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萎缩性胃炎

人民网―让萎缩的胃重新振作起来(《常见病防治・萎缩性胃炎篇》)

2009-11-28 www.people.com.cn A +

  编者按:萎缩性胃炎即胃黏膜腺体萎缩,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难治病,它发病慢,治疗效果差,西医认为不可逆转。据芬兰科学家调查,51-65岁人群,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高达50%以上。北京中医医院李乾构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唐旭东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告诫广大患者:不要等普通胃炎症状已转成萎缩性胃炎才着急,中医治疗此病有特效。  萎缩性胃炎并非“不可逆转”  唐旭东教授告诉记者,对萎缩性胃炎,西医一向是认为不可逆转的,而中医经过近2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疗效。李乾构教授介绍说,通过中医治疗一部分患者得到痊愈,只是疗程缓慢,要3-6个月。  李教授认为,虽然萎缩性胃炎被治愈的患者还不是很多,但中医研究的结果可以证明,西医认为的“不可逆转”是不完全的,只是疗程的相对长短而已。他强调说,他所指的治愈不仅是症状的改变,而且萎缩的黏膜腺体恢复了正常,不再萎缩,并经过胃镜检查或病理切片证实是病愈。他强调:中医的治疗方法是针对此类患者脾胃虚弱,肝郁气滞及幽门螺杆菌等不同病因辨证施治。  李教授说,正常的胃黏膜是橘红色的,一旦出现像干树枝似的血管,就是萎缩性胃炎的表现了。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局部或广泛的腺体萎缩,或腺体数量减少,黏膜层变薄,黏膜肌层变厚,而且这种状态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李教授说,在门诊,长期患萎缩性性胃炎的就诊者一般会说出自己的担心:是否会演变成癌症?他解释说,萎缩性胃炎演化成癌症,一般需要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50岁以上的年龄+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有像肠子一样的细胞长出)+重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变异)。唐教授说,由于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高,且常伴有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所以患者应定期复查。  发病率跟着年岁长  据李乾构教授介绍,芬兰医学家对一组16~65岁的健康人进行观察,发现其中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在16~30岁人群中仅占9%,而在51~65岁的人群中,则高达53%,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从20岁开始,每增长10岁,发病率上升14%。他用这样的数据强调了事情的严重性:“我国人群每10人中就有6人患胃炎,其中萎缩性胃炎约占胃炎患者的1/5。”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包括不良饮食习惯、胆汁返流、胃溃疡、免疫遗传因素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最新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这些病因中尤其突出。据统计,胃窦部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绝大多数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目前这种杆菌的来源尚不清楚,但它的感染力很强。  李教授指出:萎缩性胃炎是由慢性胃炎发展而来,而慢性胃炎又是从急性胃炎发展而来的。避免急性胃炎,以下几点不正确的做法一定要避免:1.有胃病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导致反复发作,日久不愈,鼻、口、咽喉的细菌或病毒,吞入胃内,长期对胃造成刺激。2.大量饮酒、吸烟、长期喝浓茶、咖啡、吃泡菜或其它过冷、过热的食物。3.长期服用西药或激素,对胃造成损害。4.胃酸缺乏,使细菌易于在胃内繁殖,再加上营养不良,造成贫血、心力衰竭或门脉高压,使胃长期处于瘀血和缺氧状态。  小链接  萎缩性胃炎的症状  1.心口疼痛、隐痛、胀痛,重者有剧痛或绞痛,或有心口不适,胃难受,有的患者疼痛部位在两肋、后背、胸、腹部、有按压痛或深压不适、上腹胀满、胸闷、嗳气或心口堵塞等症状。  2.不想吃饭或吃不下饭,稍吃饭过量或吃生冷食品、则心口胀满或消化不良,有胀气、上下串有响声,胀气排不出去,上下不通,或有反酸烧心或嘈杂不适,时常睡眠不好,身体疲乏无力。萎缩性胃炎伴胆反流者,出现口苦、口干、胃热出现舌苔黄厚腻,口有臭味,患者时有恶心、头晕、乏力、消瘦等症状,有时出现恶性贫血,面色发黄或苍白。  3.萎缩性胃炎最常见的症状主要是上腹部疼痛或上腹部的饱胀,上腹部疼痛主要就是隐痛和胀痛。由于胃纳的容爱和舒张的能力减弱,病人往往在空腹时比较舒服,吃了东西就饱胀,另外还可能有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病情严重的会消瘦、乏力;另外,出血也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见的一个症状。  患者应该重新学一下“吃”  李教授认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都应该重新学一下“吃”。