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2009-11-27 www.paperlw.com A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来源:中国论文网(www.paperlw.com)作者:点击数:  【关键词】心肌梗塞;急性病;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AMI为内科常见急症,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如果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处理,就可以减少梗塞范围和并发症的发生,这是降低AMI死亡率的关键。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对AMI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每一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1临床资料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其中男75例,女23例,年龄42~82岁,平均年龄62.1岁。其中前壁梗死32例,下壁梗死26例,后下壁梗死11例,侧壁梗死9例,前壁并侧壁梗死7例,前壁并下壁梗死5例,后下壁梗死3例,其他部位梗死5例。  2观察护理方法2.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2.1.1严密观察血压由于心肌大面积梗死,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输出量减少或血容量不足,再灌注损伤,血管扩张药及合并出血均可发生低血压,因此应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有合并症,血压不稳定者应每隔10min监测1次,血压平稳后,根据病情延长测量时间。无合并症每隔1~2h测1次。2.1.2进行心电监护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也是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常常发生于24h之内,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CCU护士要对心律失常有充分的认识,护士必须熟悉患者心电图变化及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图形。对患者采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护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感,及时发现心律、心率的变化,并将变化的心电图录下,标明时间,保留静脉通道,备齐抢救药物及仪器并放于床边,尽快协助医生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时,电极位置一定要固定好,检查导联线连接是否牢固,防止患者翻身时电极脱落。我们多采用五点电极连接方法代替四肢导联。2.1.3吸氧吸氧可改善心肌缺氧状态,用鼻导管持续高流量吸氧3~5d,流量为4~6L/min,以后间歇吸氧,流量为1~2L/min。吸氧是心肌梗死治疗中重要措施,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早期足量的吸氧可缩小梗死的面积的扩大,因此及时通畅有效吸氧是至关重要的。2.2合理饮食AMI病人的饮食中,应给予高维生素,适量纤维素,足量蛋白质,低脂,低盐,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忌食刺激性食物,同时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水果,食用适量的蜂蜜,并强制戒烟[1]。饮食宜少量多餐,切忌过饱,以免增加心脏负担。2.3心理护理大部分AMI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所以我们要为病人提供安静安全、清洁、舒适的治疗护理环境,病房空气新鲜,空间设置和谐,物品摆放整齐、协调,使患者心情舒畅,精神宽松。对个人隐私感的患者要注意遮蔽,以减少环境对患者的恶性刺激[2]。鼓励患者调整心态,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医护人员要举止大方,言语得体,待病人满腔热忱,象亲人一样,使其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从而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杜绝在患者面前传达有关家庭、经济、工作等方面的问题,以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加重病情。2.4疼痛的护理AMI患者多发病突然,并伴有疼痛、压榨感,因此护士要认真观察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因剧烈疼痛、烦燥不安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心脏负荷,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所以疼痛时要尽快止痛,可给予杜冷丁或吗啡止痛。同时密切观察呼吸、面色的变化,以防止药物对呼吸循环的抑制。有效的止痛镇静措施不可忽视。2.5适当卧床休息AMI患者发病的第1周内病情最不稳定,易出现并发症,故应绝对卧床休息,谢绝探视,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心肌耗氧量。如患者情况稳定,无并发症,第2周就可以在床上作四肢活动,第3~4周帮助患者逐步离床站立和室内缓步走动,笔者认为根据病人的病情适当增加活动量为妥,运动量以不引起心脏不适或气短为指标[3]。  2.6加强监护意识密切注意溶栓后的副作用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之一。但溶栓后出现的并发症也是不容忽视的。我院收治的98例心肌梗死患者中,溶栓患者中有12例在溶栓过程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以溶栓治疗后4h内发生率最高。如某患者女,64岁。急性下壁后侧壁心肌梗死,急诊收入CCU,予溶栓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但于溶栓后50min,62min先后2次出现窦性静止,各约2s。以后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偶发室性早搏,短阵室速,由于发现及时,配合胸外心脏按压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病情稳定,住院38d痊愈出院。因此溶栓治疗后应持续心电监护,注意观察ST段和T波的变化及其心电图的演变,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给予有效的处理,如心率<50次/min,可给予阿托品治疗;出现室早及室速,可给予利多卡因治疗;出现室颤可立即给予电除颤。电复律电量以250~300J为宜,电量太小难以转复,电量过大可加重心肌损伤,致室颤无法终止。由于溶栓时尿激酶、肠溶阿司匹林,溶栓后肝素钙等抗凝溶栓药物的应用,有不少患者出现出血并发症,因此应严密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紫斑及患者大小便颜色及呕吐物,特别注意患者意识、瞳孔有无异常变化,以观察有无颅内出血。一旦发生,立即停止使用肝素及阿司匹林,并进行对症处理。2.7康复指导由于AMI患者长期卧床,食欲减退,胃肠蠕动减慢,而且患者以老年人偏多,因此便秘的发生率较高,可给予缓泻剂口服,如麻仁丸等,必要时给予开塞露。排便时,嘱其避免过度用力或屏气,以免引起猝死。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镇静、安眠药物,有计划地使患者了解该病的医疗知识,教给患者相应的健康知识,即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如何防止复发和自我保健,使患者掌握疾病的规律,有利于配合治疗,防止或减少诱发因素及并发症,尽快恢复和促进健康。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例如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发病的危险因素。3体会通过上述98例患者的护理,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仔细观察病人的病情,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个体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使用适量的止痛镇静药物,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本疾病,做好康复指导,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从而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参考文献】[1]刘冬.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护理.医药论坛杂志[J].2004,25(13):70.[2]纪婕.心理护理在预防ICU综合征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4):49.[3]朱玉洁.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井冈山医学专报,2005,12(2):61.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人民医院内科,225200


【英文论文写作】【职称论文写作】【硕士论文写作】【论文代理发表】 客服中心QQ:981339paperlw@msn.com电话:010-51281033  010-51281044传真:010-51281044邮箱:hotlw@vip.163.com工作时间:9:00-20:00 本类热点论文・实施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护理查
・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对
・长期输液者静脉血管保护方法的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
・影响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原因与对
・浅谈护士心理素质与静脉穿刺的
・护理不安全因素探讨及对策
・分娩镇痛的分析和护理
・护士行为对患者心理影响的分析
・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
・整体护理与护士素质
 相关论文・循证护理在精神科护理质量管理
・Orem自理理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
・截肢患者术后心理分析及护理
・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
・导师制在护理专业临床教师培养
・11例严重复杂断肢患者再植术的
・浅谈护士长在管理工作中的法律
・儿童后颅凹肿瘤的护理特点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肺心病患者急性期的护理体会
・浅谈洁净手术室的管理方法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