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先天性肠旋转异常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诊断经验探讨

2009-11-28 qkzz.net A +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诊断经验探讨推荐到首页 □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8年第03期1/2页12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放射科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临床及x线特点。方法对20例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病例x线检查结果及临床特点结合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腹部立位正侧位片显示胃泡影扩大,小肠气体少4例;典型“双泡征”8例;7例胃泡影扩张,上腹部肠腔胀气扩张伴有宽大液平。1例显示胃泡胀气扩张,小肠气体分布于左右腹。造影检查:18例做了上消化道造影,12例显示十二指肠近段扩张,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位于右侧中腹部,造影剂排空延迟,造影剂下行少,其中3例显示十二指肠近段扩张,远端呈典型“麻花状”。3例显示十二指肠近端扩张,未见位置异常,改变体位后,造影剂多量下行。3例显示十二指肠近端完全性梗阻,造影剂反流,未见造影剂下行。稀钡灌肠8例,显示升结肠及回盲肠部位于右中上腹,小肠位于右中下腹6例,2例显示结肠框正常,盲肠位置略高于髂嵴水平。结论出生后反复发作呕吐,伴有胆汁均应行x线检查,腹部立位片结合消化道造影有助于临床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先天性肠旋转不良;x线检查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指胎儿发育过程中肠旋转异常,使肠道位置发生变异和肠系膜的附着异常,这种畸形是婴幼儿急性肠梗阻重要原因之一,如延误诊治将导致肠坏死而危及生命。近几年来,我院收治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病例有明显上升趋势。现将近三年经手术确诊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病例20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例中,男12例,女8例。出生后28天内发病的新生儿14例,1~3个月婴幼儿6例。全部病例均出现反复呕吐,18例有胆汁性呕吐,1例伴有咖啡样物呕吐。16例有高胆红素血症,轻度脱水18例。10例有新生儿肺炎。合并真菌败血症1例,异位胰腺1例,肠闭锁2例。

1.2x线检查方法20例均摄有腹部立位正侧位x线片,18例用稀释的泛影葡胺行上消化道造影。8例做了钡灌肠检查。

2.1腹部立位正侧位x线片结果显示胃泡影扩张,小肠气体少4例;典型“双泡征”8例;7例胃泡影扩张,上腹部肠腔胀气扩张伴有宽大液平。1例显示胃泡胀气扩张,小肠气体分布于左右腹,中腹部显示团状致密影疑腹部占位性病变收住院。

2.2造影检查18例做了上消化道造影,12例显示十二指肠近段扩张,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位于右侧中腹部,造影剂排空延迟,造影剂下行少,其中3例显示十二指肠近段扩张,远端呈典型“麻花状”。

3例显示十二指肠近端扩张,未见位置异常,改变体位后,造影剂多量下行。3例显示十二指肠近端完全性梗阻,造影剂反流,未见造影剂下行。稀钡灌肠8例,显示升结肠及回盲肠部位于右中上腹,小肠位于右中下腹6例,2例显示结肠框正常,盲肠位置略高于髂嵴水平。

2.3手术结果20例均有胃泡及十二指肠扩张,腹膜索带压迫十二指肠。其中3例盲肠、结肠位置正常;盲肠、结肠位于左腹部,回肠位于右中下腹2例;回盲部位于右上腹15例。12例手术记录中肠不同程度、不同方向旋转。1例伴有腹膜炎,肠曲粘连紧密。2例伴有十二指肠膜状闭锁。1例伴有异位胰腺。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指胎儿发育过程中十二指肠到横结肠中部,由肠系膜上动脉供血的肠段旋转异常,使肠道位置发生变异和肠系膜附着异常。肠旋转不良时,十二指肠位置异常,盲肠位于中上腹,从盲肠和升结肠发出的腹膜系带跨越十二指肠附着于腹壁右后外侧,压迫十二指肠,造成梗阻,有些病例盲肠正好停留在十二指肠降部面,被腹膜壁层固定,直接压迫十二指肠,由于小肠系膜附着不良,空回肠易环绕肠系膜发生旋转,严重者造成肠坏死。有资料将其病理类型分为6型[1]:(1)腹膜索带压迫十二指肠,最常见,几乎所有病例均存在;(2)肠扭转;(3)空肠近端膜状粘连;(4)盲肠位置正常的肠旋转不良;(5)肠反向旋转;(6)肠不旋转;(7)十二指肠反向旋转;(8)十二指肠旁疝;(9)小肠系膜不附着;(10)活动盲肠。因此它的发病机制决定了临床症状首先以反复呕吐出现,影像检查显示一系列上消化道梗阻和肠道位置异常征象。肠旋转不良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中比重大,有资料显示在其统计报告中占62.79%[2]。我们总结的几点临床、x线特征如下:(1)出生后反复发作呕吐,伴有胆汁。(2)腹部立位片示:胃泡扩张,肠气少;“双泡征”;胃泡及肠曲扩张伴宽大液平,中下腹气体少,此三种征象之一均应行上消化道造影进一步检查。(3)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胃十二指肠扩张,十二指肠、空肠位置异常。有的仅显示十二指肠近端扩张,远端造影剂下行少,位置无异常。应用稀释的泛影葡胺代替钡剂较安全。(4)稀钡灌肠显示盲肠高位,超过髂嵴水平,盲肠、升结肠位置异常。资料显示[3],检查发现盲肠异位或高位或盲肠位置正常而活动度大的病例,手术证实为肠旋转不良。有资料提示先天性脐膨出是中肠旋转早期停滞表现[4]。

鉴别诊断方面,本病主要与十二指肠闭锁鉴别,临床方面,十二指肠闭锁呕吐出现早,在出生后1~2天即可出现,肠旋转不良多于出生后3、4天出现呕吐症状。上消化道造影可鉴别,部分病例鉴别困难,需要钡灌肠进一步检查显示盲肠位置异常。对十二指肠梗阻确诊的病例应及时手术,不能一味查病因而延误治疗时间。

【参考文献】1王果.小儿肛肠外科学.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9,207-208.2张明生,申英华,宋子坤,等.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诊治方法探讨.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22(5):271.3荣独山.x线诊断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34.4佘赛英.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591.

1/2页12评论(0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