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萎缩性鼻炎

进行性与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

2009-11-28 www.chinabreed.com A +

疾病概述:
萎缩性鼻炎,又称慢性萎缩性鼻炎或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猪的一种病征。人们对本病的认识已近200年。160年前人们就发现有一种猪病使猪的鼻甲骨发育迟缓或全部消失,最初在德国的几个地区普遍流行时将其描述为&34;Schnuffelkrankcheit&34;(Franque,1830)(鼻甲骨萎缩)。
现在已把这种疾病归类于两种:一种是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NPAR)。这种病主要由产毒性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所致;另一种是进行性萎缩性鼻炎(PAR)。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或与其它因
子共同感染引起。这两种主要病原都引起鼻甲骨的发育不全;在较严重的情况下可造成不同程度的鼻面部变形(包括鼻盘)及其鼻中隔的扭曲,或由于经常打喷涕而造成的鼻出血,鼻出血虽然在NPAR中少见,但为PAR的特征性变化。
对照NPAR和PAR对世界范围内的养猪业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在猪群中广泛传播,尤其是那些饲养管理不当的猪场(Glattleider等,1996;Frymus等,1996)。多杀性巴氏杆菌还可引起其它动物如兔、山羊、绵羊、牛、鸡及火鸡发病。有时本菌也可以感染人而造成与猪的病变相似的疾病。鸡、牛、羊及大鼠、猫、犬等是携带者(Avril等,1990;Donnio等,1991)。因此,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应引起政府、人医和兽医卫生部门的重视。
产毒性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广泛存在于养猪业,但对猪的生长影响轻微。因此,称为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
本章将讨论这两个病原的单独和共同的重要性。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为&34;条件&34;性萎缩性鼻炎的病原的确定争论着,自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Ratke(1938),Thunberg,Carlstrom(1940)和Philips(1946)就观察到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后来试验证明:本病在猪之间传播;给幼猪鼻内注入萎缩性鼻炎的产物,可使小猪很快患有萎缩性鼻炎。由于管理与饲养因素可影响PAR的严重性和临床表现,因此,在一段时期内曾一度认为与营养不良有关的疾病,但现在还是将其初步定为传染病。
1956年Switzer曾提出:本病可能是由一些病原引起的,其中包括毛滴虫(Switzer,1951)、滤过性病原(Switzer,1953)、病毒及支原体等。直到人们在SPF猪鼻腔内接种大量的支气管波氏杆菌和AR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纯培养物才能成功地诱导出&34;萎缩性鼻炎&34;。尽管这样,本病的临床症状或病理变化尚不能认为是由其中一种或两种病原引起的。在田间,这些感染亚临床症状(PAR的亚临床阶段),感染猪群的发病间期在2个月到2年。因此,那些仅基于临床症状或/和病理变化的检测手段,不能保证猪群中无PAR存在,还必须辅助有对一个或多个猪群一年以上的对决定PAR是否存在的病原产毒性波氏杆菌进行细菌学监测。
定义
对本病的定义要谨慎。一般认为所有造成鼻甲骨萎缩的都叫萎缩性鼻炎。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应叫传染性进行性萎缩性鼻炎。Pedersen和Nielsen(1983)首次推荐使用本名并由欧洲共同体的PAR专家会议讨论通过。为了在世界范围内达到共识,Pedersen等1988年再次提出该建议,这个建议获得欧洲、北美、南美和亚洲猪病专家的共识。大家同意把PAR划为只是由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疾病。在一个怀疑有本病的猪群中,如发现猪有喷涕,鼻出血,鼻部变形,生长缓慢,鼻甲骨萎缩变形,且也能分离出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即可确诊为PAR,但是本病即使在临床症状轻微或亚临床症状时,其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也可在猪群内传播,病原确定的优点在于它不是依据于病原的鉴定,而是依赖于其急性临床症状,因为在此状态下,有可能继发严重的疾病。
