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

2009-07-21 健康天地 A +

  心肌病损或长期负荷过重,使心肌收缩功能减退,早期机体通过加快心率、心肌肥厚和

  心脏扩大等进行代偿,临床无症状,称心功能代偿期;后期心功能进一步减退,上述代偿机制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因而出现体循环或肺循环淤血的表现,在临床上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诊断标准】

  一、安静时心率增快,婴儿>180次/分,幼儿>160次/分,不能用发热或缺氧等原因解释者。

  二、呼吸困难、青紫突然加重,安静时呼吸达60次/分以上。

  三、肝肿大达肋下3cm以上,或在密切观察下短时间内较前增大,不能以横膈下降等原

  因解释者。

  四、心音明显低钝,或出现奔马律。

  五、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不能用原有疾病解释者。

  六、尿少、下肢浮肿,已除外营养不良、肾炎、维生素B1缺乏等原因所造成者。

  七、上述前4项为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尚可结合其他几项以及下列1~2项检查进行

  综合分析:(一)胸部X线检查示心影多呈普遍性扩大,搏动减弱,肺纹理增多,肺门或肺门附近阴影增加,肺部淤血。(二)心电图检查不能表明有无心衰,但有助于病因诊断及指导洋地黄的应用。(三)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心室和心房腔扩大,M型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室收缩时间间期延长,射血分数(EF)降低。二维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和引起心衰的病因判断有帮助。

  【儿童心功能分级标准】Ⅰ级:患儿体力活动不受限制。Ⅱ级:较重劳动时,患儿出现症状。Ⅲ级:轻劳动时即有明显症状,活动明显受限。Ⅳ级:在休息状态往往即有呼吸困难,肝脏肿大,完全丧失劳动力。

  【婴儿心功能分级标准】0级:无心衰表现。Ⅰ级:即轻度心衰。指征为每次哺乳量<105ml,或哺乳时间需30分钟以上,呼吸困难,心率>150次/分,可有奔马律,肝脏肿大达肋下2cm。Ⅱ级:即中度心衰。指征为每次哺乳量<90ml,或哺乳时间需40分钟以上,呼吸>60次/分,呼吸形式异常,心率>160次/分,肝肿大达肋下2~3cm,有奔马律。Ⅲ级:即重度心衰。指征为每次哺乳<75ml,或哺乳时间需40分钟以上,呼吸>60次/分,呼吸形式异常,心率>170次/分,有奔马律,肝肿大达肋下3cm以上,并有末梢灌注不良。

  【疗效标准】

  一、痊愈标准:活动后无心悸、乏力,精神、食欲好,尿量正常。查体呼吸、心率正常,心音有力,无肝大水肿,心脏大小正常,LVEF>0畅5。

  二、好转标准:剧烈活动后略感心悸、乏力,可平卧,精神、食欲可,尿量可。无肝大水肿,心脏轻度大,心功能指标LVEF接近正常。

  三、无效标准:轻微活动即感胸闷、乏力,进食后呼吸急促,多汗,心率、呼吸快,肝脏大,可有水肿,心电图显示心动过速,STT改变,X线胸片见肺淤血。超声心动图见心脏大,LVEF降低。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