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腹膜后疝

全面了解腹股沟疝气

2009-12-05 www.jn9l.com A +

  腹股沟疝气的原因

  胚胎早期,睾丸位于腹膜后第2~3腰椎旁,以后逐渐下降,同时在未来的腹股沟管内环处带动腹膜、腹横筋膜以及各层肌肉经腹股沟管逐渐下移,并推动皮肤而形成阴囊。随之下移的腹膜形成一环状鞘状突,如果这个环不闭锁或闭锁不全,就会形成先天性斜疝,而未闭合的鞘状突就成为先天性斜疝的疝囊。

  腹股沟疝气的症状

  临床症状可因疝囊大小或有无并发症而异。基本症状是腹股沟区出现一可复性肿块,开始肿块较小,仅在病人站立、劳动、行走、跑步、剧咳或婴儿啼哭时出现,平卧或用手压时块肿可自行回纳,消失不见。一般无特殊不适,偶尔伴有局部胀痛和牵拉痛。随着疾病的发展,肿块可逐渐增大,自腹股沟下降至阴囊内或大阴唇,对行走带来不便,并且会影响劳动。肿块呈椭圆型,上端狭小,下端宽大。

  腹股沟疝气的病理

  腹外疝的发病及病程发展有一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病理生理变化不同。

  可复性疝阶段

  此期疝内容物可自行出入疝环,没有明确的病理生理紊乱。疝内容物突出与返纳常由于体位和腹压改变所致,疝内容物也不是固定的肠拌或器官,疝环邻近的有一定活动度的腹内脏器都可能在某次发作时突出疝环,成为疝内容物。本阶段疝内容物没有受到压迫或绞窄,但若为中空脏器,且在疝囊内停留时间较久,其自身功能(如蠕动,吸收、排泄)会有所减弱,出现轻微的病理生理紊乱。临床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便秘、尿频等症状。

  难复性疝阶段

  疝内容物突出到疝环外以后,腹压仍持续增高或长期站立位、负重等,突出的疝内容物会不断增加,加之反复发作后疝环纤维化、弹性差,疝内容物不能自行返纳腹腔,需在疝外加压,方可返纳。若疝内容物和疝囊发生粘连则返纳困难。此期疝内容物在疝环处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绞窄,产生相应的病理生理紊乱,但疝内容物的血液循环良好。本阶段疝内容物若为大网膜,则没有明显病理生理紊乱出现。若为中空脏器则可出现较为明显的病理生理紊乱。主要是空腔脏器内的物质通过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压痛、局部闻及肠鸣音亢进及高声调气过水声。若为实质性内脏器官,也会表现出其功能的损害。

  嵌顿性疝阶段

  难复性疝的疝内容物没有及时返纳,在疝环处受到进一步挤压和缩窄。其病理生理改变加速。由于疝环绞窄,疝内容物血液循环受到影响,首先静脉回流障碍,而动脉压力较高,尚可克服疝窄压力,血流只进不出,疝内容物瘀血、肿胀、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渗出增多。随之疝环处疝内容物受压进一步加重,导致动脉供血减少甚至停止,疝内容物绞窄、坏死、穿孔、肠瘘相继发生。这些严重的病理生理紊乱不断波及疝囊、疝外被盖和疝旁结构,并影响腹腔内脏器官和全身各系统。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