轻度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轻,多无胃酸缺乏;中、重度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萎缩明显,常可引起胃酸缺乏。胃酸除了能激活胃蛋白酶,分解食物等助消化作用外,还能协助铁、维生素B12的吸收。所以,患者除了要避免吃过于坚硬和刺激性强的食物。饮食要按时定量外,还要多吃含较丰富的蛋白质的、低脂肪的食品,以及山楂、橘子、苹果等,以刺激胃酸分泌,提高胃酸浓度。李教授说:“萎缩性胃炎患者进食时,可以用少许醋类以助消化。对无明显症状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可少量饮葡萄酒,或吃适量的辣味食品―――以不引起胃部不适为准―――从而增加胃的血液供应,促进胃的正常蠕动。  李教授说:“在饮食方式上,下列几点应该成为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规矩’:1.细嚼慢咽,减少粗糙食物对胃粘膜的刺激。2.饮食规律,忌暴饮暴食及食无定时。3.饮食卫生,杜绝外界微生物对胃粘膜的侵害。4.进食精细、易消化。5.营养丰富,搭配得当。6.清淡少食。”  李教授强调: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除了严守上述“规矩”外,还要特别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比如咽炎会诱发和加重萎缩性胃炎。消除致病诱因对萎缩性胃炎患者尤为重要,比如尽量戒烟。要避免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如水杨酸钠、消炎痛、保泰松和阿斯匹林等,更要缓解精神紧张,保持情绪乐观,从而提高免疫功能和增强抗病能力。  据李教授介绍,萎缩性胃炎属于脾胃虚弱型病症,受寒容易加重症状,所以患者最好不要贪凉,尤其是在饮食上。不要喝绿豆粥,因为绿豆性寒,即便是夏天也要尽量少喝。白菜性寒,要在炒的时候多放些姜。西红柿也属寒,患者在做西红柿鸡蛋汤时,最好放一些胡椒粉来折寒。此类患者还要注意身体的保暖,即使三伏天睡觉也要盖住肚子。因为脾胃虚寒,患者冬季容易手脚冰凉,所以要注意手的保暖,睡前用热水泡脚半个小时,泡完后再用手掌搓脚底100下,可以健脾养胃。如果在搓脚时,感觉有些地方有点疼,那么说明这个“痛点”所对应的身体部位,有气滞血淤寒凝,用大拇指将痛点揉按3分钟,则可起到活血化淤、疏通经络的作用。  专家简介  李乾构:原北京中医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已40余年,擅长治疗肝胆疾病、胃肠疾病和男科病,疗效显著,全国知名中医脾胃专家。出诊时间:周二、四上午。出诊地点: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  唐旭东: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擅长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肝硬化。出诊时间:周三上午。出诊地点: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消化内科。  灵丹妙药巧组合养胃治病办法多  中药:自己动手治萎缩  1.五灵脂31g,蒲黄31g,麝香少许。用法:前两味药研为细末,贮瓶备用。临用前将麝香研为细末,纳入脐孔内,再取药末填满脐孔,外用胶布封盖。每2日换药1次。主治:瘀血停滞型萎缩性胃炎。  2.牛膝15g,茴香根15g,艾叶18g,生姜15g,食盐适量。用法:共为细末,在锅内炒热,布包熨于胃脘部,绷带固定。日更换1次。主治:瘀血停滞型萎缩性胃炎。  3.干姜15g,荜茇15g,甘松10g,山柰10g,细辛10g,肉桂10g,吴茱萸10g,白芷10g,大茴香9g,艾叶31g。用法:共为细末。用棉布做成20cm见方的布兜,内铺一层棉花,将药均匀撒上,外层加一块塑料薄膜,然后用线缝好,防止药末堆积或漏出,日夜兜在胃脘部。1个月换药1次。主治: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炎。  4.木香、乌药、香附、高良姜各适量。用法:以上诸药共为细末,用水调成膏状,分别敷于胃脘部及脐部,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主治:肝气犯胃型萎缩性胃炎。  5.玄明粉6g,郁金12g,栀子9g,香附10g,大黄6g,黄芩9g。用法:共研为细末,以水调如膏状,外敷胃脘部,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10次为一疗程。主治:热邪蕴胃型萎缩性胃炎。  6.细辛9g,人参9g。用法:共为细末。取药末适量,以温开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包扎固定。每月换药1次,10次为一疗程。主治: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炎。  李乾构教授向本报读者特别推荐―――  保健小茶饮  对萎缩性胃炎患者来说,日常的护理和保健是缓解症状的重要措施。记者请李教授为广大患者提供了几个日常茶饮的方剂:“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症状分胃酸过少和过多两种。用生山楂(没有经过熟制加工的山楂)10克、西洋参5克,两样一起泡水当茶饮,适合胃酸缺乏的患者。用西洋参5克、金银花5克泡水,则适用胃酸过多的人,可同时放茶叶。用鸡内金研成粉,每天3次,1次1克,温水吞服,对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和恢复很有帮助。”《健康时报》(2005年01月13日第二十一版)


字号【大中小】【关闭窗口】
热门评论文章
更多...请注意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关键词: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