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喙突胸小肌综合征

1例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突骨折及锁骨远端骨折 ,论文发表,论文代写

2009-12-04 www.80075.com A +

  对于有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突骨折,笔者检索中文期刊数据库报道很少,而同时合并锁骨远端骨折的,尚未见报道。英文文献中也大多为个案报道,较大宗的是Eyres报道了一组12例喙突骨折,其中肩锁关节脱位合喙突骨折3例。2006年12月,笔者收治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突骨折及锁骨远端骨折1例,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    患者,女,28岁,外来务工者。因“跌伤致左肩部肿痛、活动受限1d”入院,诊断为“左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突骨折”收人院。人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肩锁关节压痛,琴键征阳性,喙突处压痛明显,肩关节外展、抗阻力内收肩或屈肘,深呼吸时引起疼痛加重。X线片示:“左肩锁关节脱位,喙突基底部骨折向外上移位见图1”。入院后次日在颈丛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探查发现:肩锁关节III度脱位,锁骨肩峰端约1cm处骨折,喙锁韧带完整,喙突基底部骨折向外上移位。术中诊断为“左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突骨折及锁骨远端骨折”,予修复肩锁韧带并复位,用钢丝固定,喙突骨折未作特殊处理。术后复查X线片示:肩锁关节复位差,喙突骨折仍明显移位见图2。术后其回当地治疗,至今未能进行随访。    2讨论    2.1喙突骨折的损伤机制由于肩胛骨喙突在肩部的位置较深,且周围有肌肉和胸壁的保护,所以肩胛骨喙突骨折的发病率极低,只有高能量创伤才会引起骨折。①直接暴力:如肩关节前脱位肱骨头撞击喙突,或锁骨骨折后骨折端进一步撞击喙突所致;②间接暴力:临床上的喙突骨折大多数位于喙突突起的基底部,如外力作用于肩部导致肩锁关节脱位后,由于锁骨向上移位,强力牵拉喙锁韧带,造成喙突撕脱骨折,骨折块向上移位。本例术中探查喙锁韧带完整,喙突基底部骨折,属于间接暴力损伤。2.2喙突骨折的分型及治疗Eyres等把喙突骨折分为五型:I型,喙突尖骨折;II型,喙突中部骨折;III型,喙突基底部骨折;IV型,骨折累及肩胛骨体部;V型,骨折累及肩胛盂。每一型又根据是否合并肩锁关节损伤分为A、B两个亚型,不合肩锁关节脱位的为A亚型,合并肩锁关节脱位的为B亚型。按此分型,本例属于ⅢB型。传统观点及文献认为,对单纯性突骨折或上述关脱位合并喙突骨折者,以处理脱位为主,喙突骨折不必特殊治疗。随着交通事故不断增多,喙突骨折发生率逐渐上升,并发症亦相应增多。有移位的单纯性喙突骨折,即喙锁间隙明显或伴有神经血管束受损者,Schandelmaier等认为应及早复位,但不用内固定器械固定,大多数喙突骨折通过非手术治疗都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I~IV型的B亚型损伤及V型有手术指征。B亚型损伤一般只需要对肩锁关节进行固定,喙突骨折由于有喙锁韧带、喙肩韧带、胸小肌、喙肱肌的相互制衡,不会有大的移位,骨折也容易愈合。V型损伤是关节内骨折,需对喙突骨折块进行固定,通常采用三角肌胸大肌肌间沟入路,切开肩胛下肌后即可对骨折进行复位,用全螺纹松质骨螺钉固定。  2.3经验与教训临床医生对肩锁关节脱位都有充分的认识,其中III型脱位合并喙突骨折,易漏诊喙突骨折。体检时应注意早期臂丛神经损伤和锁骨下动脉、腋动脉的损伤。后期注意随访,及时发现并治疗喙突胸小肌综合征和喙突下滑囊炎。因喙突与肩胛盂、肩峰或肱骨头在肩关节前后X线片上的影像重叠,故应向头侧倾斜300摄片,以清晰显示喙突骨折。肩胛骨侧位或腋位X线片对诊断应亦有价值。喙突有时存在副骨化中心(位于喙突基底内侧或顶端),易误诊为喙突骨折,可行CT扫描或三维重建以鉴别。本例患者系外来务工人员,经济条件困难,未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不能予良好复位及坚强内固定。术前拟“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8字张力带内固定喙突骨折螺钉内固定术”,术中发现锁骨肩峰端残存1cm,克氏针无法固定锁骨肩峰处骨折,仅勉强钢丝捆绑内固定;故肩锁关节复位差,喙突骨折也无法进行复位内固定,从而影响患肢日后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EyresKS,BrooksA,StanleyD.Fracturesofthecoracoid.JBoneJointSurg(Br),1995,77:425.  2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有骨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08-409.  453SchandelmaierP,BlauthM,SchneiderC,etal.Fracturesoftheglenoidtreatedbyoperation:a5-to23-yearfollow-upof22cases.JBoneJointSurg(Br),2002,84:173-177.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1例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突骨折及锁骨远端骨折高山洪 李程科

Tags:本文来源:本站作者:编辑08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中国论文网上一篇:上一篇:2005~2006年平谷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下一篇:下一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