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泡性角结膜炎

泡性角结膜炎

2009-12-01 www.clinixoft.com A +

泡性角结膜炎

泡性角结膜炎PhlyctenularkeratoconjunctivitisH16.2中医:金疳,白膜侵睛。惠延年:《眼科学・第六版》是由微生物蛋白质引起的迟发型免疫反应性疾病。李巧凤:《中西医临床眼科学》泡性结膜炎是由微生物蛋白质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发生于春夏季节,特点为结膜、角膜缘上皮下反复出现结节样细胞浸润,病变中央坏死脱落后形成溃疡,结节周围呈局限性充血。本病可自愈,但易复发。尤其双眼患者,病变交替反复,可达数月或数年之久。主要发生于春夏季节。惠延年:《眼科学・第六版》常见致病微生物包括: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球孢子菌属,以及Ll、L2、L3血清型沙眼衣原体等。李巧凤:《中西医临床眼科学》泡性结角膜炎的发生,多认为是一种感觉免疫机制,由多种微生物蛋白质,如细菌中的结核菌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及真菌、衣原体或寄生虫蛋白质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根据临床上侵犯的部位可分为:病变仅发于结膜者称泡性结膜炎;发生于角膜者称为泡性角膜炎;病变侵及角膜缘者称泡性角结膜炎。惠延年:《眼科学・第六版》多见于女性、青少年及儿童。有轻微的异物感,如果累及角膜则症状加重。(一)泡性结膜炎初起为实性,在球结膜隆起的红色小病灶(1~3mm)周围有充血区。在角膜缘处,呈三角形病灶,尖端指向角膜,顶端易溃烂形成溃疡,多在10~12d内愈合,不留瘢痕。(二)病变发生在角膜缘时,有单个或多发的灰白色小结节,结节较泡性结膜炎者为小,病变处局部充血,病变愈合后可留有浅淡的瘢痕,使角膜缘齿状参差不齐。(三)初次泡性结膜炎症状消退后,遇有活动性睑缘炎、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和营养不良等诱发因素可复发。反复发作后,泡疹可向中央进犯,新生血管束也随之长人,称为束状角膜炎。李巧凤:《中西医临床眼科学》(一)症状:泡性结膜炎仅有异物感或灼热感,如侵及角膜则有严重的畏光、流泪、刺痛和痉挛等。(二)体征:病变部位不同则表现不同。1.泡性结膜炎:发生在球结膜的结节呈灰红色,直径约1-4mm,周围局限性充血,结节易破溃,顶端形成溃疡。一周左右溃疡愈合,一般不留瘢痕。病变严重时,溃疡较大,病变可深及巩膜,愈合后遗留瘢痕。当维生素A缺乏时,睑结膜及睑缘部出现泡性溃疡。2.泡性结角膜炎:泡疹结节位于角膜缘,表现灰白色圆形浸润,其周围球结膜局限性充血,溃破愈合后角膜侧遗留局限性混浊,据此特征可推测曾患此病,有时在角膜缘及其附近球结膜上出现多数粟粒样细小结节,沿角膜缘排列称粟粒性泡性角结膜炎。3.泡性角膜炎:位于上皮下与角膜浅层基质间,色灰白,圆形,边界清楚,一般10-14日吸收,残留角膜瘢痕。角膜缘泡性溃疡可向角膜中央区发展,形成一带状混浊,中央有新生血管伸延,称束状角膜炎,痊愈后留下一带状薄翳,血管则逐渐萎缩。惠延年:《眼科学・第六版》根据典型的角膜缘或球结膜处实性结节样小泡,其周围充血等症状可正确诊断。李巧凤:《中西医临床眼科学》(一)小儿常见,怕光、流泪及眼痛(二)球结膜局限性充血,有1-3mm灰白色结节隆起,称泡性结膜炎。(三)在角膜缘有结节,角膜浸润点,球结膜呈扇形充血,称泡性结角膜炎。(四)在角膜有圆形结节浸润,或形成溃疡。有束状血管伸入角膜病灶处,称束状角膜炎。凡具备2-4项之一即可诊断。李巧凤:《中西医临床眼科学》(一)睑裂斑:为球结膜的变性病变,多出现在睑裂部的近角膜缘处,鼻侧多见,多双眼对称,为一种黄白色、无定形的上皮下沉积物,它不形成溃疡。一般不需治疗。(二)浅层巩膜炎:以局限性结节隆起为特征。结节可有数个,暗红色,结节及周围结膜充血、水肿、有压痛,常合并有轻度虹膜炎。当移动眼睑而移动球结膜时,见巩膜表层的血管不被推动。结节不形成溃疡。惠延年:《眼科学・第六版》(一)治疗诱发此病的潜在性疾病。(二)糖皮质激素眼液:局部点用,如0.1%地塞米松眼药水,结核菌体蛋白引起的泡性结膜炎对其治疗敏感,使用后24h内主要症状减轻,继用24h病灶消失。(三)伴有相邻组织的细菌感染要给予抗生素治疗。(四)严重的角膜瘢痕影响视力,需行角膜移植。李巧凤:《中西医临床眼科学》(一)寻找及治疗诱发此病的潜在性疾病。(二)局部滴用0.5%可的松眼药水,0.1%利福平眼药水,每日4次,收效迅速。用1:4000的升汞眼药水与1%白降汞眼膏,也可取得良效。(三)为了防止继发感染,同时使用广谱抗生素眼药水点眼。(四)角膜受累者应按角膜炎治疗。(五)口服鱼肝油、钙剂及多种维生素等。李巧凤:《中西医临床眼科学》泡性结角膜炎祖国医学称之为"金疳"或"白膜侵睛"。前者病变生于白睛,后者病变生于黑睛边缘,病及黑睛。