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膜迷路积水

实验性膜迷路积水不同时期耳蜗电活动的变化 Observation on cochlear electrical

2009-12-01 scholar.ilib.cn A +

目的:观察实验性膜迷路积水后耳蜗电活动的变化,探讨膜迷路积水后耳蜗的病理生理变化特点.方法:应用微电极技术,通过阻塞豚鼠内淋巴囊及内林巴管,造成膜迷路积水.将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动物,分别于积水1、2、3个月,在耳蜗第三回中阶分别记录0.5kHz、1kHz、2kHz、4kHz、6kHz的豚鼠耳蜗内淋巴电位(EdocochlearPotential,EP),微音电位(CochlearMicrophone,CM),总和电位(SummatingPotential,SP)和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ActionPotential,CAP).结果:膜迷路积水后,各频率的CM均受到明显抑制,主要以低频为重.随积水时间延长,高频受抑制程度加重.这和临床上梅尼埃氏病的听力变化特点一致.膜迷路积水1、2、3个月,EP分别下降12mV、21mV及34mV,EP下降和积水时间相关(P<0.01).膜迷路积水后CAP阈移,积水1、2、3个月,CAP分别阈移5.7dB,12.9dB和22.1dB.积水后SP幅度减少,但SP变化的个体差异大.结论:膜迷路积水后,耳蜗电活动受到抑制,并且随积水时间延长而加重.造成此结果的病理因素可能和膜迷路积水后血管纹血流下降及内淋巴电解质紊乱有关.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