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前斜角肌综合征

第5、6颈椎横突综合征的解剖学研究

2009-11-30 www.studa.net A +

2.7相邻的肩胛背神经肩胛背神经发自第5颈神经穿中斜角肌中部后至肩胛提肌和背阔肌。在第5颈椎横突前结节外侧测量,该神经宽径1.6±0.5(1.3~2.5)mm,厚径0.8±0.1(0.6~1.1)mm。

2.8相邻的胸长神经胸长神经由第5、6或7颈神经构成,在中斜角肌外侧联合组成胸长神经至前锯肌。在C5横突前结节中点向外测量,该神经与此点的距离为21.6±13.1(8.8~41.0)mm。该神经宽1.6±0.1(1.3~1.8)mm,厚径1.0±0.2(0.8~1.4)mm。

2.9相邻的肩胛上神经肩胛上神经发自第5、6颈神经组成的臂丛上干,行于斜方肌和肩胛舌骨肌深面,在肩胛上横韧带下方经肩胛上切迹至冈上肌和冈下肌。在第5颈椎横突前结节的外下方,前结节中点向外测量,该神经与此点的距离为25.5±6.5(21.2~40.0)mm。肩胛上神经宽径为1.9±0.4(1.4~2.9)mm,厚径为1.3±0.5(0.5~2.1)mm。

2.10相邻的肩胛下神经肩胛下神经发自第5、6颈神经,为臂丛后束的分支,分布肩胛下肌和大圆肌。在第5颈椎横突前结节中点向外测量,该神经与此点的距离为54.7±2.1(50.4~56.9)mm。该神经的宽径为2.4±0.6(1.5~3.1)mm,厚径为1.1±0.3(0.6~1.6)mm。

2.11相邻的胸背神经胸背神经发自第5~8颈神经,从臂丛后束分出穿肩胛下神经与动脉之间,后与胸背动脉伴行,分布背阔肌。在C5颈椎横突前结节中点向外下方测量,该神经与此点的距离为81.0±43.5(35.7~123.7)mm。该神经宽径为1.5±0.1(1.2~1.7)mm,厚径为0.8±0.1(0.6~0.9)mm。

3.1第5、6颈椎横突前结节的体表投影[4]在两眼平视前方解剖学姿势,以喉结中点为A点,画垂直线下端平行于第5和6颈椎横突前结节中点,分别定为B1点和B2点,向外侧画水平线至第5、6颈椎横突前结节中点为C1点、C2点。第5颈椎前结节(C1)点的体表点为喉结(A)点向下垂直线上与第5颈椎横突前结节相平处为B1点。从A点至B1点垂直线长23.9±5.6(14.5~31.4)mm,从B1点至C1点水平线长24.9±10.2(10.5~40.2)mm。

第6颈椎前结节为C2点,在A点向下垂直线上与C2点相平处为B2点。从(喉结)A点画垂直线至B2点,垂直线长31.7±5.3(24.0~44.4)mm,从B2点画水平线至C2(C6颈椎横突前结节中点)点,水平线长35.5±6.1(25.0~44.5)mm。确定第5、6颈椎横突前结节的体表投影主要用于该椎前凸,在颈椎被牵引后用手推着双侧前结节后推复位。用于推拿按摩前结节,用于针刀治疗前结节增生,软组织粘连等病变[5]。

3.2颈曲前凸可累及颈神经第5、6颈椎是颈曲前凸最高点,若该椎体向前移位时,第5、6颈椎前结节前凸更明显,主要累及第4、5、6、7、8颈神经,经观察脊神经沟与颈神经之间的空隙小,椎体前移致前结节前突明显,可牵拉压迫颈神经,如第5~7颈椎前移累及相应的颈神经。颈椎横突前移与累及神经的关系,C4横突可累及膈神经,C5可累及正中神经,C6可累及正中神经和桡神经,C7可累及桡神经等。

3.3与第5、6颈椎横突相邻的神经[6]第5、6颈椎向前移位,横突前结节前突明显,可牵拉累及相邻的小神经。(1)肩胛背神经被累及可致肩胛提肌、菱形肌瘫痪。(2)膈神经被累及,可影响膈肌的运动。(3)胸长神经被累及,可出现前锯肌瘫痪,表现为翼状肩。(4)肩胛上神经被累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冈上、下肌消瘦萎缩和无力。(5)胸背神经被累及可致背阔肌瘫痪,引体向上无力。(6)椎动脉被挤压血流量减少,可影响脑的血供。(7)颈交感干被累及表现为颈交感神经被压迫症状。

3.4前斜角肌综合征与第5、6颈椎横突综合征前斜角肌的增生肥厚,前方可累及膈神经,向内侧可累及交感神经,向后可累及压迫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脉。但由于第5、6颈椎前移或向前滑脱,颈椎横突前结节明显前凸,出现相邻的神经血管被压迫,表现出一系列神经血管被累及的症状和体征,笔者认为可暂称为第5、6颈椎横突综合征。

1杨琳,高英茂主译.格氏解剖学(38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1266-1269.

2俞胜宝,胡四生.颈椎前路带锁钢板治疗颈椎病及颈椎损伤17例.解剖与临床,2005,10(2):126-128.

3刘俊先,张兴和.正常人体测量值.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43-44.

4刘彦国,石献忠,梁海鹏,等.星状神经节的应用解剖及其与Horner综合征的关系.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6,24(1):67-69.

5秦金桥,李保良,王兴水,等.寰枢椎脱位5例治疗体会.解剖与临床,2004,9(4):274-275.

6林浩东,陈得松,方有生.胸长神经卡压的诊断和治疗.解剖与临床,2006,11(1):38-39.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