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慢性额窦炎

慢性额窦炎鼻内镜下额窦开放100例分析

2009-12-03 qkzz.net A +

慢性额窦炎鼻内镜下额窦开放100例分析推荐到首页 □罗伟梁健刚 《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第02期2/3页123
  
  近年,随着医学理论、影像学、手术器械及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一次治愈率不断提高,术后效果也日渐理想,但仍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其中额窦炎的复发率最高,其原因之一可能是鼻额区解剖复杂多变导致额窦开放不成功,另外,未能注重对额窦口周的粘膜保护也导致了术后效果不理想。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慢性额窦炎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100例来探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中额窦开放的策略及技巧,以求达到提高额窦开放的成功率及术后效果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3年1月至2007年10月间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00例(均伴有慢性额窦炎),共182侧,年龄17~65岁。手术次数:首次手术79例,2次手术(均为经鼻内镜下手术)21例。患者主诉:前额或其他部位头痛18例,无头痛症状82例。
  1.2术前CT检查术前全部行鼻窦水平位+冠状位螺旋CT扫描,其中单发单侧额窦炎2例,额窦炎并前组鼻窦炎60例,额窦炎并全组鼻窦炎38例。钩突上端附着部位:纸样板75侧(包括鼻丘气房后壁),前颅底67侧(包括钩突上端分叉),中鼻甲40侧。
  1.3术前药物治疗所有患者术前予口服抗生素(二代头孢或阿奇霉素)4~8周,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喷鼻1~2周,入院后均予二代头孢静脉滴注3~5d,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3~5d。
  1.4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CT、病史、术前鼻内镜检查情况分为两组:①鼻丘气房较大、CT显示气化良好者,采取鼻丘进路,去除鼻丘气房前、后、上壁,术中结合钩突上端附着方式作参考;②鼻丘气房较小、气化不佳者,以钩突上端附着方式为主要参考标志,通过清除鼻丘气房、前筛气房、终末气房找到额窦口。
  1.5具体手术方法手术方式主要有两种,核心是如何定位额窦口[2]:一为以钩突为标志定位额窦开口。参考FiredmanM术式[2-3,5],具体方法是将中鼻甲稍向内侧推移,充分暴露钩突,切除钩突中下部,保留钩突上端,当钩突上端附着于颅底或中鼻甲时,可直接在钩突上端外侧、筛漏斗上端找到额隐窝的引流通路;而当钩突上端附着于眶纸板时,则首先在钩突的后外侧和筛泡间的上方找到筛漏斗顶端的终末隐窝,再通过去除终末隐窝的前壁和后壁暴露额隐窝。二为鼻丘进路定位额窦开口。参考WormaldPJ术式[1-2,6],具体方法是在中鼻甲前端稍下的鼻腔外侧壁处作一蒂部在内上方的皮瓣,并将其向内上方翻起以暴露其下方的骨质,即为鼻丘气房的前壁,用咬骨钳咬除前壁骨质进入鼻丘气房,再去除鼻丘气房的上壁和后壁,即开放了额窦的底壁和额隐窝的前壁。
2/3页123评论(0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