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乙胺嘧啶中毒

小儿疟疾的治疗及预防

2009-11-26 www.zgygw.com A +

  (一)一般治疗症状发作时卧床休息,防治高热惊厥。给以富营养而易消化的饮食。贫血患儿可补充铁剂。

  (二)抗疟药物治疗抗疟药物对不同的疟原虫和各期裂殖体的杀灭能力不同,因而对制止发作、防止复发和传播的作用也各异,大致可分为三类:①主要用于控制发作、消灭裂殖体,如氯喹、奎宁、阿的平等;②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如伯氨喹啉;③主要用于预防,如乙胺嘧啶。以上药物为了不同的目的也可单独或联合使用。

  1.氯喹(chloroquine)可杀灭红细胞内各发育阶段的疟原虫,因而能控制各型疟疾症状的发作。剂量在小儿总量为50mg/kg,第1日服25mg/kg,第2,3日各服12.mg/kg,总量不超过1.5g。本药服药期间多见胃肠反应,停药后可缓解。疟疾发作期如一次大量给药,可能发生赫氏反应,需提高警惕。大剂量可致心动过缓、心律失常、血压下降,故老年人及心脏病患者禁用。长期服药可引起视网膜炎、皮疹、皮炎,甚至发生剥脱性皮炎以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2.奎宁对裂殖体有杀灭力,服药后1~2日多能控制发作,但不能根治。一般口服奎宁剂量为每次l0mg/kg,一日3次,连服7日。副作用为耳鸣、眩晕、恶心、呕吐、视力减退及紫癜等。本药于病情需要时可用作深部肌肉注射,剂量为口服量的1/20昏迷病人或脑型疟疾患者可将二盐酸奎宁用5%~10%葡萄糖溶液稀释成0.1%浓度,每次5~l0mg/kg,静脉缓慢滴注,8小时后可重复一次,24小时内不得超过3次。静滴时应警惕心脏受抑制和虚脱等不良反应。

  3.伯氨奎林对疟原虫的裂殖体无杀伤力,但可以毁灭其配子体。故常在应用上述药物的同时或其后用此药杀灭配子体以防止复发。剂量为每日1岁以下者0.5片(6.6mg),3~6岁1片,7~10岁2.5片,11~12岁2片,>12岁为3片,连服6~8天。有时可引起疲乏、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此药如用过量或用于原有C-6PD缺乏者,能诱发急性溶血和紫绀,应立即停药并进行抢救。

  4.乙胺嘧啶对间日疟的红细胞前期有效,故可用作预防用药。口服易吸收,易排泄,副作用小,但过量或长期服用可出现恶心、呕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发绀、甚至惊厥。小儿进入疟疾流行区时可服此药预防,每10~14天服1次,年长儿为25mg,学龄前儿童为12.5mg。此药味甜,要防止小儿大量误服而发生意外。此外肾功能不全者易发生积蓄作用须慎用。

  5.青蒿素对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裂殖体和滋养体有高度的杀灭作用。口服在体内代谢迅速而易复发,可与伯氨奎林合用以减少复发。油剂注射比口服疗效高,且可降低复发率。口服剂量儿童首次6mg/(kg?次),于6~8小时后及第2,3日各服一次,剂量为3mg/(kg.次),总剂量为15mg/kg;青蒿素油剂注射液,剂量及注射时间与口服相同。

  6.咯萘啶(疟乃停)主要用于杀灭裂殖体。对氯喹有抗药性的疟疾可用此药治疗。其水溶注射剂用于抢救凶险的疟疾病人,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等特点。肌注小儿总量为2~4mg/kg,一日内分2次注射。静脉点滴注射剂量为每次3~6mg/kg,稀释在5%~10%葡萄糖溶液200~500ml中缓慢滴注,共给药2~3次。口服总量为20mg/kg,分3次服;第1日服2次,第2日服1次。抗疟药物常联合使用可以增强疗效,控制症状复发并根治复发或巩固预防作用。此外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血红蛋白尿及溶血现象,如发热、黄疸、发绀、贫血或无尿等黑尿热症状时,应立即停用伯氨喹啉、奎宁,注意纠正脱水、酸中毒,并给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控制急性溶血。

  (一)控制传染源治疗现症患者及抗复发治疗。流行季节可集体服药预防。建立疫情报告制度。

  (二)消灭蚊虫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同时加强个人防护,用蚊帐、防蚊油或蚊香。

  (三)预防服药对高疟区居民或外来人员定期服乙胺嘧啶。

编辑  宇卓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