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先天性脑积水

先天性脑积水的临床表现

2009-11-27 www.jysls.com A +

先天性脑积水的临床表现
 各种原因导致脑脊液在脑室系统内过多积聚,即形成脑积水(hydrocephalus)。而先天性脑积水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儿,故又称为婴儿脑积水,常伴有脑室系统扩大、颅内压增高及头围增大。通常所谓的脑积水系指婴儿脑积水。  
 (一)脑室的大小
先天性脑积水几乎均伴有脑室系统的扩大,因此,脑室的大小对于判断是否有脑积水以及脑积水的程度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脑室的大小在个体中差异很大,故在活体中很难准确地判断脑室的大小是否正常。一般情况下,一侧侧脑室的容积为2-40ml。平均7ml,约2/3的人两侧侧脑室不对称。前角端距额极3-4cm,下角端距颞极2-3cm;第三脑室高约2cm,宽约0.5cm,长约4cm,平均容积0.65ml;中脑导水管长约1.5cm,宽约0.1-0.2cm;第四脑室平均容积为0.85ml。整个脑室系统的正常容量平均为16ml。一般不超过20ml,超过30ml者即视为异常。

 (二)脑脊液的产生与循环

脑脊液的产生、循环及吸收,对维持正常颅内压有重要的作用。脑脊液产生主要来自脑室内的脉络丛.脉络丛通过分泌及透析作用产生脑脊液。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量约占脑脊液总量的2/3。此外.蛛网膜下腔和脑的血管膜及血管周围间隙也可产生少量的脑脊液。近来也有人报道室管膜也可产生一定量的脑脊液。正常成人脑脊液的产生速度为每分钟0.3~0.4ml,每24小时更换3~4次。正常儿童每分为0.35ml。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侧脑室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会同第三脑室产生的脑脊液沿大脑导水管到第四脑室,与第四脑室产生的脑脊液。一块再由第四脑室外侧孔和正中孔流入脑干及小脑周围的蛛网膜下腔,继之向上通过小脑幕切迹到达大脑半球蛛网膜下腔,并由上矢状窦两旁的蛛网膜颗粒吸收进入上矢状窦的静脉血中。上述任

更多内容请自行下载附件。。


附件2008-11-1317:55
下载次数:1先天性脑积水的临床表现.doc(34.5KB)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脑积水][先天性][先天][脑室][脑脊液][产生][临床表现][蛛网膜][下腔][脉络]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