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出血性疾病

明胶海绵治疗出血性疾病所致的鼻出血临床观察

2009-12-07 qkzz.net A +

明胶海绵治疗出血性疾病所致的鼻出血临床观察推荐到首页 □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8年第02期1/3页123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十堰442000

【摘要】  目的:分析观察吸收性明胶海绵治疗出血性疾病所致的鼻出血效果。方法:2005年起对就诊我科的出血性疾病所导致的鼻出血患者40例,将鼻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20),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加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止血;b组(n=20),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止血。结果:a组20例患者48~72h后取出填塞物,未再出血14例,6例于24h后再发,行再次填塞后血止;b组20例患者48~72h后取出填塞物,未再出血8例,12例于24h后再次鼻出血,改用明胶海绵加凡士林纱条填塞后10例血止,2例反复填塞3次血止。结论:可吸收明胶海绵加凡士林纱条填塞可以有效的治疗出血性疾病所致的鼻出血,较之传统的鼻腔填塞效果更佳。

【关键词】明胶海绵鼻出血治疗

  出血性疾病所导致的鼻出血是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患者的全身状况差,另一方面是由于出、凝血时间延长,导致止血困难,这也是目前鼻科专家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及进行了一些实验性临床探讨[1],我们试图通过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加凡士林纱条填塞方法达到鼻腔止血,对出血性疾病所导致的鼻出血达到满意的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因血液病而导致鼻腔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n=20),男5例,女15例,年龄4~65岁,平均24.5岁;b组(n=20),男7例,女13例,年龄8~63岁,平均年龄25岁。a组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加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止血,b组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止血。

  1.2治疗方法  a组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加凡士林纱条填塞法。患者可取坐位或卧位,在额镜下尽可能看清楚出血部位,或者大致判断出血是前段或中后段,出血量多少。如出血量少可行单纯可吸收明胶海绵填塞,在出血部位填塞整块可吸收明胶海绵,观察10min后,如无继续出血可放置2~3天,一般可自行吸收或随鼻涕排除,不用再次抽取,造成2次痛苦;如出血量多或单纯可吸收明胶海绵填塞失败者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加凡士林纱条填塞,将可吸收明胶海绵自前向后填塞鼻腔底,中隔面及鼻腔外侧壁,尽量铺平,将剪好的无菌手套指套沿鼻腔底部送入后鼻孔处,鼻镜撑开指套,并用抢状镊将凡士林纱条填入指套,压紧。b组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法。将剪好的无菌手套指套沿鼻腔底部送入后鼻孔处,鼻镜撑开指套,并用抢状镊将凡士林纱条填入指套,压紧,填塞后48~72h后抽出鼻腔填塞物[1]。

  2结果  a组20例患者48~72h后取出填塞物,未再出血14例,6例于24h后再发,行再次填塞后止血。b组20例患者48~72h后取出填塞物,未再出血8例,12例于24h后再次鼻出血,改用明胶海绵加凡士林纱条填塞后10例血止,2例反复填塞3次止血。经χ2检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两种填塞方式治疗出血性疾病所致的鼻出血效果比较(略)

  注:a组与b组比较,p<0.05。

  3讨论  临床上因为出血性疾病而导致的鼻出血很常见[2]。如①血管因素异常:包括血管本身异常和血管外因素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维生素缺乏症、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即为血管本身异常所致[3],老年性紫癜、高胱氨酸尿症等即为血管外因素异常所致。②血小板异常:血小板数量改变和粘附、聚集、释放反应等功能障碍均可引起出血。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血小板增多症等,均为血小板数量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血小板无力症、巨型血小板病等为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性疾病。③凝血因子异常:包括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和后天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两方面。如血友病甲(缺乏因子)和血友病乙(缺乏因子)均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所致的出血大多为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我们采用的吸收性明胶海绵(英文名absorbablegelatinsponge),以家禽下脚皮、碎骨制取的明胶为基础,经打泡、冷冻、干燥、灭菌制成,呈白色或微黄色海绵状物,无臭,不溶于水,具吸水性。将其平贴出血点,1~2min即与出血面黏着,达到止血效果。止血后,可不必取出,自体内推拿4~6周即被组织逐渐吸收,同时因其柔软,在放入创面的过程中,对鼻腔粘膜无损伤,而且与粘膜有很好的粘和性,填塞后也不需要后期取出。但出血量较大时,其粘和性不强,需要加凡士林纱条填塞,与普通的指套内凡士林纱条填塞相比,患者痛苦小,能耐受,有效率高。但在严重的出血凝血障碍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必须在改善凝血功能后才能有效止血。有学者主张局部应用凝血酶(thrombin)止血[4],它是牛血或猪血中提取的凝血酶原,经激活而得凝血酶的无菌冻干品,可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应用于创口,使血液凝固而止血,可用磷酸盐缓冲液(ph7.6)或冷牛奶溶解。如用阿拉伯胶、明胶、果糖胶、蜂蜜等配制成乳胶状溶液,可提高凝血酶的止血效果,并可适当减少本品用量。目前我们尚未做这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1/3页123评论(0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