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贫血

贫血铜铁双补,疗效更佳

2009-03-28 39健康网 A +

  老年人贫血十分常见,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综合性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因人体内缺乏铁元素,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及血红蛋白下降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无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容易疲劳,生长发育缓慢,肝脾肿大,慢性腹泻等,患者大多为婴幼儿及年老体弱者。实践证明,人体内缺铁往往伴随缺铜,但常被医生和患者忽视。   铜是人体内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铜能促进铁的吸收利用,促进红细胞的成熟和释放;铜为许多酶的组成成分,直接参与造血过程。人体缺铜时,由于铜蓝蛋白减少,血红蛋白合成受阻,从而加重贫血。这种贫血单纯补铁无效,必须同时补铜剂。   除参与造血外,铜元素还有很广泛的生理作用:   1、调节心脏的搏动。   2、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3、参与能量代谢。   4、调节内分泌机能。   5、参与水、盐代谢。   6、维护皮肤和头发的正常色泽等等。   现代人由于多吃精细食品,少食粗粮和天然食品,故对铁、铜等微量元素常摄入不足,因此易发生贫血。   治疗的关键是补足铜、铁元素。因铜在人体内不能过量贮存,故必须每天从外界摄取。补充方法有两种:食补和药补。因为食补既安全可靠,又无副作用,所以较药补为佳。   食补法:平时注意科学调理饮食,适当多食些含铁、铜较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肾、心等内脏,蛤蚌、牡蛎和鱼虾等水产品,荞麦、红薯等粗粮,核桃、葵花子和花生等坚果类,以及大豆、豆制品、蘑菇和黑木耳等。喜食甜食者应特别注意,多食含糖量高的食品能导致缺铜,因为糖代谢过程中需消耗一定量的铜,对患贫血的少儿,家长应严格限制其进食糖果、饼干等高糖食品。 (实习编辑:戴月娟)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