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食管癌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建国60周年专题

2009-11-29 www.cams.ac.cn A +

食管癌高发现场的综合防治

  食管癌是中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河南省林县(现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率更是高居世界之首。1957年11月,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在全国山区生产座谈会上汇报了“三不通”(即水不通、路不通、食道不通)是影响林县生产发展的主要问题。周恩来总理对此高度关注,并指示“摸清情况,研究出对策”。1958年秋,中国医学科学院日坛医院(现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以下简称“肿瘤所”)李冰书记赴林县调查,拉开新中国癌症防治序幕。遵照周恩来进一步指示,肿瘤所派专家医疗队常驻林县,开展食管癌高发现场综合防治研究至今。食管癌高发现场综合防治研究被评为1995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

食管癌流行病学研究

  1970年,肿瘤所在林县姚村2个大队试点,调查1940-1970年食管癌死亡情况。摸到一些方法,找到一些规律。1971年上半年,肿瘤所与河南医学院等单位合作,调查林县76个大队11万人中30岁以上者30年间食管癌死亡情况。发现林县食管癌发病规律呈现“北高南低”,同时发现生活习惯、水源和土壤等致病因素。1973-1975年,以林县、安阳和华北三省一市为试点,调查5000万人口中的癌症死亡情况,总结经验,推广全国。随后在卫生部肿瘤防治办公室的组织下,完成全国8.5亿人口中的癌症死亡调查,1979年12月出版了中英2种文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性肿瘤地图集》、《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资料汇编》和《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调查》等书籍。这是中国癌症研究的重大成果,对肿瘤防治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引起国内外科学家高度关注和普遍好评。

食管癌病因学研究一、亚硝胺病因研究:  世纪70―80年代,李铭新、陆士新教授等科研人员检测林县4个公社的饮用水,发现NO3-,NO2-水平和林县居民食管上皮增生有显著的正相关。在林县居民食物标本中检测出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甲基苄基亚硝胺等。研究得知食物中霉菌污染可促进亚硝胺合成,利用亚硝胺可诱发胎儿上皮食管癌。通过研究亚硝胺引起食管上皮细胞癌变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各种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变化及其调控机制,描绘了亚硝胺致食管上皮多阶段癌变的基因变化图,阐明了亚硝胺是食管癌的主要病因之一。该项研究结果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引用。它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为食管癌“去胺”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获国家“七五”科技攻关突出贡献者。二、真菌(霉菌)病因研究:  1970年,成立食管癌病因学研究小组,由肿瘤所夏求洁教授和其他研究所的科学家组成,研究人员从林县居民日常主食中分离多种真菌病,随即开始关于食管癌的真菌(霉菌)病因研究,发现念珠菌性食管炎和镰刀菌毒素可能是引起食管癌的第二重要因素,为食管癌“防霉”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营养与肿瘤研究  20世纪70―80年代,郑素芳、罗贤懋教授等在林县开展营养调查,发现高发区人群每日营养素进食量中核黄素、钙、维生素C等普遍较低。1972-1975年,完成了河南省15个县50个公社162万人口地区的686份饮水和909份粮食标本中化学元素与食管癌死亡率的多元相关研究。发现钼、锌等10余种元素与食管癌死亡率呈负相关,为研究华北食管癌病因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食管癌“施钼肥”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钼在食管癌病因、发病及预防中的作用》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四、遗传病因研究:  20世纪70年代初,吴F、潘琼婧教授等调查了林县食管癌的家族聚集现象。1983年,正式提出林县食管癌存在遗传易感性,以及通过检测易感个体进行规模预防的策略。现已分离到食管癌中缺失或表达下调的多个已知基因和新基因。相关研究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五、免疫与癌研究:  1974年,张友会教授等在林县姚村调查免疫与癌的关系,发现食管上皮重度增生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降低,经过深入研究首次阐明了免疫监测作用低下在人类上皮癌发生中的作用,免疫监视的破坏可能是长期暴露于致癌、促癌物质所致,具有抑癌和促免疫双重作用的化合物可起防癌作用。相关研究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食管癌早期诊断研究

