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眼部带状疱疹

眼部带状疱疹57例临床分析 信息科学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2009-11-26 www.39kf.com A +


  眼部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erpesZosterVirus,HZV)侵犯三叉神经的第

  1 临床资料与结果

  1.1 性别与年龄 57例中男26例,女31例,男女发生率间无明显差异。患病年龄22~67(平均54.4)岁,其中50岁以上有45例,经统计学处理50岁以上发生率显著高于50岁以下者(P<0.05)

  1.2 全身情况 出现簇状水泡皮损

  1.3 皮损部位 57例患者均有簇状水泡皮损出现,其中沿着三叉神经第一支单侧分布者44例,沿三叉神经第二支单侧分布者5例,两支同时受累者8例。经统计学处理第一支受累机率显著高于第二支(P<0.05)

  1.4 眼部表现 ①眼睑:57例均有眼睑红肿、水泡及痂皮形成,出现上睑下垂15例,倒睫4例;②结膜:急性卡他性结膜炎17例,同时均伴有睑缘疱疹出现;③角膜:受累及者31例,其中上皮性角膜病变14例,角膜基质炎6例,角膜溃疡10例,角膜知觉减退者14例;④葡萄膜:57例中3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前葡萄膜炎,同时有角膜病变者19例,恢复期虹膜出现扇形蚕食状萎缩改变10例,瞳孔变形者17例,前房出血者1例;⑤继发青光眼:57例中有9例继发青光眼,且9例患者均有轻度前葡萄膜炎,房角镜检均可见小梁网、虹膜根部水肿、房角入口部位狭窄。

  2 治疗

  静脉滴注病毒唑0.6g/d,持续2周,同时口服强的松40mg/d,顿服,据病情渐减量,持续治疗2~4周,若角膜萤光素染色阴性者,加用含类固醇激素眼药水点眼,4次/d;若有前葡萄膜炎者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继发青光眼者同时药物降压治疗。57例患者经上述治疗,除7例继发青光眼眼压药物控制不理想外,其他患者眼部症状均在1手术后眼压降至正常范围。角膜溃疡及角膜基质炎患者视力不同程度减退,其他患者视力均恢复至发病前。

  3 讨论

  HZV初次感染机体后,病毒长期潜伏于神经节内,三叉神经节就是其中之一,此种感染过的机体一方面具有了持久对抗HZV的免疫力,但另一方面机体终生都有复发的机会[1],当免疫力低下时,尤其是细胞免疫力低下时,潜伏在神经节内的病毒复制,从而引起带状疱疹,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是其发病原因之一,本组病例证实50岁以上患者显著高于50岁以下者。

  三叉神经是最容易发生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神经,其眼分支感染的50%会发生眼部带状疱疹[2]。眼组织的各个部位均可受累。本组病例中15例上睑下垂,经治疗2周后均恢复正常,因仅是三叉神经受累,提上睑肌、苗勒氏肌不受累及,推测是因眼睑炎性水肿所致。出现倒睫者均有睑缘水泡,修复后瘢痕牵拉所致。角膜改变多种多样,对视力的影响与炎症修复后是否有瘢痕形成、瘢痕的厚薄及部位相关,角膜病变的发生,是下列某一种因素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①病毒对角膜的直接侵犯;②宿主对完整病毒或病毒抗原在角膜内发生炎性反应;③机体对改变了的自身组织发生自身免疫反应;④由于角膜知觉减退,眼睑异常及角膜表面泪液膜改变,因此发生继发性改变。

  前葡萄膜炎是眼带状疱疹的常见表现,57例中32例的有在皮肤疱疹出现2周内的,也有在皮肤疱疹结痂修复时出现的,不同时间出现的前葡萄膜炎的发病机理不同,前者可能是病毒直接作用的结果,后者则有可能属于免疫性炎症。本组57例中有1例出现前房积血,分析原因

  眼部带状疱疹继发青光眼,一般认为有两种原因,一是小梁网炎或小梁网被炎性细胞阻塞所致;二是对应用类固醇药物的迅速反应。本组病例9例继发青光眼房角镜检证实均有小梁网水肿,

  在治疗方面抗病毒药物联合类固醇激素治疗效果好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作者简介:柯敏,女,33岁,主治医师;武汉,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430071)

  参考文献:

  1 阎洪禄,于秀敏主编.病毒性眼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6

  2 杨培增,李绍珍主编.葡萄膜炎.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37

  3 赵丽珍.带状疱疹性葡萄膜炎伴前房积血2例.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1):48

  4 Hoang-XuanT.Oralacyclovirforherpes-zosterophthalmicus.Ophthalmology,1992,99(10):1062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