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免疫缺陷者肺炎

肺炎球菌性肺炎及其诊断、治疗和预防

2009-12-02 www.chlabsci.com.cn A +

 

肺炎球菌肺炎(pneumococcalpneumonia)是由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oncae)感染所引起,占院外感染肺炎中的半数以上。肺段或肺叶呈急性炎性实变,患者出现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和血痰等症状。

肺炎球菌性肺炎的病原体肺炎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根据血清试验检测其荚膜多糖的抗原性现已知有86个亚型。对成人致病者多属1-9及12型,以第3型毒力最强,而在致儿童肺炎球菌性肺炎中以6、14、19、及23型为主。该菌为上呼吸道正常菌群,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该菌可引起致病。少部分发生菌血症或感染性休克,未及时恰当治疗,可导致死亡。

该病发病以冬季和初春为多,这与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有一定关系。患者常为原先健康的青壮年人以及老人和婴幼儿,男性较多见,多数患者先有轻度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或者受寒、醉酒或全身麻醉史,呼吸道防御机能受损,细菌被吸入下呼吸道,在肺泡内繁殖。吸烟者、痴呆者、充血性心衰、慢性病患者、慢支炎、支气管扩张、以及免疫缺陷病人均易受肺炎球菌侵袭。病理改变有充血期、红肝变期、灰肝变期和消散期。但四个病理阶段并无绝对分界。病变消散后肺组织结构多无损坏,不留纤维疤痕。极个别患者肺泡内纤维蛋白吸收不完全,甚至有成纤维细胞形成,形成机化性肺炎。老人及婴幼儿感染可沿支气管分布(支气管肺炎)。若未及时使用抗生系,5%-10%可并发脓胸,15%-20%细菌经淋巴管胸导管进入血循环,形成肺外感染(胸膜炎、关节炎、心包炎、心内膜炎、腹膜炎、中耳炎等。

该菌感染后约半数病例有数日的上呼吸道感染的先驱症状。起病多急骤,有高热,半数伴寒战,体温在数小时内可以升到39-40℃,高峰在下午或傍晚,也可呈稽留热,与脉率相平行。患者感全身肌肉酸痛,患侧胸部疼痛,可放射到肩部、腹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痰少,可带血丝或呈铁锈色。胃纳锐减,偶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有时误诊为急腹症。

患者呈急病容,面颊绯红,皮肤干燥。口角和鼻周可出现单纯性疱疹。当肺炎广泛,通气/血流比例减低,出现低氧血症,表现为气急、紫绀,有败血症者,皮肤和粘膜可有出血点;巩膜黄染;颈有阻力提示可能累及脑膜。心率增快,有时心律不齐。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仅有胸廓呼吸运动幅度减小,轻度叩浊,呼吸音减低和胸膜摩擦音。且实变时有典型的体征,如叩浊、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消散期可闻及湿簦刂⒖砂槌φ推细共垦雇纯赡苡捎谘字⒗奂半跣啬ね庵堋Q现馗腥究砂榉⑿菘恕⒚稚⑿匝苣谀⒊扇撕粑狡茸酆险骱蜕窬⒆矗缟裰灸:⒎吃瓴话病⑹人②尥⒒杳缘龋朊芮泄鄄欤戎巍

发病第5-10天时,发热可以自行骤降或逐渐减退。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可使体温在1-3天内恢复正常,病人顿觉症状消失,逐渐恢复健康。

血白细胞计数多数在10-30×109/L,中性粒细胞多在80%以上,并有核左移或胞质内毒性颗粒可见,但应注意的是年老体弱者、酗酒者、免疫低下者的白细胞计数常可不增高,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仍高。在抗菌药物使用前作血培养,20%可呈阳性。痰涂片检查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革兰阳性成对或短链状球菌,在细胞内者更有意义。痰培养在24-48h可以确定病原体。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和荧光标记抗体检测可提高病原学诊断率。为了避免痰标本污染,可在漱口后采集深咳痰液,经纤支镜用防污染刷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能灵敏检出细菌,但不能作常规方法。

早期只见肺纹理增粗或受累的肺段、肺叶稍模糊。近年来典型的大叶实变已较少见,由于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在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气道征。肋膈角可有少量胸腔积液征。在肺炎消散期,X线显示炎性浸润逐渐吸收,可有片块区域吸收较早,呈现“假空洞”征。多数病例在起病3-4周后才完全消散。老年人病灶消散较慢,也可能为机化性肺炎。

对于有典型症状、体征的病例,再经胸部X线检查,对于该病不难诊断。肺炎病变早期体征不明显,年老和幼儿患者,以及继发于其它疾病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应与干酪性肺炎、其他病原体引的肺炎、急性肺脓肿、肺癌及其他疾病(肺炎伴有胸痛时,需与渗出性胸膜炎、肺梗塞鉴别。胸腔积液体征和X线有其特征。肺梗塞有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咯血较多见,很少出现口角疱疹。下叶肺炎有时出现腹部症状,应以X线和其他检查与膈下脓肿、胆囊炎、胰腺炎和阑尾炎等)进行鉴别。

一般而言,肺炎球菌性肺炎预后良好。但年老、原先患有慢性心、肺、肝肾疾病者,体温和白细胞计数不高者以及免疫缺陷者;病变广泛、多叶受累者、并发症严重,如有周围循环衰竭者预后差。

肺炎球菌性肺炎的治疗和预防

一、抗菌药物治疗

一经临床诊断应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不必等待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对肺炎球菌肺炎,青霉素G为首选。抗生素使用剂量及途径视病情轻重、有无不良征兆和并发症而定。

