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婴儿手足搐搦症

婴儿手足搐搦症及其治疗

2009-07-24 当代生活报 A +

  本病又称维生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或称低钙性惊厥症。见:①突然惊厥,每天数次至数十次,每次持续数秒或数分钟,惊厥可全身对称,也可以限于一侧,或局部有抽搐,喉头痉挛,呼吸困难,青紫,严重可引起窒息至死,惊止后,精神如常。②较大病儿可见手足搐溺,手腕弯曲,手指伸直,拇指贴近掌心如“鸡爪样”,下肢则见足趾强直,而脚底略弯如“芭蕾舞样足。”

  本病多发生于1岁以内的婴幼儿,6个月内婴儿可有颅骨软化症。

  中医认为:本病由于先天不足,加上后天失调,以致脾虚、肝旺引起惊风。

  西医认为:本病因维生素D缺乏而致血清钙降低,碱性磷酸酶增加,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而出现手足搐溺或全身抽搐。

  1.中医辨证治疗。

  本病总的体虚,属气虚、血虚,肝脾两虚之证,所以治疗重在补气,补血,健脾,平肝,壮骨,药物多用当归,黄芪、熟地、淮山、龙骨、牡蛎等。

  (1)气血两虚。

  主证:面色苍自,烦躁,多汗,不发热,突然发作惊厥,神志不清,屡发屡停,舌淡、苔薄白,脉细,指纹淡。

  治法:益气养血,平肝镇惊。

  方药:当归补血汤加减。

  当归5克,黄芪6克,党参8克,炒苍术5克,白术8克,珍珠母5克,生龙齿10克,生牡蛎10克,石决明10克,钩藤8克。

  方解:当归补血、养血;黄芪,党参益气;苍木,白术健脾燥湿;珍珠母、龙齿、牡蛎补钙壮骨;石决明、钩藤平肝镇惊。

  加减:睡眠欠佳加远志 4 克、枣仁 4 克;烦躁加独脚金 12 克、孩儿草12克。

  典型病例:李××,男,10月,近两个月来,反复抽搐4次而入院,一天体温38℃,第二、三天均无发热,抽搐时间约1分钟,全身抽搐,喉有痰,呼吸困难,青紫,经家人按人中后,清醒,精神如常,观其面色苍白烦躁,多汗,无发热,舌淡,苔薄白,脉细,指纹淡,血清钙及磷均低,性磷酸酶升高,诊断中医为瘠证(气血两虚),西医诊为婴儿手足搐搦症给予党参 8 克、北蔑 10 克、当归 5 克、龙骨 10 克、牡蛎 10 克、珍珠母克、钩藤6克,每日1剂,分 3次口服,连服半个月,给予维了胶性钙2m每天1次,共5夭,肌肉注射,未见抽搐发生,每月给维生素D330万单位肌注,嘱续服上方加白芍10克,隔天服,两个月只轻微发作2次,嘱再服方去当归加白术8克,淮山药 10克、白芍 10克,3 天服1 剂,连服半年未见抽搐发作。

  (2)肝脾两虚。

  主证:面色苍白,疲倦,食欲不振,易惊夜啼,手足抽搐,舌质淡,薄白,脉细,指纹淡而青。

  治法:补脾养肝镇惊。

  方药:党参8克,白术8克,云苓10克,炙甘草3克,陈皮2克,熟9克,淮山药10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白芍8克,钩藤5克。

  方解:党参、白术、云夸、炙甘草、补脾益气;陈皮醒脾运脾;熟地补血;淮山药健脾养胃阴;龙骨、牡蛎镇惊;白芍平肝养肝,共用可达补养肝镇惊的功效。

  加减法:体虚、气弱,多汗加北蔑10克、大枣4枚;夜惊加钩藤6克蝉衣5克,夜睡不安加远志4克,枣仁5克,五味子4克,骨软无力加杜8克,川断10克。

  典型病例:陈××,男, 1岁零1月,因精神疲倦,夜惊啼,半年来抽搐三次而来诊,检查:面色苍白,前囱未闭,只出4个牙,消瘦,头发稀疏,血清钙、磷均低值,碱性磷酸酶升高,诊为低钙性惊厥,给予:党参8克、白术8克、云苓10克、甘草3克、陈皮2克、牡蛎30克、龙骨20克。五味子3克、熟地10克、淮山药10克、远志3克、枣仁5克,嘱连服3个月,

  每日1剂,分 3次服,精神转好,只抽搐1次。嘱再隔2天服1剂,服半年,未再抽搐。

  2.西医治疗。

  (1)急救措施:惊厥时急按压人中,合谷、涌泉;用苯巴比妥纳5~8mg/kg/次,或安定0.1~0.3mg/kg/次,肌注;10%水合氯醛4~10ml保留灌肠;如果喉头痉挛,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术。

  (2)钙疗法:缓慢静脉注射 10%葡萄糖酸钙 5~10ml,加于 10%葡萄糖20ml中,每日1~2次,抽搐停止后,改为口服10%氯化钙5~10ml(先用糖水稀释5~10倍,以免刺激胃粘膜),每日3次,3~5天后,可改用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

  (3)维生素D疗法:剂量用法见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4)佝倭病使用维生素D治疗前几天,或同时给予钙剂治疗。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