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肝硬化

肝硬化可知、可防、可治

2009-11-09 新民晚报 A +

    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衰竭,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肝病进展规律。作为静安区中心医院肝硬化早期干预专病门诊的发起人、终身教授姚光弼表示,随着对疾病的不断研究和认识,肝硬化其实是一个动态的、可逆的状态,只要祛除和早期干预致病因子,就能实现肝硬化逆转。

    姚光弼教授介绍,肝硬化一般由慢性肝病发展而来,往往起病缓慢,症状隐匿,可历经数年或数十年之久完全无症状,病人往往不会主动去医院就诊,给早期诊断带来了困难。而一旦发病则病情凶险,死亡率很高。

    虽然医生可以通过体格检查、B超、CT检查,或胃镜检查综合分析,获得“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但肝活检才是肝硬化的诊断“金标准”。少数患者临床及实验室均无肝硬化的迹象,但在肝活检中已显示不同程度肝纤维化或典型的肝硬化结节。

    在肝硬化的早期,如果能致力于消除致病因素,不仅增生的纤维组织可消退,早期肝硬变也可逆转;疾病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时,及时有效的治疗也能使疾病延缓进展,阻止疾病向肝功能失代偿(晚期肝硬化阶段)发展;即使出现并发症,通过有效干预也可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

    在我国,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是慢性乙型肝炎,近年慢性丙型肝炎也较常见。慢性乙型肝炎每年进展为肝硬化的发生率为0.4%-14.2%。十年前,干扰素和首个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的上市,证实了早期肝硬化接受抗病毒治疗后可有效阻止病情进展及使肝硬化逆转。这几年,随着新的核苷类药物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先后上市,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由于它们在起效速度和对耐药突变的基因屏障方面各有特点,必须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才能取得最佳疗效。如果一种药物发生耐药,患者要及时调整用药,改用或加用其他药物。随着研究的深入、新药的开发和治疗经验的积累,肝硬化代偿期抗病毒治疗效果将会更好。

    感染丙肝病毒20年后,约20%的患者可发展成肝硬化。对于已发展至肝硬化的患者,再行抗病毒治疗,疗效将明显降低,因此千万不能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

 

 

(责任编辑:孔飞)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