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胎盘早剥

妊娠晚期胎盘早剥23例临床分析

2009-11-29 www.studa.net A +

胎盘早剥确切的原因及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与孕妇血管病变、机械性因素、宫腔内压力骤减、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等有关[2]。胎膜早破与胎盘早剥相关,危险值升高3倍,提示子宫腔内压力突然降低也可引起胎盘早剥[3]。破膜后伴发绒毛膜羊膜炎,引起蜕膜细胞间黏附性减弱,宫腔压力骤减而引起胎盘早剥。本文原因占第一位是胎膜早破(30.43%)。血管病变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病、高血压等,可引起胎盘附着部位的底蜕膜螺旋小动脉发生缺血坏死而破裂出血,形成血肿,进一步发展,使胎盘与子宫壁剥离,导致胎盘早剥。本文中血管病变占26.09%,为第二位。此外,孕期吸烟、嗜可卡因使胎盘早剥的危险增加2倍[4]。现在主动或被动吸烟孕妇增加,应引起重视。未行产前检查及产前未定期检查共14例,占60.87%。因此,要宣传并开展孕妇保健管理工作,加强产前检查,做好健康教育,如嘱要定期产前检查;妊娠晚期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及腹部外伤;如有阴道流水、阴道流血尤其多于月经量、腹痛尤其持续腹痛、腰酸时应随时就诊等。对妊娠合并症如高血压、肾炎、贫血等积极治疗。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工作。

典型的重度胎盘早剥容易诊断。但起病之初或症状不典型的轻度及子宫后壁胎盘早剥诊断比较困难。有些病例仅表现为胎心轻度改变,有的无明显症状等,加上医务人员经验不足,容易漏诊。胎盘早剥的超声表现是多样的,可以表现为胎盘增厚,胎盘上缘或边缘血肿,胎盘后血肿,混合性包块,羊水中有凝块,胎盘后液性暗区等[5]。重要的是,超声阴性者并不能排除潜在的致命的胎盘早剥。在大多数病例中必须以临床为基础来确诊或排除胎盘早剥[3]。本文中产前确诊14例(60.87%),误诊率39.13%。因此,有高危因素如早破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慢性肾脏疾病、外伤等病史时,要警惕有发生胎盘早剥的可能性。下列几点可提示有发生胎盘早剥的可能:(1)阴道出血多于月经量,尤其先兆临产。(2)难以理解又不能缓解的间隙性腰背痛或子宫局部压痛。(3)无原因胎心异常,同时伴有产兆及临产。(4)出现血性羊水。(5)B超检查发现胎盘厚度增加而无明显胎盘后液性暗区表现。(6)非羊水过多、非临产引起的高张子宫,特别是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7)无原因早产。

胎盘早剥危及母儿生命安全,如本文所示,产后出血6例,发病率为20.87%,显著高于同期住院分娩的发病率0.73%(χ2=66.30,P<0.01);死胎死产4例,发病率17.39%,显著高于同期住院分娩的发病率0.16%(χ2=43.82,P<0.01);早产5例,发病率21.74%,显著高于同期住院分娩的发病率8.26%(χ2=39.20,P<0.01);新生儿窒息5例,发病率21.74%,显著高于同期住院分娩的发病率8.58%(χ2=34.76,P<0.01)。母儿的预后与处理是否及时有密切关系。胎盘早剥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重,可并发大量出血、凝血功能障碍、DIC、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病症。所以,一旦确诊,尽快处理。胎盘早剥的救治原则是纠正休克,尽快终止妊娠,防治DIC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6]。一般争取在发病后6h终止妊娠[6]。轻度胎盘早剥,病人一般情况好,估计短时间内能结束产程者,予行人工破膜,腹部用腹带包扎,必要时,静点缩宫素加强宫缩,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则改为剖宫产术。重度胎盘早剥,特别是初产妇,短时间内不能分娩者;病情进展快,不论胎儿是否存活者;出现胎儿窘迫,须抢救胎儿者;初产妇,轻度胎盘早剥宫口未开大,而胎儿存活者;破膜后产程无进展者,即行剖宫产术。胎盘早剥一般选用剖宫产结束分娩,因剖宫产是快速终止妊娠、抢救母儿生命的有效措施。本文中行剖宫产分娩占65.22%,高于同期住院分娩的剖宫产率36.04%(χ2=4.54,P<0.01)。术中应注意子宫收缩,及时应用宫缩剂,如发现子宫胎盘卒中,经热敷、按摩同时应用宫缩剂、“8”字缝扎、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仍收缩不好,出血不止,则立即行子宫切除术。本文中有3例子宫胎盘卒中,2例经治疗无效行子宫切除术。同时积极治疗合并症,最大限度地减少母儿并发症。

1王若指,李法生,刘长青.现代分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26,128.

2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19,118.

3(美)柯恩汉姆(Cunninghanm,F.G.)(著),郎景和(译).威廉姆斯产科学,第20版.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西安公司,1999,783,784.

4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6-427.

5KikutaniM,IshiharaK,ArakiT.Valueofultrasonographyinthediagnosisofplacentalabruption.JNipponMedsch,2003,70(3):227.

6段如麟,陈解民,徐增祥.妇产科急症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49.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