对PAR造成经济损失有不同估计,严重暴发可引起重大经济损失(Pedersen和Nielsen1983;Glattleider等,1996)。从临床及病理学角度看用萎缩性鼻炎命名一个疾病综合征不太合适。应该将波氏杆菌病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与NPAR和PAR区分开。因为这些病原对养猪业的经济影响不同,其防治方法也不同。

病原学
大量研究证明,支气管波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所产毒素菌株是造成NPAR和PAR的病原。疾病的严重性与动物吸收毒素多少有关。猪对影响鼻骨发育不全的毒素的易感性与年龄有关,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对3月龄的猪造成严重的PAR,并阻碍其生长。而支气管波氏杆菌只引起6周龄以下的猪鼻骨发育不良。很多因素对这两种细菌产生毒素的能力有影响,包括在某些环境管理和饲养条件下其它细菌及其毒素对粘膜的破坏程度。由于生长迟缓及PAR的临床症状仅与细菌毒素有关。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在鼻腔的定居可能对本病影响不大。扁桃体及肺也是本菌产生毒素的部位。

传染原
支气管波氏杆菌是一种细小、能运动的革兰氏阴性杆状或球状菌,其大小约10μm×03μm。本菌严格需氧。不发酵糖类,可利用烟酸,能分解尿素。本菌易从患鼻炎的仔猪或肺炎的仔猪或从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猪中分离。本菌也是其它哺乳动物包括猫、犬及大鼠的病原。
在美国,60年代期间,本菌多被认为是导致萎缩性鼻炎的主要因素(Switzer和Farrington,1975)。Cross和Claflin于1962年应用纯支气管波氏杆菌纯培养物对禁食初乳的几日龄的仔猪鼻内接种后,成功地诱发了典型的萎缩性鼻炎。之后,被Ross等(1967)重复该实验应用产毒性支气管波氏杆菌在95%的1~3日龄仔猪中诱发本病,而只在66%的4周龄的猪获得成功。Brassinne等(1976)报道只有大量的AR毒性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才可产生鼻骨损伤。能导致3周龄禁食初乳的SPF仔猪100%发生鼻甲骨萎缩。支气管波氏杆菌毒性菌株,对6周龄猪连续4天鼻内接种后仍不能引起典型病变。这个结果证明3~6周龄猪对本菌的严重感染的敏感性大幅度下降。Duncan等(1966)认为人工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也不会产生严重的进行性病变。Pearce和Roe在1966年成功的在未吃初乳的仔猪中诱发本病,但不能在正常生产的仔猪中诱发本病,从而证明通过初乳免疫可保护AR损伤。从不同日龄仔猪的鼻拭子获得的细菌学资料表明,对正常猪群来说,无论其3周龄猪是否出现PAR临床症状,均可建立起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感染,而此时鼻腔接种产毒性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敏感性却下降。由此说明,支气管3周龄正是对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敏感性下降的时候。有时可在2~3月龄的猪群中发生鼻骨萎缩现象,例如,在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感染SPF仔猪群中以及人工感染的无抗体的仔猪群中(Schss,1982)。一般本病并不严重的阻碍猪的生长(Pedersen和Barfod,1982)。
多数从猪体中分离的本菌均能产生温热敏感的AR毒素。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也能在猪的下呼吸道致病而引起NPAR的一些临床症状。
现在已知存在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毒力变化。不同菌株的毒力强度不一,Collings和Rutter报道(1985),只有在第1期的和从猪分离的菌株才能造成萎缩性鼻炎。Schss(1982)指出是否有大量细菌在鼻腔中定居及能否产生细胞毒素是重要的毒力决定因素。细胞毒素的功能由Magyar等(1988)进行了清楚地阐明,他还探明了其它几个可能的毒力决定簇,包括溶血素、腺甘酶及粘附素。他们通过对细胞毒性1期菌株与同样来源于猪的无细胞毒性1期菌株的致病作用进行比较,发现细胞毒素(可能类似于鼠致死因子,或皮肤坏死毒素)是产生鼻骨发育不良的决定因素。