1.对于成年轻症患者,用80万单位每日肌注3次,或者普鲁卡因青霉素每12小时肌注60万单位。

2.对于病情稍重者,则宜240万-480万单位青霉素G静脉滴注,每6小时一次。

3.重症及并发胸膜炎时,可加至每日1000万-3000万单位,均分4次静脉滴注;滴注时每次量尽可能在一小时内滴完,以便产生有效血浓度。

4.如患者对青霉素过敏,轻症可用红霉素,每日2g,分4次口服,或每日1.5g静脉滴注;亦可用林可霉素每日2g口服、肌注或静脉滴注;好转后可口服SMZ-TMP,每日2次,每次2片,或头孢氨苄、头孢拉定0.5g,每6小时一次。重症患者还可改用其他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吩,每日2-6g,分3次肌注或静脉注射,头孢唑啉每日2-4g,分2次静脉滴注或肌注。但头孢菌素有时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性,用药前宜作皮肤过敏试验。氟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每日0.2-0.6g,分2次口服;环丙沙星0.25g或0.5g,日服2次,或0.2g每日2次静脉滴注。口服方法,也甚有效。

抗菌药物疗程一般为5-7天,或在退热后3天停药。

二、支持疗法

1.病人应卧床休息,注意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等,并观测心率、呼吸、尿量及血压,注意可能发生的休克。有明显胸痛,可给少量止痛剂,如可待因15mg可予缓解。不用阿斯匹林或其他退热剂,以免大量出汗,脱水,且干扰真实热型,引起临床判断错误。

2.鼓励饮水,每日1-2L,轻症患者不需常规静脉输液,确有失水者可输液,保持尿比重在1.020以下,血清钠保持在145mmol/L以下。由于发热使水分及盐类较多缺失,故一般用1/4-1/2生理盐水加5%葡萄糖水。中等或重症患者(PaO2<8.0kPa即<60mmHg或有紫绀)应吸氧;若呼吸衰竭进行性发展,须考虑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机械呼吸、腹胀、鼓肠可用腹部热敷和肛管排气。如果有明显的麻痹性肠梗阻或胃扩张,应停止口服药物而用胃肠减压,直到肠蠕动恢复。烦躁不安、谵妄、失眠者可服安定5mg或水合氯醛1-1.5g,不用抑制呼吸的镇静剂。

三、并发症的处理

用适当抗菌药物治疗后,高热一般在24h内消退,或数日逐渐下降。体温再升或3天后仍不退者,应考虑肺炎球菌的肺外感染,如脓胸、心包炎或关节炎等。持续发热的其他原因还有混合细菌感染,药物热或存在其他并存的疾患。有肿瘤或异物阻塞支气管时,肺炎虽在治疗后消散,但阻塞因素未除,仍可再度出现肺炎。约10%-20%肺炎球菌性肺炎伴发胸腔积液,不作胸部X线检查易被忽略。应抽出胸液作常规检查以明确其性质。肺炎治疗不当,可有5%并发脓胸,须积极排脓并局部加用青霉素。慢性包裹性脓胸应考虑外科肋间切开水封瓶闭式引流。

四、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补充血容量

只有当血容量得到适当补充后,血管活性药物的作用才能有效地发挥。一般先输给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平衡盐液以维持血容量,减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血管内凝血。有明显酸中毒者,可加用5%碳酸氢钠。中心静脉压降低时,<0.49kPa(<5cmH2O)可放心输液,达到0.98kPa(10cmH20)时输液应慎重。下列证据反映血容量已补足;口唇红润、肢端温暖、收缩压>11.97kPa(90mmHg)、脉压差>3.99kPa(30mmHg)、脉率<100次/分、尿量>30ml/h、血红蛋白和血细胞压积恢复至基础水平。

2.血管活性物质的应用

输液中加入适量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间羟胺),使收缩压维持在12-13.33kPa(90-100mmHg)左右,然后逐渐减量。但感染性休克时,往往小血管强烈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输出量下降,致使组织血液灌流减少。故在补充血容量的情况下,血管扩张药(α-受体阻滞剂苄胺唑啉,β-受体兴奋剂异丙基肾上腺素、多巴胺)能改善微循环,使皮肤变暖,肤色变红,脉压差增宽。当休克并发肾功能衰竭时,可用利尿药;合并心衰时可酌用强心剂。

3.控制感染

加大青霉素剂量,每日400万-1000万单位静脉滴注;亦可用头孢唑啉,或2-3种广谱抗生素联用。对病因不明的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胸膜炎)可单用头孢他啶(ceftazidime)、头孢曲松(ceftriazone),待确定病原菌后再作适当调整。

4.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对病情严重,抗生素和血管活性药仍不能控制时,可静滴氢化可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

5.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输液不宜太快,以免发生心力衰竭和肺水肿。输新鲜血较库存血为好。随时监测和纠正钾、钠和氯紊乱以及酸、碱中毒。若血容量已补足而24小时尿量仍<400ml、比重<1.018时,应考虑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对年老体弱和原患慢性心肺疾病者应注意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诱发呼吸衰竭。

6.补液过多过速或伴有中毒性心肌炎时易出现心功能不全,应减慢输液,用毒毛花甙K或毛花甙C静脉注射。

避免淋雨受寒、疲劳、醉酒等诱发因素。对于老弱体衰和免疫功能减退者,如糖尿病、慢性肺病、慢性肝病、脾切除者,可注射肺炎疫苗。***相关文章***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