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乙肝

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2009-11-19 新浪 A +

  (1)经血传播:如输入全血、血浆、血清或另外血制品,经过血源性打针传播。

  (2)胎源性传播:如怀孕妇女带毒者经过产道对婴幼儿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的染上等。

  (3)医源性传播: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严格或处理不当,可引发传播;用1个针头对几个人防止注射时也是医源性传播的途径之一;血液透析乙肝患者常是乙型肝炎传播的对象。

  (4)性接触传播:近年国外报道对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的观察肯定:乙肝患者的性传播是性伙伴染上的重要传播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二人间的传播。

  (5)昆虫叮咬传播:在热带、亚热带的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对乙型肝炎传播起一定作用。

  (6)生活紧密接触传播:与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肌肤、粘膜而传播乙肝患者。

  乙肝病毒存在着乙肝患者的血液、精液、月经、阴道分泌物、唾液、乳汁、泪液、尿、汗等体液当中。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的急性发作期传染性最强。患无黄疸型乙肝的患者较黄疸型多5~10倍,由于并无黄疸,起病时不易被发现,因而其传染性更具危机性。此外,我国慢性HBSAg携带者约占我国人群的10%~20%;尤其是乙肝血清学指标中表现为“大三阳”者,是一个尤其重要的传染源。试想,每100人中有10人之上富含了乙肝病毒,这10个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在他们的一生中不断地与外界社会人群接触.他们的分泌液,甚至血液、尿液随时可以污染任何物品、器具、场所或他人。尤其是有不少的慢性HBSAg携带者连他自己也不明白已携带了乙肝病毒,由于他不作健康检查,不去血液检查,这般的“隐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对易感人群的危险性就不问可知了。这也是不少乙肝患者经常诉说的:“真不明白自己的乙肝是从哪儿传染上的。”事实上那些不注意个人卫生、居住条件差、抵抗力低的人是容易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密集、共餐、餐具不消毒、钱钞、甚至公共汽车上的把手都可能传染乙肝病毒。不少的性混乱者都是乙肝病毒的重要传播途径。世界卫生组织已将乙肝患者列为“性传播疾病”。

  乙肝患者主要侵害青少年及儿童,男多于女,HBSAg阳性率的年龄分布有两个高峰,10岁前为首个高峰,30~40岁为第二个高峰,40岁以后发生率有所降低。幼婴及中、小学生中发生率较高。地区分布的特点是农村高于城市。以长江为界,南方高于北方。

(编辑:XYW)

  更多乙肝精彩推荐:

  乙肝的预防措施

  乙肝的并发症有哪些

  乙肝为何会阻碍生育

  精子里有乙肝病毒吗?

  莫把乙肝和感冒混为一谈

  温馨提示:

  关注乙肝,等于关注自身健康。久久健康网的乙肝栏目带您全面了解乙肝。浏览更多乙肝精彩文章,请点击返回乙肝栏目。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