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消化道重复畸形

消化道重复畸形的病因与病理

2009-08-06 中华保健医学 A +

  消化道重复畸形(Alimentary tract duplications)系紧密附着于消化道的球形或管状空腔器官,具有消化道结构,并于主肠管有共同的血管供应,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消化到畸形。小肠是消化道重复畸形的好发部位,占总数的42.5%~66.6%。约有2/3重复畸形发生在回肠,囊肿型多于管状型。

  [病因]

  消化道重复畸形的病因曾有过多种学说,目前一致的看法为胚胎期脊索与原肠分离障碍导致本病的发生。胚胎第3周脊索形成之际,将要发育成神经管的外胚层与内胚层之间发生粘连,粘连处逐渐形成一根索带或管状物即为神经管-原肠。被粘连的内胚层受管状物牵拉形成憩室状突起。这个突起阻碍了正由胚胎尾端向头端发育的中胚层,迫使中胚层于粘连层处分离绕行经过突起的两旁再汇合向头端发育。随着胚胎消化道的发育,憩室状突起发展为各种类型的消化道重复畸形。被迫分离的中胚层即形成脊柱畸形。由于内外胚层间粘连总是发生于内胚层即原肠的背侧,所以重复畸形必然位于消化道系膜侧。粘连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前肠中肠较多。这个学说可较好的解释前肠和中肠发生的重复畸形。

  形成小肠重复畸形另一病因与肠腔空化不全有关。胚胎期小肠肠腔空化过程发生障碍,于肠腔或肠壁内残留某个空泡,发育成囊肿状重复畸形。

  [病理]

  消化道从舌根至直肠不同部位都可出现重复畸形,但以小肠(42.5%~66.6%)和位于胸腔的(21.5%)较多见。分4种类型:

  (一)肠内囊肿 囊肿位于肠壁黏膜下层或肌层,呈圆形或椭圆形,与小肠肠腔互不交通。好发于末端回肠或回盲部。本型囊肿稍增大即向肠腔突出,早期就可堵塞肠腔造成肠梗阻或诱发肠套叠。

  (二)肠外囊肿 位于肠管旁系膜内,大多与临近肠壁紧密粘合有共同壁层,多数与肠腔不通,仅有少数有交通孔,囊内有无色或微黄黏液。囊肿增长到一定程度可压迫主肠管或诱发肠扭转。囊腔内壁衬有胃黏膜或胰腺组织者,受胃酸或胰酶的腐蚀而发生消化性溃疡,引起囊腔出血或穿孔酿成腹膜炎。

  (三)管状型 畸形附着在肠系膜侧缘与主肠管并列而行,使肠管呈双腔管道。畸形小者长数厘米,范围广泛者可达50cm或更长,甚至波及全部小肠或全结肠。管状重复畸形具有完全正常的肠管结构,多数畸形的远端有出口,与主肠管相通,而近端呈盲闭。其腔内衬有迷生胃黏膜较囊肿型更多见,容易在畸形主肠管连接的肠黏膜上形成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如果重复畸形出口位于近端而远端盲闭,畸形腔内可积蓄大量分泌液而呈进行性膨大。另有一种管状重复呈长憩室状,可从肠系膜内向外伸向任何部位。有时,重复畸形有独立的系膜和独立的血管供应,形成双肠管和双重肠系膜。

  (四)胸腔内消化道重复畸形 胸腔内重复畸形有两种来源。一为食管重复畸形,偶可来自支气管重复。为圆形或卵圆形囊肿,附着于食管或气管、支气管,但多数为胸腔或后纵隔内孤立的囊肿,可以完整切除。另一来源为小肠,多数由十二指肠或空肠发出,于腹膜后通过膈肌某一异常空隙或食管裂孔或食管裂孔进入后纵隔。是一长管型畸形,其末端可延伸至胸膜顶并附着于颈椎或上位胸椎,又称为胸腹腔重复畸形。胸腔内重复畸形罕见与食管相通,但常常伴有颈、胸椎畸形,如半椎体、椎体融合、脊柱前裂等。有学者指出胸腔内消化道重复畸形并发颈、胸椎畸形者常伴有脊柱内神经管原肠囊肿。胸内重复并发的先天性畸形尚有肺发育不全、心脏畸形及食管闭锁。

  约31%消化道重复畸形并发其他系统的畸形。其所并发畸形有一定的规律性:如胸腔内重复合并颈、胸椎畸形和肺发育不全;小肠重复并发肠闭锁、肠旋转不良和美克尔憩室;结肠管状畸形伴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直肠肛门畸形等。偶尔,同一病儿发生两处以上的消化道重复畸形。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