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戈谢病

戈谢病合并脾脏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

2009-12-05 www.studa.net A +

作者:叶新青徐少杰孙洪鸣

戈谢病(Gaucherdisease)临床较少见,国内报道不多,而同时合并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例,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道1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1病例资料

患者男,21岁。因无痛性渐进性脾肿大18年伴右膝关节疼痛5年入院。查体:贫血外观,口唇轻度紫绀,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腹部膨隆,脾脐下6cm,质硬,表面光滑,无压痛,肝肋下2cm,质中,表面光滑,无压痛。血常规:WBC3.0×109/L,RBC4.0×1012/L,Hb12.5g/dl,PLT24×109/L。血凝分析:PT(15.5s)、APTT(47.2s)、INR(1.4)均升高,PT活动度(58%)下降。肝功能、尿常规基本正常。CT显示巨脾、脾静脉增宽,B超示肝肿大伴回声改变。胸片:两肺纹理增多、增粗。右膝关节X线未见明显病变。在全麻下行脾切除加肝脏活检术,术中见脾脏巨大,表面有少许斑片状类脂质沉积;肝脏中度肿大,未及明显结节。术后16d痊愈出院。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切片,HE染色,采用EnVision两步法。大体标本检查:脾大23cm×15cm×6cm,重1450g,切面暗红色,质地细腻,隐见白色斑点,局部见一暗红色结节(1.5cm×1.8cm×1.2cm,呈蜂窝状,界清,质软)。镜检:脾包膜略增厚,脾小梁多离断,小梁血管高度充血,脾索和脾窦内Gaucher细胞弥散状分布,该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多角形,细胞核小,胞质丰富、淡染、透亮、嗜酸性,内见皱纹纸样平行排列的细条纹,偶见吞噬红细胞,肝小叶肝窦内亦见Gaucher细胞充盈,脾内暗红色结节为增生性大小不等的扩张血管。免疫组化:Gaucher细胞LCA、CD10、CD79α、CD68、a-AT阳性、CD45RO、CD20、S-100阴性,血管增生区域内皮细胞CD31(+)。组织化学:Gaucher细胞胞浆经淀粉酶消化后PAS染色阳性,部分细胞内普鲁氏兰染色阳性。病理诊断:脾、肝戈谢病(Gaucherdisease)合并脾海绵状血管瘤。

戈谢病系脂质贮积性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于患者葡萄糖脑苷脂酶活性降低或缺乏,使葡萄糖脑苷脂不能分解而被网状-内皮系统(脾、肝、骨髓)中的巨噬细胞吞噬并储存于其溶酶体中形成一个独特的微管状结构,并干扰细胞凋亡[1],使得该细胞有一个相对较长的生存期,以致肝脾逐渐肿大且正常的骨髓基质被特征性Gaucher细胞取代,引起戈谢病的一系列症状。现已探明葡萄糖脑苷脂酶基因定位于人体染色体1q21上,已有近200个突变位点被确定[2]。该病的严重程度与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程度呈正相关,临床上分为三型[3]:I型为慢性非精神病变型(成人型),最常见,β-葡萄糖苷脂酶缺乏在胎儿期已存在,可在成人或儿童中起病,病变局限于网状内皮系统及骨骼系统,表现为肝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和骨关节病变,无神经退行性变表现,进展缓慢,预后较好;II型为急性婴儿神经病变型,组织中检不到β-葡萄糖苷脂酶活性,1岁内起病,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受累,肝脾可肿大,进展迅速,预后差;III型为亚急性伴精神病变型(幼年型),β-葡萄糖苷脂酶活性介与I型与II型之间,症状发作较晚,全身累及,有I型的临床特点及神经进行性退变的表现,但预后较II型好。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