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皮炎

别嘌醇所致剥脱性皮炎的机制和特点

2009-03-27 39健康网 A +

  1 别嘌醇所致剥脱性皮炎的机制 主要是由于别嘌醇的代谢产物与人体的核糖核酸结合形成别嘌呤醇核糖核苷酸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该抗体与体内正常嘌呤、核糖核蛋白或核酸起交叉免疫反应,以至病程超过抗原的持续时间。也有人认为可能与别嘌醇分子中所含的巯基(-SH)可激活机体一系列免疫反应(Ⅳ型变态反应)或生物化学反应有关。也有人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   2 别嘌醇所致剥脱性皮炎的特点 ①多见于中老年人(因此年龄段患者痛风发生率高之故),并且多见于男性中老年人(原因不明);②潜伏期长(2d~3个月),大多数在30d左右;③病程长,易反复;④开始时常有短暂预报性症状:发热、皮肤发红、全身皮肤瘙痒、散在性小丘疹,如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则进一步发展成为剥脱性皮炎;⑤全身症状明显,内脏损害严重,通常是肾功能受损或原有肾功能不良加重,肝损害;⑥治疗上首选糖皮质激素,原则是大剂量早期应用(初始剂量不足可使疗程延长并且会使糖皮质激素总剂量反而增加导致出现不良反应),见效后减量不宜过快(最少维持15d以上),否则容易出现症状的“反跳”。 (实习编辑:吴晓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