在研究本菌的毒性时,人们比较了豚鼠皮肤试验、小鼠脾萎缩试验及乳鼠致死试验三个生物学试验的结果,发现其毒性各异(Mendoza,1993)。在不同国家、地区进行的试验可能因毒力及其用量不同而造成差异。然而,在人工感染时,即使毒力最强的10个英国分离株也未见引起进行性鼻甲骨萎缩或明显的鼻盘变形(Rutter和Rojas,1982)。而且所有从英国有或无进行性疾病的猪群都引起同样程度的非进行性损伤。从本实验室的观察表明,从PAR病猪中分离的和无PAR病猪群分离的细菌产生相似剂量的毒素,只有部分菌株不同(deJong和Akkermans,1986)。从而进一步说明尽管不同菌株的毒力不同,但临床PAR的致病程度不应仅由细菌决定。在深部呼吸道感染本菌的猪更易感其它肺源菌。所以,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作为呼吸道病原不应忽视。
多杀性巴氏杆菌本菌是革兰氏阴性、不运动的杆状或球状杆菌。其大小为03μm×06μm。本菌生长需氧,分解糖类,不产气,产生吲哚。在新鲜涂片上,呈明显的两极染色。A型的菌落比D型大并且湿润,在血琼脂平板上产生特征性气味。
本菌及其亚种能从很多有或无鼻炎或肺炎症状的猪体中分离出来,早期实验研究曾证明(Gwatkin,1959),本菌可于人工感染猪和兔体时产生病变。而且经常(但不是每次)可以从田间暴发时分离到。进一步研究发现有些菌株产生鼻骨病变的能力可被人工条件控制,一些菌株可产生轻微的鼻炎但不能产生明显的鼻骨萎缩,尤其是欧洲的某些控制的实验条件。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培养物产生鼻腔变形和鼻骨萎缩(发育不良)(Harris和Switzer,1968)。而在其他地方,特别在欧洲的研究(deJong,1976~1980)表明,多杀性巴氏杆菌会引起鼻变形和鼻甲骨萎缩(Dirks等,1973),甚至严重的PAR(Nielsen等,1976)。在德国及荷兰的研究证明,PAR的重要的原发性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Dirks等,1976)。对有PAR的猪群接种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疫苗能减少本菌的传播但不能消除PAR,这是因为在这些猪群中,多杀性巴氏杆菌是PAR的主要病原,只有减少这些猪群中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才可降低PAR。
直到80年代初,deJong等(1976~1980)在荷兰才从有或无临床PAR的猪群中分离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在SPF仔猪上进行一系列试验。
多杀性巴氏杆菌生长在鼻粘膜上的半流体粘液中而不是在鼻腔上皮上。可以将其从固体培养基冲洗下来,再生肉汤培养基中重新悬浮,此培养基就含有细菌分泌物。利用这种办法就很容易在3周龄的猪上诱发AR,而不再需用3日龄的猪。
Martineau等(1982)描述了应用肉汤培养基而不用从固体培养基洗下来的培养物的重要性,并指出了这可能是某些试验结果不一的原因(Nakai等,1986)。D型皮肤致死性与非致死性多杀性巴氏杆菌和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株的纯培养物很难在正常猪群(Voets,1990;deJong,1985;Rutter和Rojas,1982;Rutter,1983)、限菌或SPF猪的鼻腔内繁殖。巴氏杆菌肉汤培养物连续4天注入猪的鼻腔才能产生严重的多杀性巴氏杆菌鼻腔感染,诱发猪的PAR。未接种的猪要在保持接触接种猪的4周后才产生轻微的病变。在SPF及限菌猪群中可见多数猪打喷嚏。
相反,对普通猪群的猪预先用化学药物或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处理过再人工感染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就较容易诱发喷嚏,并使与其接触的猪产生PAR。引起PAR病变的菌株称为AR病原性菌株。其致病性与温热敏感毒素产生能力有关。人们已经应用未加热的无细菌滤液成功地诱发本病。
应用鼻腔喷雾法(05ml,5~13μg毒素/ml/鼻孔)也可在4周龄仔猪上诱导亚临床症状。用40μg/ml的剂量就可产生较重的病变。在3周后就可以观察到生长迟缓现象。鼻骨萎缩与注入猪鼻腔的毒素量有关。在5μg/ml、13μg/ml、20μg/ml和40μg/ml组中,同一时期的生长下降每头猪分别是32g/天、54g/天、52g/天和96g/天(VanDiemen等,1994a)。
