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粘液表皮样癌

粘液表皮样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009-07-17 39健康网 A +

  黏液表皮样癌根据黏液细胞的比例、细胞的分化、有丝分裂像的多少,以及肿瘤的生长方式,分为高分化和低分化两类。

  女性多与男性,发生于腮腺者居多,其次是腭部和下颌下腺,可发生于其他小唾液腺,特别是磨牙后腺。高分化者常呈无痛苦性肿块,生长缓慢。肿瘤大小不等,边界可清或不清,质地中等偏硬,表面可呈结节状。

  手术治疗为主,高分化者应尽量保留面神经,除非神经穿入肿瘤或与肿瘤紧密粘连。分离后的神经可加用术中液氮及术后放疗以杀灭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

  粘液表皮样癌以高分化型居多,一般生长缓慢,有时在临床上不易与多形性腺瘤相鉴别,但不同的是发生于腮腺的粘液表皮样癌形态不规则或呈扁平状,质地较硬,活动度较差。发生于口腔小涎腺者,肿瘤所在区域粘膜下成淡蓝色是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点之一;穿刺有血性分泌物或粘液分泌的新生物,应高度警惕粘液表皮样癌的可能。磨牙后区粘液表皮样癌需与冠周炎鉴别。组织病理学诊断时,如果存在表皮样细胞及粘液细胞,诊断多无困难。然而,并非所有的粘

  液表皮样癌都具有这一典型特点,需与其鉴别的常见肿瘤有:

  (1)鳞状细胞癌 粘液细胞很少的粘液表皮样癌需与分化较低的鳞状细胞癌鉴别,此时常需作阿辛蓝或PAS粘液染色,如为阳性,常可诊断为粘液表皮样癌。

  (2)多形性腺瘤 许多多形性腺瘤含表皮样细胞,也可产生上皮性粘液。但这种粘液一般位于导管腔内偶尔也可见细胞内粘液。最重要的鉴别在于粘液表皮样癌中无粘液软骨样基质,其间质多为纤维结缔组织。

  (3)含透明细胞的肿瘤如果在成片的表皮样细胞中出现局灶性透明细胞,则这些细胞常系中间细胞转变而来,可诊断为粘液表皮样癌。几乎整个肿瘤出现透明细胞时,则需与腺泡细胞癌、肌上皮癌及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区别。抗淀粉酶、S-100蛋白、肌动蛋白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脂肪染色等方法有助于鉴别。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