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应该怎么治疗

2009-08-26 新民晚报 A +

  尿失禁主要分为压力性、急迫性和混合性。急迫性尿失禁指一有排尿感觉就感到尿急严重,来不及到厕所就发生漏尿,多伴随尿路感染、神经系统疾病或前列腺疾病。压力性尿失禁是指病人腹部压力增加(如咳嗽、喷嚏、大笑、提重物、快速行走或上楼梯)导致尿液不自主漏出。多累及女性,发病率15%~60%。混合性尿失禁兼有两者症状。

  压力性尿失禁病因复杂,主要原因是膀胱颈和尿道周围支撑组织功能不全。尿失禁发病的相关因素,多数显示与年龄、性别、分娩、睡眠、肥胖、独居和缺乏帮助有关。年龄大、分娩次数多、新生儿体重>4000克、行动障碍、入睡困难、寡居及肥胖者患病率明显升高,女性比男性更易患尿失禁。另外,便秘、慢性呼吸道阻塞性疾病、中风、帕金森氏病、骨折、糖尿病与尿失禁发病相关。

  根据对病人生活的影响,压力性尿失禁分为三度:轻度为一般活动情况下无尿失禁,夜间无尿失禁,只有在腹压骤然增加时偶尔发生尿失禁,不需携带尿布者;中度为起立活动时有频繁的尿失禁,需携带尿布(护垫)生活者;重度为起立活动或平卧体位变化时即有尿失禁,严重影响病人生活及社交活动者。严重的压力性尿失禁除了给病人带来生活、卫生、社交和工作上的影响外,还增加了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另外,尿失禁还会引起外阴部皮肤感染、尿路感染甚至肾功能损害,直接威胁人体健康。

  压力性尿失禁是一个常见现象,大部分患者忽视治疗,也有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忍一忍算了。实际上,尿失禁不及时治疗,一点儿也不“划算”,非但不会节约费用,反而增加经济负担,同时还要忍受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患者会进入尿失禁——活动受限制——智力衰退——加重尿失禁的恶性循环。其直接后果是最终脱离社会而完全依赖他人的照料,增加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相当部分轻到中度的尿失禁患者可以通过早期诊断并进行简单的保守治疗,包括行为治疗、理疗、盆底肌肉锻炼、功能性电刺激和药物治疗。盆底肌肉锻炼是简单常用的方法,每日定时有意识地进行肛门及会阴部肌肉的舒缩运动,即肛门的收提和放松。这样反复进行,每组20次左右,每天5~10组。近年来的微创手术为尿失禁的治疗开辟了新天地,节省了社会和家庭的开支。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