俄罗斯的Ilina和Zasukhin等于1975年首次描述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与猪萎缩性鼻炎的关系,并鼓励对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菌株的筛选研究。选择豚鼠而不选择兔做皮肤试验的原因是,AR病原性的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也能通过豚鼠做鉴定(deJong,1980;Blobel和Schliesser,1981;deJong和Akkermans,1986)。应用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与产毒性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肉汤纯培养物向3周、6周、9周、12周和16周的SPF猪滴鼻后可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只在3~6周龄仔猪内观察到轻微鼻骨病变,而9周龄以上仔猪无变化。多杀性巴氏杆菌则可诱导12~16周龄仔猪典型的鼻骨病变、鼻中隔扭曲。其致病病变的严重性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弱。
其它因素
尽管感染因子是主要致病因素,其它因素也是AR的致病因素或至少与其临床症状有关。但是很难进行定量分析,很多有经验的临床医生认为疾病的严重程度是由内因影响。Smith(1983)对这些非感染性决定因子做了一个有实用性的综述。营养虽然日粮中的钙、磷比例失调现在不能作为病因(Brown等,1966),但任何营养不良都会增加病势,由于有急性鼻炎的仔猪会导致食欲降低,因此可能变成僵猪或弱仔。颌骨损伤的架子猪可能减少采食量,从而降低了日粮摄入量。遗传因素过去曾认为遗传因子对本病有影响,却难以确定其影响的程度。人们曾试图通过遗传选择来控制本病,但均告失败。由于对本病的易感性与猪的品系有关,易受遗传因子的影响。因此,从遗传学上处理AR不失为一种措施,例如,现在认为,英国的大白猪比长白猪易患本病,这与30年前正好相反,Smith(1983)、Voets等(1986a)和Martineau等(1988)对这一主题曾做过综述。管理、畜舍及环境因素严重的生长迟缓型AR与生产的集约化方法密切相关。毫无疑问,最严重的疾病发生均是在几批猪连续在密度高、不间断地使用及通风不良的猪舍内。Penny(1977)证实了一些与AR严重程度加剧有关的管理因素(见表271)。
已有证据表明,只有加强圈舍、环境条件的管理和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才可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或减少本病的发生。大家已经充分意识到应
表271影响萎缩性鼻炎严重程度的管理因素
升高降低
大猪群,可放性猪群小猪群,封闭性猪群
可扩充猪群规模固定的猪群
高比例的小母猪主要为老母猪
大的经产母猪群小的或单独的经产母猪群(全进全出制)
多窝乳猪混养单窝乳猪
大的断奶仔猪聚集群充分分隔,调整系统(全进全出)
频繁的转群和混群很少转群和混群
室内集约化饲养户外饲养
高的猪群密度低的猪群密度
差的通风和温控设备好的通风和温控设备
差的卫生条件,很少消毒好的卫生条件和消毒
畜舍内不间断养猪畜舍有一定的闲置期
干饲料喂养,有灰尘的空气环境湿饲料喂养,洁净的空气环境
机械化投食人工投食

资料来源:AfterPenny,1977。
用干燥和多尘的自动喂食器等工业气氛较浓的地区,本病较严重。圈舍、饲料包括饲料分配系统对猪呼吸道疾病的作用分别由Owen(1982)和Strang(1982)做了综述。

流行病学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在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内分布广泛。其发病率已大大地超出临床所见的AR及屠宰场所见的鼻骨萎缩的比率。虽然本菌常从暴发AR的小猪分离到,但无病的猪群中也存在广泛感染(Tornoe等,1976;Giles等,1980;Rutter,1981;Whittlestone,1982)。
母猪一直被认为是其哺乳仔猪的重要鼻腔感染来源,它已被确认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来源。本病也可在公母猪间传播。近来有人认为母猪不是主要致病来源,因为带菌母猪在较好的管理、环境条件下也能生产出临床上无NPAR的仔猪(Bercovich,1978)。
母猪对本菌的自然抵抗力并不明显,而青年母猪便强一些。虽然母猪是引发哺乳仔猪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但在断奶仔猪群中也经常有本病流行,它由不同批次猪的水平传播所致,尤其是在不实行全进全出制的猪场内。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最初由SPF猪群中的携带者引进;最新买的种猪群对带本病有重要责任。不管母猪在传播中的作用是否重要,感染因子在断奶后猪群中传播很快。仔猪可能在早期就被感染,尽管在育肥期才表现出临床症状。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在猪群中传播主要靠飞沫。本菌传播于任何年龄猪,但多在易感的小猪中流行,表现为打喷嚏的鼻炎。这种感染在易感猪(非免疫猪)中传播迅速(Smith等,1982)。
