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突发性聋

性别、年龄和听力损害程度与突发性聋患者

2009-11-28 www.chineseaudiology.com A +

耳鸣症状相关性分析

刘敏1陈锡辉1江广理1周蔚1苏振忠1

【摘要】目的分析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症状与其性别、年龄和听力损害程度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列联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242例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影响耳鸣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不同性别间耳鸣发生率差异不明显。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不同年龄患者的耳鸣发生差异P=0.024,优势比OR=0.956(95%置信区间为0.919.0.994),上限、下限均小于1,而不同听力损害水平的耳鸣发生差异X2=6.060,P=0.109。本组患者耳鸣发生率为93.80%。结论突发性聋患者听力损害程度和性别对耳鸣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耳鸣发生率下降。

【关键词】突发性聋;耳鸣;相关因素;分析

突发性聋是一种耳科常见病,发病率约为5~20人/10万人[1]。目前国内外对突发性聋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听力方面,对于这一疾病的疗效标准也是以听力转归为观察指标,而突发性聋患者常伴有耳鸣症状,耳鸣常常是突发性聋患者就诊主诉的第二症状,有时甚至是首要症状;根据耳鸣发生机制假说[2,4],突发性聋时的耳鸣发生之初是由于耳蜗损害所致,按此推测,突发性聋时的耳鸣发生率应与听力损害的发生率是一致的,但国内有关文献报道突发性聋耳鸣发生率为70%~100%[3,5],差别较大且原因未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听力损害程度是否与突发性聋耳鸣症状有关系也未见报道,故我们收集了近3年住院治疗的242例突发性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能对突发性聋这一疾病有一较完整的认识。

对2003年1月~2006年1月间3年内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聋24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女性98例,男性144例;发病至就诊住院治疗时间平均为5.9±5.1d。经过耳鸣等相关病史询问、专科检查和全身体检、影像学检查如内听道x线摄片、耳CI’或MRI检查,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耳声发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和或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检查,排除听神经瘤和梅尼埃病。

2.1依据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的标准[6],将患者按入院时纯音测听检查的听力损害程度分为四组:重度及以上聋组(~>71dB)、中重度聋组(56~70dB)、中度聋组(41~55dB)和轻度聋组(26~40dB);依据病史询问将上述242例患者分为有耳鸣组和无耳鸣组。

2.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显著性水准a=0.05。

1性别因素对耳鸣的影响

242例患者中,227例有耳鸣,无耳鸣的有15例(见表1),男女性别的耳鸣发生情况经列联表X2检验,X2=0.002,P=0.96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2例患者的耳鸣发生率为93.80%。

2突发性聋听力损害程度与耳鸣发生情况按听力损害程度进行分组,经列联表X2检验,X2=6.060,P=0.109,P>0.05,提示不同听力损害程度的耳鸣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重度及以上聋组的耳鸣发生率为95.33%,中重度聋组为87.88%,中度聋组为88.23%,轻度聋组为100%。

3本组病例年龄构成及年龄因素对耳鸣的影响全部病例的年龄分布情况(见图1)。年龄7~78岁,平均42.6±15.2岁;不同年龄突发性聋耳鸣发生情况作Logistic回归分析,P=0.024,优势比0R=0.956(95%的置信区间为0.919~0.994),上限、下限均小于1,提示随着年龄的增加,耳鸣发生率下降(年龄增加表现为一个保护性因素)。

图1242例突发性聋患者的年龄分布

根据突发性聋的发病学说,无论是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所致的缺血或血栓形成,还是病毒性感染,其最终仍是使迷路血管的血液流动发生改变,继而影响内耳的血液供应,最终导致听力下降3],耳鸣的发病学说认为耳蜗毛细胞的损害是主要机制之一,此学说认为毛细胞的损伤可产生持久的去极化状态,继而引起神经元产生异常的自发性放电信号,这一异常的自发性放电就被大脑听觉皮层错误地感知而产生耳呜[2,4];但由于耳鸣发生的机制中可能还有其他原因,如次级听皮层的神经活动性增加和听觉皮层在耳蜗损伤后的功能重组及神经可塑性也可能与耳鸣有关[,因此根据上述的理论,突发性聋患者的耳呜发生情况有可能与听力损害一致,也有可能不一致。