肺经燥热,肺火亢盛,失于宣发,气血郁滞而成;或兼肝之不足,肺金凌木;或肺金阴亏,虚火上炎,血络壅滞酿成此病。此外,禀赋不足,脾肺失调的儿童,更易患之。李巧凤:《中西医临床眼科学》本病辨证,当辨虚实。一般病初为实,多由肺经郁热上攻于目;病久或反复发作者多虚,又当分清肺阴不足与脾肺失调。(一)肺经燥热证:1.证候:患眼涩痛,畏光,泪热眵结,白睛上有小泡样颗粒隆起,其周围绕以赤丝,色赤怒张,伴口渴鼻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2.辨证:以泪热眵结,白睛泡样颗粒周围赤丝怒张为辨证要点。3.病机:肺经燥热,上壅于目,故白睛涩痛,目热眵结;气血运行壅滞,故赤丝怒张,白睛起泡样颗粒;肺经热盛,故口渴鼻干,肺热下移则便秘溲赤。舌脉之象也均为肺热之征。(二)肺阴不足证:1.证候:患眼微涩隐痛,白睛颗粒不甚高起,周围血丝淡红,久不消退或反复发作,兼见口干烦热、干咳,舌红少苔,脉细数。2.辨证:以眼部症状不甚明显,病久反复发作为辨证要点。3.病机:肺阴不足,虚火上炎,故白睛症状不甚明显,全身兼见阴虚表现。虚证难复,故病变反复发作。(三)肺脾两虚证:1.证候:患眼赤涩轻微,白睛泡样颗粒细小,反复发作,伴乏力便溏,纳差腹胀,或痰多,舌淡,脉细弱。2.辩证:以眼部症状轻微,反复难愈,伴脾虚症状为辨证要点。3.病机:病属虚证,故眼部症状轻微,且反复难愈:脾虚运化失调,则纳差腹胀,乏力便溏;水湿内停,聚湿成痰,则痰多;舌脉之象乃肺脾不足之征。李巧凤:《中西医临床眼科学》(一)辨证选方:1.肺经燥热证:泻肺散结。方药:泻肺汤(《审视瑶函》)加减。桑白皮12g,黄芩12g,地骨皮12g,麦冬12g,知母10g,桔梗6g。加防风散邪,赤芍凉血散血退赤,连翘助桑皮清热,便秘者加大黄。2.肺阴不足证:滋阴润肺,兼以散结。方药: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加减。大生地15g,麦冬15g,甘草3g,玄参15g,贝母12g,丹皮12g,薄荷,10g,炒白芍12g、加夏枯草、连翘以增强泻热解毒散结之功。3.肺脾两虚证:补脾益肺。方药: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加减。党参15g,白术12g,云苓12g,甘草3g,陈皮12g,半夏10g,生姜10g,大枣5枚。著加防风、赤芍、桑白皮,可消积滞,止目痛。(二)中药1.香砂六君子丸,每服6g,每日2次。本药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者。2.知柏地黄丸,每服1丸,每日2次。本药清热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者。(三)针灸1.体针:主穴:睛明、攒竹、临位,配穴:舍谷、太阳、风池。方法:每日针1次,每次取主穴、配穴各1-2个,中等刺激;亦可用0.25%普鲁卡因针穴位注射,每次0.5ml,每日1次。2.耳针:取穴:内分泌、眼、肝、交感、神门。每日针1次,每次取2-3穴,留针10-20分钟,每5分钟捻针1次。(四)其他疗法:1.点眼疗法:(1)黄连西瓜霜眼药水,每天4-6次。(2)千里光眼药水,每日4-6次。(3)黄芩素眼药水,每日4-6次。2.熏洗疗法:红花9g,忍冬藤18g,丝瓜络9g。水煎熏洗,或洗敷,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李巧凤:《中西医临床眼科学》泡性结膜炎一般认为是一种对微生物蛋白的迟发性变态反应性眼病,多发于营养不良,体弱,卫生环境欠佳或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者,儿童青年多见。因此治疗上首先要注意加强营养,增强体质,调节饮食成分,多食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少食碳水化合物,讲究卫生,多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药物一般可用0.5%可的松眼水或0.025%地塞米松眼水合0.1%利福平眼水点眼,收效较好,或配合口服维生素B2片、鱼肝油、钙剂或酵母片等。对于顽固性复发性,除一般西药治疗外,可根据辨证应用中药。体虚多汗,属阴亏者,可选用养阴清肺汤加减,如体虚食纳不佳,形体消瘦属肺脾不调者,可选用六君子汤(丸)。或采取综合治疗,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局部电离子导入,中药熏洗、针灸等。1.惠延年:《眼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P872.李巧凤:《中西医临床眼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P195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