本菌在猪呼吸道粘膜纤毛上附着力很强。它也可从扁桃体或限定菌猪的肠内容物中大量分离出来(Rutter,1985)。因此,飞沫及粪便污染可能是传播的主要原因。一小部分母猪可能维持了传染周期。新生仔猪可能在早期就会感染,但荷兰及英国多在2~3周龄或断奶后发生,特别是在平面饲养的大猪群中有70%~80%可被感染。感染在持续数日后才可能逐渐缓解。初次感染的年龄对病变程度有主要影响。无免疫力的仔猪在1周龄内病势最重,而4周龄猪病势较轻,9周龄猪则无病变(deJong和Akkermans,1986)。
免疫的剂量和途径可影响波氏杆菌感染的流行。出生于自然感染母猪的仔猪血清中存在母源抗体可以对鼻骨病变有保护作用(Rutter,1981),但不能防止感染(Votes,1990)。免疫母猪可以延缓仔猪在12~16周龄内的感染,而非免疫母猪的仔猪可能2周龄时就被感染。如果对母猪连续几年注射疫苗可以减少母猪排放本菌的机会。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可从野生动物及家畜中分离出来(Goodnow,1980),由于它是一个无处不在的病原,而且有被其它动物媒介传播的可能性。多数从其它动物中分离到菌株对猪无大毒性,但鼠类可能感染并传播猪的分离菌株。几乎所有猪群都有本菌存在,但致病程度各异,包括一定程度的鼻软骨萎缩和鼻中隔扭曲。由非免疫母猪生产的仔猪可在头4周内感染本菌而持续到屠宰期,多数情况下鼻软骨在感染后4周就进行再生,而此时鼻甲骨的卷曲还没完全破坏。但鼻中隔扭曲及鼻软骨发育不良可在屠杀时发现,鼻面部变形的猪一般小于1%。在田间的情况可能较复杂,如猪副嗜血杆菌与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联合感染可造成猪的轻度鼻骨病变(Gois等,1983a),可其他人没有重复做出这个结果。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可在56℃30min灭活。在体外,即在玻片干滴中存活5天;在布料上存活3天;在纸上存活几个小时;在土壤中可存活达6周,快速升高温度和降低温度可加快本菌灭活。在21℃液体培养基中存活8周以上。在湖水及PBS中存活至少3周(Porter等,1991),在旋转着的气雾箱中,温度在21℃,相对湿度为76%时,平均半数存活时间为1188min。在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75%时,半数存活时间为567min(Müller等,1992)。

多杀性巴氏杆菌
一种疾病的发生及传播由很多因素引起,其中包括致病因子的特征、宿主及群体结构。在密集饲养条件下,猪的接触机会大而且经常有猪的转群,因此,从引进猪带入疾病的危险性也大。主要表现在引进新猪而造成疾病的在血清阴性群体中迅速传播。在不能区分NPAR和PAR时,人们认为PAR是由带菌猪而传播。在挪威的进口猪群中曾经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这使Braend和Flatla(1954)认为,萎缩性鼻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传入挪威并逐渐普遍,主要是由于从瑞典进口猪而引起的,因为当时瑞典广泛存在这种疾病。为此他们制定了一个新的屠宰政策。欧洲其他国家,如英国1959年和荷兰1980年也采取了这一措施,英国也认为英国的AR的发生也是由于引进瑞典猪造成的(Anon,1954)。其解释有两种:一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入未感染猪群而后又加速了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二是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是通过感染的种猪而传入的。
通常通过屠宰后检查猪的头部的方法来对个体或大猪场的PAR流行情况进行判定。许多调查表明:肉眼可见的鼻甲骨萎缩在猪群中广泛存在。70年代后期,丹麦和英国本病占40%。虽然英国后来下降到25%(Cameron等,1980)。但是鼻甲骨萎缩的比率与其临床发病率或是经济损失率并不相符,这是因为有很多轻、中度患病猪并不表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和负面的经济效果。近来认为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NPAR、生长迟缓等不易用量的方法推算。而且一些研究者发现(Straw等,1983),其病变程度与生长情况的关系也难真正估算。在临床上出现症状的通常影响日增重。保守的估计严重鼻骨病变可导致日增重减少5%~8%(Nielsen,1983)。
