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盆底痉挛综合症

盆底痉挛综合症的治疗选择

2009-07-09 网络 A +

    它是一种功能障碍性疾病。该病排便时以耻骨直肠肌挛性肥大、外括约肌反常性收缩,致使肛门无法打开,导致盆底出口处梗阻、直肠排空障碍的疾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与忍便,焦虑等有关。

    临床症状为排粪困难,排便时需过度用力,便条细,便频,排便时间明显延长,可达1—2小时。有明显的排便不畅感,不尽感或肛门坠胀感。

    肛肠压力测定显示肛管静息压及最大缩窄压均较高,模拟排便时压力明显上升,括约肌长度可达4~5cm。

    盆底肌电图检查见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模拟排便时放电频率明显增多,且为干扰相。

    结肠运输试验显示直肠滞留。

    排便造影有“搁架征”,可见肛管直肠角在用力排便时不但不增大,反而会缩小。

    以往我们对该类患者采取手术方法治疗,近期疗效尚可,远期疗效不佳。近来采用生物反馈治疗结合电刺激治疗,疗效尚可。

    毕竟后者为无创伤自然疗法,当推为一线治疗方案,如反复治疗便秘两年无效,加重者,也可考虑前一治疗方案。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