢性中耳炎伴鼓膜穿孔(右耳)、右外耳道炎,予以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耳道,并用新霉素滴耳液滴耳,抗炎抗感染治疗2周无效。复诊见患侧外耳道湿润、抓痕,部分呈暗红色充血,右耳道后壁有点状、绒毛状物附着,外耳道深部可见污秽分泌物,部分呈灰白色霉苔。做刮片显微镜检查可见真菌丝,诊断为外耳道真菌病,先去除积存于外耳道内的真菌团块和所有残屑,经抗真菌治疗后痊愈。

耳真菌病又称为耳霉菌病,是外耳道或中耳的慢性或亚急性传染病,多为真菌侵入外耳道腔,有时也侵入中耳,繁殖生长,引起皮肤感染,以局部瘙痒和渗出性炎症为主要特征。致病菌以曲霉菌、念珠菌、毛霉菌等最为常见,多发于青壮年,以单侧感染常见。临床症状与外耳道炎、中耳炎症状相似,无特异性,此时可做分泌物或霉苔涂片显微镜观察,若发现有真菌丝或孢子即可确诊,也可做真菌培养确定感染菌种。

本例误诊主要原因是未做深入检查分析,如外耳道分泌物真菌培养检查,仅凭局部症状和日常工作经验就主观臆断为外耳道炎,将特殊真菌感染误诊为普通炎症。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耳清洁干燥,忌用不洁物品挖耳,若发生外耳道外伤应及时处理。对外耳道炎,久治无效者,尤其长期使用抗生素、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癌症放射治疗、烧伤、糖尿病等消耗性疾病,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而易导致二重感染者,应高度怀疑本病的可能,及时医检确诊。(2)耳真菌病的发生、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临床上出现的任何可疑体征,应结合既往史、现病史及临床检验做全面客观的综合分析。笔者建议在临床上要掌握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辨证思维、科学分析方法、重视辅助检查、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才能防止此类误诊、误治的再度发生。

作者单位:510320广东广州,解放军91708部队医院五官科

 (编辑:杨熠)

1/2页12评论(0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