人们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在猪群中的流行病学的了解不如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本菌多定居在扁桃体(Nielsen,1983),但其机制尚未弄清,某些因子有助于本菌在鼻粘膜的附着,无毒性和产毒性A型菌可在患肺炎的猪肺中分离到(Baekbo,1988),但多从鼻中发现。本菌也从很多其它动物中分离出,如牛、兔、禽、火鸡等(Carter,1967)。有报道认为本菌在猪群分布也不很广泛,认为只有9%的感染率(Harris和Switzer,1969),这与鼻腔正常菌的存在有关。现多数人已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和鼠体传代技术来初次分离本菌。用这种方法从猪群中可分离出产毒性和非产毒性A和D型菌(Rutter,1985),有时一头猪可混合感染两种菌。相反,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多存在于有PAR的猪群中,或在有PAR进行性临床症状病史的猪群(Rutter,1985)。在德国、荷兰及丹麦均见这种现象(Pedersen,1983)。然而,在荷兰的15%的无进行性疾病的临床症状或患病记录的猪群中也曾分离到多杀性巴氏杆菌。大多数猪群还可能在检测后2年内出现临床症状。4~12周龄的猪的感染率净占有5%,某些猪群可保持临床上的非感染状态数年之久(deJong1983a;Goodwin等,1990),此表明产毒性菌株很可能存在于某些临床上的非感染猪群内,一旦这些感染猪群被购买,则可造成进行性疾病的传播。
对幼猪而言,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主要来源是育种猪的气管传播。在畜舍中10%~15%母猪可感染产毒性菌株,一些仔猪在出生后1周就感染了这些菌株。产毒性巴氏杆菌也可从一些母猪阴道中分离到。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仔猪年龄可影响产生病损的严重程度,但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感染不同,年龄大的猪也可产生病变。16周龄的仔猪感染产毒性巴氏杆菌可产生严重的鼻骨萎缩。Rutter等(1984)发现12~16周龄自然感染的猪有鼻骨损伤。3月龄的健康猪被引入到患严重疾病的猪群后,可产生PAR。10周龄猪被注射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125μg/kg)可产生严重的萎缩现象。4周龄小猪鼻腔滴注13μg/ml,5周后剖检可见PAR亚临床症状,而40μg/ml可产生严重病变(VanDiemen等,1994a)。
产毒性多杀性杆菌的流行与临床疾病的程度相关。在30%育肥猪有鼻盘扭曲的猪群中50%~60%的小猪中都可分离到本菌。而在影响较轻的猪群中,从大部分小猪体内不能分离到产毒性菌株(Rutter1985;deJong等,1988)。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在其它品种动物的分布有待确定。Pedersen(1983),deJong(1985),Rutter(1985),Baalsrud(1987),Ohkubo等(1987),Kamp等(1990)和Frymus等(1996)报道了在牛、兔、犬、猫、大鼠、禽类、山羊和绵羊中存在菌株。从火鸡巴氏杆菌病分离的产毒性菌株在悉生猪中产生严重的鼻骨萎缩,但从山羊肺炎病灶中分离到的产毒性菌株在猪鼻腔中不能定居;并且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联合感染不能产生明显病变。从患扁桃体炎、鼻炎和败血症分离到的产毒性菌株对猪有致病性(Nielsen和Frederiksen1990;Donnio等,1991)。使得与猪群或感染产毒性巴氏杆菌动物接触的农民及其家庭、司机、商人、兽医、屠夫和屠宰场的工作人员具有相当大的危险性。带防护面罩可减少感染和散播感染的危险。
本传染原通常由携带者(猪)引入未感染的猪群。虽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重要,但最近购买的种猪、仔猪或公猪通常对病原的引入起主要作用。每次暴发,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均为罪魁祸首,而那些定居能力差、产毒素水平低的菌株非常少见(Kavangh,1994),其它病原菌的感染很少,一旦多杀性巴氏杆菌传播开来,它们就会更加猖獗并泛滥。
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在60℃,10min内灭活,在05%苯酚中15min,35%甲酚中数分钟中即被灭活,在粪料中本菌的感染可保持一个月,在正腐烂的尸体或冰冻的尸体内本菌可存活3个月。在旋转着的气雾箱内,在23℃温度及75%的湿度下,其平均半数存活时间为2085min。
本菌对常用消毒剂敏感,包括氨水、酚类、次氯酸钠、碘酊、戊二醛、洗必泰。02%以上浓度的福尔马林及05%苯酚在37℃下18h内可灭活,室温下,琼脂中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存活数月甚至数年,但在冰箱中保存,本细菌可能几天就死亡,血液和组织中的细菌可在-20℃以下保存许多年(Blobel和Schliesser,1981)。