由表1可见,本组男女病例的耳鸣发生率差异经X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突发性聋耳鸣的发生无性别差异,即性别在突发性聋耳呜的发生机制中影响不大。

根据表2的结果可见,将病例按照听力损害的程度分组后,各组间的发生率虽然有所差别,重度以上和轻度听力损害耳鸣的发生率均超过95%,但经统计学分析,四组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突发性聋的听力损害的严重程度与耳鸣的发生率无相关性,提示只要有突发性聋病因所致的听力损害这一病变,耳鸣发生的机会就相同,这符合耳鸣的发生机制学说,也提示我们突发性聋的听力损害病因是发生耳鸣的诱发因素;表2的结果显示242例患者的耳鸣发生率为93.80%,未与听力损害一致而达到100%,究其原因可能与突发性聋的耳鸣,还有与听力损害不同的机制有关,提示突发性聋患者的耳鸣可能是有别于听力损害的独立的一个临床症状。

对本组病例的年龄构成进行分析可见,总体病例的年龄分布与国内其他学者报道的类似[9,10]。本组病例的平均年龄为42.6±15.2岁,但将242例病例按有无耳鸣分为两组,不同年龄突发性聋耳鸣发生经Logistic回归分析,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比OR=0.956(95%的置信区间为0.919,0.994),上限、下限均小于1,提示随着年龄的增加,耳鸣发生率下降(年龄增长表现为一个保护因素)。这一结果国内暂未见有类似报道。我们分析原因可能与听觉系统神经可塑性有关:①听觉外周损伤后,听觉系统会从多方面进行调整,即听觉系统具有可塑性[7],听觉系统次级中枢和皮层有关神经结构和功能改变导致听觉系统产生了错觉一耳鸣[7,11,12];②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可塑性下降,耳鸣的发生率也下降。Savastano等对1400名耳鸣患者的调查显示,耳鸣在40~50岁年龄段的发生率最高,但在70岁以后耳鸣的发生率开始稳定[13],而老年性听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升[14],这也说明耳鸣的发生与听力损害并不同步,提示耳鸣可能是听觉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的一种表现。

综上所述,本组突发性聋患者耳鸣发生率为93.80%;其耳鸣症状的发生与听力损害的程度无关;发生率无性别差异;但有年龄差别,随着年龄增长,耳鸣发生率下降。

1OlzowyB,OsterkomD,SuclfullM,eta1.Theincidenceofsud―denhearinglossisgreaterthanpreviouslyassumed[J].2OO5,147(14):37.38.

2方耀云.突发性聋的发病机制及病理[J].中级医刊,1997,32(5):4_5.

3姜泗长,主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与鉴别诊断[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83-86.

4EggermontJJ.Tinnitus:somethoughtsaboutitsorgin[J].JLmyngolOtolSuppl,1984,9:31.

5郑雅丽,刘志莹,赵啸天.突发性聋伴发的耳鸣性状调查[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7,5(3):151.

6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2):72.

7KemnochiM,EggermontJJ.Salicylateandquinineafectthecentralnervoussystem[J].HearRes,1998,113:110-116.

8KaltenbachJA.Thedorsalcochlearnudc~18asaparticipantintheauditory,attentionalandemotionalcomponentsoftinnitus[J].HearRes,2OO6,216-217(6-7):224-234.

9徐娅苹,周君富,邢昌全.突发性耳聋罹患因素的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OOO,14(1):7-8.

10柴玉明,詹志荣.突发性耳聋的纯音听力测试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6,4(3):127.

11钱敏飞,杨军,金西铭,等.药物性聋和噪声性聋后听觉中枢可塑性的研究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OO4,18(1):61.63.

12EggermontJJ,KenmochiM.Salicylateandqoinineselsctivelyinci’~9,8espontaneousfiringratesinsecondaryauditorycortex[J].HearRes,1998,113:149-160.

13SavastanoM.Characteristicsoftinnitus:investigationofOVer1400r~ents[J].JOtolaryngol,2OO4,33(4):248-253.

14姜泗长,顾瑞,王正敏,主编.耳科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OO2.822.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