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9例诊治体会 2007年第30卷第5期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2009-12-07 www.39kf.com A +

【关键词】静脉血栓;肠系膜静脉血栓;抗凝溶栓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表现较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3例,女6例,年龄36.4岁,平均58.2岁;发生于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4例,肺心病2例,阑尾炎并发肠梗阻1例,2例病因不明。

  1.2临床表现9例病人均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6例先感腹部不适,食欲减退,排便不规律,间歇性腹痛,腹痛呈进行性加重;5例病人入院时即有剧烈腹痛及腹膜刺激征;7例病人伴有呕吐、血便。9例病人均行诊断性腹腔穿刺,6例抽出血性液体,2例淡黄色混浊液体,1例抽出脓性液体。WBC(12.8~30.4)×109/L,3例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值。9例均行腹透检查示肠腔积气,8例有气液平面,2例术

  1.3治疗9例病人均行手术,入院后12h手术4例,1~5d手术者5例。术中均有腹腔积液,其中血性6例,脓性3例。病变肠管呈暗红色,肠壁水肿,或肠管坏死。坏死肠管均为小肠,坏死肠管长度40~300cm。病人均行坏死肠管及相应系膜切除、小肠端端吻合术。术中即行抗凝、溶栓治疗5例,一般用尿激酶25u肠系膜血管推注,肝素2500u静脉注射。术后均给予肝素及尿激酶等抗凝溶栓治疗。其中1例因坏死肠管广泛,术中死于中毒性休克。1例术后第1天死亡,1例术后第3天血栓复发再次手术后死亡,余6例治愈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阿司匹林抗凝治疗半年,随访1~10年血栓无复发。

  2.1原因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不是偶然的,总是存在一些诱发因素。最为常见的原因是遗传性疾病所导致的高凝状态,另外还有肿瘤、腹腔炎症、腹部手术、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等。其中脾切除是最常见诱因,脾切除后血小板增加,全血粘度明显上升,血液呈高凝状态,故易发生血栓形成[3]。

  2.2诊断本病术前诊断较困难,本组病例术前只有2例确诊,其余病人被误诊为肠梗阻、急性胰腺炎、出血性肠炎等疾病。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有赖于医师对本病的认知程度。本病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症状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栓的范围、累及血管的部位及肠壁缺血的程度。开始患者感腹部不适、食欲减退、排便规律改变,或便秘,或腹泻。

  2.3治疗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确诊或就诊时,往往有肠坏死情况。因此,及时切除足量坏死的肠管,是挽救病人生命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2,4]。本组9例病人均行病变肠管切除,切除肠管50~350cm不等。腹腔内均有大量血性渗液,肠壁增厚、水肿、出血,肠系膜水肿增厚明显。肠系膜静脉内均有血栓,距变性肠管15~20cm处切除肠管,相应系膜自根部作扇形切除,以免血栓残留。切除肠管前行系膜血管或大网膜血管穿刺,推注尿激酶50万u,肝素2500u静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血栓复发,因此术后抗凝十分重要。抗凝剂首选肝素,保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正常的2~3倍。病人能进食后可口服华法林或阿司匹林抗凝,一般要应用半年。  总之,积极手术,术中取栓、切除足量肠管及其系膜,同时配合术中抗凝、溶栓治疗,术后继续抗凝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强谱,徐宏,欧琨,等.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2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5,4(3):147.  [2]  MoraschMD,EbaughJL,ChiouAC.etal.Mesentericvenousthrombosis:achangingclinicalentity[J].J VascSurg,2001,34(4):680.  [3] 陈强谱.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J].天津医药,1996,24(9):570.  [4] 朱理玮.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6):408.


作者单位:庆云县人民医院外科253700

分享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