发病机理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本菌通过定居粘附上皮细胞纤毛而在猪鼻粘膜上(Yokomizo和Shimizu,1979)。然后在粘膜表面增殖,产生毒素,导致粘膜上皮细胞的炎症、增生和退行性变化包括纤毛脱落(Edington等,1976)。本菌通常不感染深部组织。一般认为在粘膜层上的本菌释放毒素,此毒素侵入鼻甲骨的骨核部而导致骨质破坏。本毒素因子的特性受到广泛重视。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1期)的无细胞超声裂解物含有不耐热和皮肤坏死毒素,它们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因素。这种细菌滤液已被应用于人工复制该病。当它们接种于仔猪的鼻腔中后,可产生和自然感染时的AR相似的鼻部损伤(Hanada等,1979;Nakase等,1980;Magyra等,1988)。
本病发生在幼猪中的发育不良病变严重程度不一,严重发育不良较少见。多数病变在猪鼻甲骨腹侧的下卷曲,程度从轻度萎缩变形到完全失去鼻甲骨形态。在某些严重病例中有些鼻甲骨与腹部下卷曲都发生病变。其致病程度与猪抵抗力及首次感染年龄有关(Smith等,1982)。因为随年龄增长对本病抵抗力也增强。
Duncan等于1966年报道了由本菌引起鼻炎的组织学变化,Switzer和Farrington于1975年对此做了详细描述。简单概括如下:上皮细胞增生,有些部位组织变形,上皮细胞结构有更多分层,出现无纤毛的多角体细胞。伴有一定程度中性和单核细胞浸润。系膜层纤维增生及骨核中心缩小。在慢性病中成骨细胞数在骨小梁处增加,破骨细胞数减少。不同的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菌株的产毒性不同,猪1期菌株比3期或非猪菌株的毒性强(Collings和Rutter,1985)。

鼻甲骨再生
很多证据表明,仔猪(到8周龄以上)由非综合性感染而引起的鼻软骨发育不良可以再生。仔猪的鼻甲骨发育不良至随着猪长到屠宰时的再生,可发生在大部分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猪群中。这种再生可以解释在屠宰时见到轻度病变而临床却无AR症状的原因。特别是由无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或嗜血杆菌感染造成的病变。鼻甲骨下卷曲的再生是鼻甲骨和其它鼻骨的无规律增生所致。一旦程度加深,BS就不能再生,并且很难与正常生长的BS分开。
只有在猪群中消除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才可对正常生长的BS进行仔细研究。再生组织一般呈无规律的生长,而且与其它疾病的再生不易区分。
多杀性巴氏杆菌
人们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定居及以后影响鼻甲骨细胞生长并导致进行性萎缩和临床PAR的机制,已经有了初步了解。而且在某些程度上对本菌造成的鼻骨慢性变形及生长迟缓的原因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Becker等,1986;Williams等,1986;Doster等,1990;Dugal和Jacques,1990)。本菌一般不在鼻腔定居,除非鼻粘膜已早有损伤(Elling和Pedersen,1983)。化学刺激如乙酸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可以诱导不同程度的鼻上皮细胞改变而有利于本菌的粘附。猪的年龄不同,而产生的鼻分泌物也不同,这些可能对本菌粘附有一定影响。在这些条件使本菌容易定居并产生毒素(Gagne和MartineauDoize1993;MartineauDoize等,1991a,b)。鼻腔可能不是惟一产生毒素的地方。由于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是惟一产生PAR的病原。因此,毒素是产生PAR的关键因素。而且当这种毒素经鼻腔和其它非口服途径感染时可以使猪鼻甲骨产生进行性萎缩和鼻盘缩短(Rutter和Mackenzie,1984)。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毒素的确切致病因素还不十分清楚。但可肯定造成鼻软骨变形包括上皮细胞退化、粘膜腺体萎缩、增加血流量及骨质疏松和间充质细胞增生。这些都最终替代骨小梁、成骨及破骨细胞组织(Rutter和Mackenzie,1984)。这样,PAR似乎是由早期的成骨细胞的破坏,然后是骨质慢性病变,骨质溶解,接之纤维性替代发展而来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产生的毒素不同,因而它们破坏骨质的机理也不同。两者结合其破坏力更强。
[发表评论][打印][收藏]上一篇新闻:定州28个规模养殖场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检测下一篇新闻: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