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多囊肾

多囊肾 可遗传

2009-03-27 39健康网 A +

  多囊肾(英文简写PKD)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疾病,是肾脏的一种先天性的异常。在遗传方式上,多囊肾表现有两种,一种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ADPKD)   此型多为成年人发病,即多囊肾临床症状发生多于成年人身上显现,40岁以后者居多,男女的发病率相近。成人型多囊肾的发病率为1/1250,即每1250个健康人中有一人患有此病。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多囊肾(ARPKD)   又称为婴儿型或儿童型多囊肾,属于一种罕见疾病。一般在婴幼儿时期即开始发病,临床出现明显的症状表现,多伴有其他先天的畸形。婴儿多囊肾患者的存活率较低,75%的多囊肾患儿在产后数小时死亡,部分可于数月内死亡。   多囊肾的结构和多囊肾肾损害   多囊肾发病后,人体的双侧肾脏均可被累及,左右肾脏受累的程度可有不同,单侧发病者少见。多囊肾发病后,临床表现为病人肾脏的肾实质中充满无数大小不等的囊肿,大者可有十几厘米,小的仅肉眼能见。这些肾囊肿的存在使得肾脏的整个体积增大,且囊泡所占的体积远远超过肾实质的部分,表面呈现高低不平的囊性突起,外形似一簇葡萄。囊肿的囊内为淡黄色的胶状液,有时因出血而呈深褐色或红褐色。多囊肾囊内液中含有尿素、尿酸、蛋白、肌酐、磷酸盐以及脱落的肾上皮细胞等,如囊液内有钙盐沉积则显示为混浊。这些大小的囊肿之间可相互沟通,但不与肾盂相连。   多囊肾病人肾脏内的大小囊肿将会对肾脏组织造成压迫,使得肾小管萎缩并且硬化,肾小球消失,肾功能进行性下降。如果囊肿同时压迫肾脏内的血管或肾内动脉发生硬化,则将会发展成为多囊肾肾功能衰竭。从临床角度分析,多囊肾尽管是一种先天遗传性肾病,但多囊肾并非是一种少见疾病,统计显示205――300例的尸解中即可发现一例多囊肾病例。   多囊肾早期阶段,病人肾脏内仅仅有少数几个囊肿,以后随病情迁延,发展为全肾布满大小不等的囊肿。这些囊肿压迫肾实质,使得人体的健康肾单位数量不断减少。   多囊肾的临床症状表现   多囊肾有哪些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从成人型多囊肾病人临床观察而来。成人型多囊肾多中年发病,发病同时常伴有肝脏、脾脏、胰腺、卵巢、骨骼、脑部等多器官的多囊性病变。临床上,多数多囊肾病人的发病具有家族史,且发病男多余女,男女多囊肾病人的临床症状表现也各异。常见的多囊肾临床表现主要有:   1、腰腹部疼痛:此症状表现为多数成人型多囊肾病人的首发症状,疼痛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劳累后可加重。如多囊肾病人出现剧痛需要考虑是否有囊肿破裂、肾结石导致肾绞痛等。   2、尿检查异常:半数多囊肾病人发病时即伴有血尿的发生,多为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囊肾增大以及伴发高血压的多囊肾病人血压的发生更常见。几乎所有的多囊肾病人均可出现蛋白尿症状表现,多为轻度并呈持续性。如多囊肾病人出现尿路感染时,尿检查中还可出现白细胞以及脓细胞。   3、腹部肿物:多囊肾病人发病后,多能从其双侧上腹部摸到肿物,肿块大小不一。   4、高血压:50%――60%的多囊肾病人伴随疾病的发生会出现血压增高的现象,且常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高血压的发生大多先于肾功能减退,且高血压对以后肾功能的恶化进展起到促进作用。研究表明,成人型多囊肾病人的高血压主要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关。   5、肾功能不全:成人50%的患者,将可能恶化发展成为肾功能不全。多囊肾肾衰竭病人做肾功能检查明显异常,尿比重低而固定。随病人年龄的增长,发生多囊肾肾功能损害的机率将增高。临床资料显示,成人型多囊肾病人,早期出现临床症状表现,男性,伴有高血压、血尿以及较大肾脏囊肿的,容易出现肾功能减退并将逐步恶化进展至多囊肾尿毒症。   6、其他:约1/4病人有肾绞痛表现及尿频、尿急等不适。   (实习编辑:陈占利)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