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压迫性视神经病变

关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讨论

2009-11-26 wsk73803.haodf.com A +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schemicoptico-neuropathy)系指视神经的营养血管发生循环障碍的急性营养不良性疾病。一般以视网膜中央动脉在球后约9~11mm进入视神经处为界,临床上分前段和后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两型。

varsecCount=5;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病因病理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多见于老年人,超过60岁,国内发病年龄统计较国外为早,女较男多见,单眼或双眼先后发病。凡能使视盘供知不足的全身笥或眼病均可引起本病。全身病中如高血压、动脉硬化、颞动脉炎、颈动脉阻塞、糖尿病、白血病及红细胞增多症等。眼压过低或过高使视盘小血管的灌注压与眼内压失去平衡亦可引起。由于血液中成分的改变和血液粘稠度增加,以致血循环变慢,携氧量减低,致使视盘缺氧。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因如下:

1.血管炎类巨细胞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全身性红斑性狼疮,Buergers病、过敏性血管炎、病毒后血管炎、接种免疫后、梅毒、放射性坏死。

2.全身性血管病变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偏头痛、大动脉炎、颈动脉阻塞性病变

3.血液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病、急性低血压(休克)、G-6-P-D缺乏症

4.眼性白内障术后,低眼压、青光眼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表现 

一般视力下降不重,如颞动脉炎所致者则较重,甚至无光感。发病多突然。早期视盘轻度肿胀呈淡红色,乃视盘表面毛细血管扩张所致,更多见灰白色,多局限于视盘某象限,和视野缺损相符。双侧少见。位于视盘周围可伴有少量神经纤维层出血点,在1~2周内自行消退,絮状渗出物亦可见。1~2个月后发生视神经萎缩,可呈杯状如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继发于巨细胞动脉炎或动脉硬化等所引起,视网膜血管一般正常。有高血压或动脉硬化者可相应呈视网膜动脉硬化改变。

如果双眼先后发病,即一眼视盘水肿后引起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另眼发生视盘水肿,呈全局性Föster-Kennedy综合片,以免疫为颅内肿瘤所致。由于后睫状动脉分支供应视盘呈分区性,本病视野缺损常有一短的束状暗点与生理盲点相连接。这表示受损的视神经是从视盘开始,而一般视路上的病变其象限盲或偏盲是不与生理盲点相连,以上暗点可伸出现与一大片神缺损相边,多发生在视野鼻下方或下方,一般约占一“象限”,也可先后或同时发生在几个象限呈水平和垂直半盲,象限盲,但其改变不以水平和垂直为界,因此不同于视野上段病变所产生的以正中线为界的象限盲或偏盲。本病视野缺损一般都绕过黄斑注视区,因此无中心暗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早期有共同特性,即同一视盘上梗阻区与小的未梗阻区荧强弱的不对称性,见荧光充盈延缓缺损。此种不对称性与视野缺损部位大体相当,视野缺损的视盘附近部位有局限性低荧光显现,并且在该部位的脉络膜也表现荧光充盈迟缓。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诊断鉴别凡年龄大于40岁,视力突然下降,视野缺损不呈正切者,应考虑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可能性。但必须除外压迫性视神经病变,脱髓鞘疾病及遗传性疾患患等。  

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诊断可根据:

1、视力突然下降,典型视野缺损;

2、头痛、眼痕、特别是由于动脉炎引起;

3、视盘呈灰白色水肿;

4、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视盘低荧光或荧光充盈慢或不充盈;

5、手足有Raynaud现象;

6、眼球压迫试验的眼压恢复率显著率低。

后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诊断可根据:

1、视力突然下降并有视野缺损;

2、无头痛、眼痛;

3、眼底正常或视盘鼻侧略淡,边界清;

4、年龄大于40岁,常有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或血液成分的改变;小于40岁多有Raynaud现象,或有外伤或惊恐史等。

应该指出的是,临床上诊断后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常不易,多数系推测,与球后视神经炎难以鉴别,有认为眼血流图异常或头颅CT证实有脑梗塞区等可作业参考。  

1.视野:多数出现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象限性缺损,多见于下方视野缺损,不以水平正中线或垂直正中线为分界线,无或偶见中心暗点。具有特征性诊断意义。 2.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早期视乳头缺血区低荧光或充盈迟缓,非缺血区正常荧光;病变发展,视乳头病变区荧光素渗漏;视神经萎缩则视乳头低荧光。 3.彩色超声多普勒:颈动脉、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管壁狭窄等。

容易误诊的疾病

1.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发病突然,无痛性急剧性视力下降。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射可明显迟钝或消失,后极部视网膜灰白水肿,黄斑成“樱桃红色”,视乳头颜色变淡,边界不清,动脉明显变细,有时可见栓子。

2.视神经乳头炎:视力突然急剧下降,可伴有眼球及眼球深部疼痛,并出现眼球转动疼。瞳孔不等程度散大,直接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视乳头充血,轻度隆起,其周围视网膜水肿呈放射状条纹,边缘小出血。视野检查可见中心暗点,周边视野缩小。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治疗预防首先应针对病因治疗。全身或球后、球旁皮质类固醇治疗,可减少缺血所致的水肿,改善血运障碍,阻断恶性循环。口服醋氮酰胺类药以降低眼内压,改善视盘血供不平衡。同时可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B12、ATP及辅酶A等。

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维脑路通、川芎嗪等均可适当应用。体外反搏治疗能提高主动脉舒张压,从而增加颈总动脉的血流量。眼动脉是颈内动脉的分支,供血给视盘的后睫状动脉和视网膜动脉,能增加后睫状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液供给量,使视神经获得足够的血液,增强组织代谢,活跃微循环,从而改善视神经的缺血和缺氧状态。宋琛认为一般如非颞动脉炎引起者不必应用皮质类固醇,而极力赞成用复方樟柳碱治疗。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中枢调理血管舒缩功能,缓解血管痉挛,改善眼的微循环,包括改善视神经的供血。复方樟柳碱可分Ⅰ号(0.05%樟柳碱0.5~1.0ml加4%普鲁卡因1.5ml)双肾俞穴注射;Ⅱ号(0.05%樟柳碱0.5ml加维生素B12100μg加2%普鲁卡因0.3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球旁或球后注射,依病情每日1次或每周3次,10次为一疗程,最多连续4疗程逐渐停药。Hayreh认为只要视盘肿胀存在非动脉硬化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无应给强的松治疗。

1.病因治疗:处理全身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炎症、缺血等。 2.糖皮质激素:全身及局部应用,以缓解由循环障碍所引起的水肿、渗出。 3.血管扩张药:如丹参、脑得生浓缩丸口服,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或球后注射等。 4.降低眼压:口服醋氮酰胺。 5.营养神经: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火鸟弥可保等药物。 6.其他:吸氧;在特发性即非炎性视乳头缺血性病变,可以实施视神经减压术,以缓解视乳头水肿,保护视力。

因本病常双眼先后发病,故应注意控制全身易患因素,积极治疗高血压、降低血黏度、治疗糖尿病等。对于50岁以上出现视物模糊等不适症状,既往有上述易患因素者,在排除一般性眼病及屈光不正后,应密切观察血压、眼压、血液流变学等以预防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