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间充质软骨肉瘤

股骨头坏死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移植治疗的机理?

2009-12-03 liuyaosheng001.haodf.com A +

患者:我想知道股骨头坏死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移植治疗的机理!北京307医院骨科刘耀升:北京解放军307医院骨科自20世纪90年代1起在国内首先开展股骨头坏死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移植治疗,已经进行两个前瞻性大样本试验研究,试验证明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可避免股骨头和软骨下骨的塌陷(Ⅲ期),免除了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的需要。

股骨头坏死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移植治疗的原理有是什么?!

无菌性非创伤性骨坏死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类型,其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应用糖皮质激素和酗酒被公认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通过研究观察推测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脂肪栓子、股骨头血管的微血管被骨髓脂肪填塞、骨髓脂肪的逆行栓塞、小梁骨的微骨折。

近来的文献报道股骨头坏死病人的骨髓中间充质干细胞的活性和数量都出现下降。这表明该疾病可能是骨细胞和(或)问充质细胞疾病。骨髓和股骨头坏死的关系非常复杂。股骨头坏死病人的MRI检查会出现骨髓信号的改变,粗隆问区的脂肪增多,一些病人骨髓中的成骨干细胞减少。有证据显示类固醇会导致脂肪形成并刺激克隆骨髓细胞中的脂肪特异基因。

另外,骨坏死病人髂嵴的骨髓也显示异常,并且在皮质类固醇治疗后,干细胞池减少。有作者报道类固醇在体外对于克隆骨髓细胞产生脂肪形成和刺激脂肪特异基因效应。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共有一个干细胞池,因为类固醇刺激骨髓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干细胞池减少会导致多能间充质干细胞数量不足,从而不能提供足够的成骨细胞以适应骨重建的需要,导致骨坏死。

在正常胎儿发育过程中,骨髓具有完全造血功能活性,红骨髓向黄骨髓的转变过程一直持续到25岁,直至出现成人分布形态,在正常成人,股骨头不存在造血骨髓,但在股骨干近端还保留红骨髓。股骨干近端分布造血骨髓与各种因素有关并可能发生变化。MRI检查显示在一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人中红骨髓过早转变为脂肪骨髓,于是髓内血管供应发生改变,这可能是骨坏死的易感因素,因为骨髓中的变化和骨重建相联系。另一个结果是骨原细胞的缺乏,这会影响骨坏死的发病机制中2个不同的方面,即骨坏死本身的发生和骨坏死后的骨修复。在股骨头中的死骨下和粗隆间区域观察到骨原干细胞的减少。

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骨坏死病人的股骨近端中的骨细胞坏死范围也证实了这一点。髓芯减压后可观察到骨坏死的重建和修复,但通常不完全。爬行替代不充分,股骨头不能获得满意骨重建的原因之一是骨坏死后这些患者的股骨头中祖细胞数量太少。

尽管基础和临床研究都表明死骨可被活骨替代,但在骨坏死的情况下起修复作用的成骨能力低下,并且在股骨头未受累区域和粗隆区域中的骨祖细胞数量较健康个体少。

骨祖细胞的减少是坏死的原因还是结果尚不清楚,然而,因为缺乏祖细胞,治疗策略就应该是促进并影响骨重建,通过爬行替代来保持股骨头完整,而运用祖细胞或生长因子是方法之一,因此进行髓芯减压的同时采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明智之举。

自体骨髓移植用于治疗骨坏死源于1990年并获得良好结果。骨髓单核细胞移植的效果和具有成骨特性的干细胞的有效性有关。骨髓移植治疗效果满意的另一个可能解释是骨髓基质细胞分泌成血管细胞因子,导致血管生成增加从而促进成骨作用。

评论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发表评论标 题:内 容:最新文章zhuanyiai2009-11-1522:22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2009-11-1420:31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技术要点2009-11-1420:33了解“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否适于椎体单纯压缩性骨折?2009-11-1420:17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郑xx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症状完全消失2009-11-1420:05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