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病毒性肝炎

慢性肝炎的胆囊炎不是细菌性炎症

2009-11-24 搜狐健康 A +

    患者朋友们,你们好!我们B型超声波(简称:B超)是你们肝炎患者的好朋友,因为我们给你们带来了最常用、最实用、最经济和无创伤的肝病影像学检查技术,使医生隔着肚皮就看清了你们的肝脏和其他脏器。我们能诊断的肝胆系统疾病可多了,比如: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血管畸形、肝脏肿瘤和寄生虫病等,只需要花三、四十元就把整个肝胆系统查全了。但我们报告的结果用的是医生的语言,为的是给医生提供诊断依据。因此,你们常常看不懂,有时还闹点儿小误会。

    别让“弥漫性肝病”吓着

    我们在检查肝脏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弥漫性肝病”。我们认为这么说是很正常的。但听说,许多患者为这句话吓得不轻。他们认为:这肝脏里的病都“弥漫”了,肯定病得不轻!

    其实,我们不是这个意思。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纤维化都属于肝脏弥漫性病变,因为这些病变在整个肝脏的分布是相对一致的;而肝血管瘤、肝囊肿、肝癌属于肝脏局部的占位性病变。我们向医生报告的肝脏是“弥漫性肝病”,意思是告诉医生你们没长肿瘤,本想安慰你们,没想到反而造成误会。

    这 “弥漫性肝病”并不提示病情的轻重。只要肝脏整体有基本一致的变化,我们都说是“弥漫性肝病”,甚至一些年龄较大的中老年人,肝脏内部稍微粗糙一些,在我们“眼”里的光点反射就会强一些,我们也说他有“弥漫性肝病”,许多“弥漫性肝病”的人其实肝功能正常,不用治疗。因此,你们别被我们说的“弥漫性肝病” 吓着,肝病是否严重,要看包括肝功能等许多指标并结合临床才能确定。

    慢性肝炎的胆囊炎不是细菌性炎症

    有句成语是“唇齿相依,肝胆相照”。这肝脏有病,经常波及胆囊。让我们B超看你们肝炎患者的胆囊十有八九不太正常,而且肝病越重,胆囊改变越常见,越明显。胆囊增大、壁增厚、毛糙最常见,还有的表现出水肿。对于这些表现,我们总是向医生报告说“胆囊炎”。可没想到你们把这种改变当成细菌感染引起的胆囊炎,要用抗菌药物治疗。

    其实,你们肝炎患者这种B超诊断的胆囊炎临床常无症状,无梗阻性黄疸的表现,白细胞也不高,属于病毒性非特异性胆囊炎。以前,我们B超也非常奇怪,为什么我们看到了胆囊炎,你们没有症状呢?后来医生告诉我们:你们的胆囊炎是由于肝炎病毒侵犯胆囊,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后沉着于胆囊,肝炎时胆汁酸等代谢产物增多对胆囊壁的损害作用引起了无菌性胆囊炎症和胆管上皮细胞的增生;肝硬化低蛋白血症和胆管细胞K+-Na+-ATP酶活性降低,引起囊壁充血、水肿、渗出增多以及胆汁浓缩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胆囊疾病。一旦肝病好转,这种“胆囊炎”也会减轻。现在,我们把医生的解释告诉你们,你们就不用为我们说的“胆囊炎”而到处乱求医了。

    不要过分看重B超提示的肝脏大小

    你们肝炎患者在看我们给医生的报告时,非常关心肝脏的大小,有的患者每次把肝脏的测量都记录下来进行比较。你们这么看重我们的结果,我们非常高兴。但你们要知道,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医生、不同的测量部位以及我们超声探头的方向对这些测量都有影响,相差1~2厘米是常见的,你们不要过分看重B超提示的肝脏大小。另外,肿大的肝脏逐渐缩小有时是肝脏炎症好转,但有时则相反。因为肝硬化时,肝脏的体积都缩小。

    别把血管瘤、肝囊肿当肝癌

    现在,我们B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一些无症状的先天性肝囊肿和血管瘤也变得越来越常见。尤其是你们肝炎患者,因为经常做B超,发现得也最多。这往往引起你们的恐慌。因为你们知道,肝炎常可引起肝癌,所以对肝脏里看到的一点点占位性病变都非常敏感。

    但你们不要害怕。肝囊肿大多是先天性的,有单独一个的,也有多个的,有的还合并肾囊肿。有时,肝脏的一些小囊肿,在我们B超每次检查时,数量多少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检查设备的局限性或检查者的仔细程度不一样,不足为奇。少一个不意味着好,多了一个也不意味着坏。肝血管瘤大多数为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血管瘤的发展非常缓慢,小血管瘤可无任何症状,大多数是在体检时被我们B超发现。一般说来小的肝囊肿和血管瘤对人体健康没有多大影响,你们不必紧张,只有较大的肝囊肿和血管瘤才需要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

    因此,你们肝炎患者看我们B超检查结果时,也得学学郑板桥那种“难得糊涂”精神,把你们看不懂的那些B超语言交给医生看,反而活得轻松愉快。





(责任编辑:孔飞)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