一、食管内镜早期诊断食管癌研究:  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降低食管癌死亡率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临床统计资料表明,早期食管癌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可达90%,而中晚期食管癌5年生存率仅有10-20%。1974年以来,王国清教授在林县与河北磁县等地开展15次普查,检查16万人,查出高危28000多人。内镜检查20505人。并采用2%甲苯胺蓝溶液或1.2%碘溶液为食管粘膜辅助染色,通过观察镜下食管粘膜的颜色、形态和微细结构的变化,发现大量微小癌灶和早期食管癌,积累了大量早期食管癌资料,并汇集成册。这对人类早期食管癌的研究具有很高参考价值。微小食管癌的鉴别,标志着早期食管癌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其中《食管癌组织发生学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早期食管癌内镜诊断研究、早期病灶、碘液和甲苯胺蓝体内染色法》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相关研究获国家“八五”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二、细胞学研究:  1960-1980年,拉网检查是早期发现食管癌的重要方法。20世纪70年代起,杨大望、刘树范教授等应用食管拉网脱落细胞学先后在林县检查80000多人,培训当地细胞学检查人员百余人;对早期食管鳞癌细胞、早期贲门腺癌细胞和中晚期贲门癌细胞的形态和诊断分级标准作了研究,改进了食管细胞采集器。相关工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三、X线早期诊断食管癌的研究:  70年代以来,王正颜教授等开展了早期食管癌X线诊断的研究,通过对照内镜及手术标本病理检查,明确了早期食管癌的X线征相的病理基础,提高了X线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准确率。四、早期食管癌的病理学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刘复生教授对早期食管癌、进行了详细的临床和病理学研究,初步明确了临床特征与细胞及病理学之间的相关性。同时研究了食管癌高发区林县与低发区范县鸡咽-食管的病理形态学,发现人的食管癌的死亡率与鸡咽-食管癌的患病率有相似的地理分布特点。李凌、舒仪经等教授改进了贲门细胞采集器,制定了贲门细胞学诊断标准,提高了普查检出率。病理科、细胞学科等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的系列研究,得出以下重要结论:食管上皮增生与食管癌的发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食管上皮增生是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的必经阶段。相关研究获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食管癌研究奖状。

食管癌现场治疗

一、食管癌的手术治疗:  从1970年开始,肿瘤所即准备协助姚村公社(今姚村乡)卫生院建立胸外科手术室和病房。到1974年手术室装备和后勤供应基本完成,正式开展食管癌病人的外科手术治疗。肿瘤所胸外科张大为、张汝刚、王国清教授等,以及有关护士先后到卫生院手术并培养当地医护人员。到20世纪80年代初,基本以当地医师为主,顺利开展食管癌的手术治疗。1974-1998年底,共做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6500余例,术后5年生存率41.3%。1985年,王国清在现场设计了胃壁舌状浆肌瓣覆盖――食管胃粘膜吻合术,经实践、改进、推广,已有10余家医院将此技术做为食管癌手术的常规吻合术。《胃壁舌状浆肌瓣覆盖――食管胃粘膜吻合术》1996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科学进步二等奖。《早期食管癌的外科治疗》获中国医学科学院95-96年度医疗成就三等奖  近年来,王国清等对重度不典型增生以及原位癌等采取内镜下微创治疗(粘膜切除、APC等),取得较好疗效。二、食管癌的放射治疗  1970-1974年,谷铣之教授等在卫生院开展腔内放射治疗,癌瘤长度小于3厘米者治疗5年生存率达20%,这一结果领先国际。1973年,协助卫生院安装钴治疗机。1974年,开始体外放射治疗,迄今共治疗食管癌病例10000余例。1988年,相关成果获海牙国际会议近距离治疗核通奖。三、食管癌的化学治疗  1966年开始,在林县开展应用药物治疗食管癌试点,药物包括赛替派、氟脲嘧啶、争光霉素和顺铂等。同时还开展了中药治疗和联合化疗,总结说明化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人的生存率。

食管癌综合防治

一、建立防治机构:  1959年,林县成立食管癌医院,1960年3月,林县建立食管癌防治委员会,主任为县委书记杨贵,副主任为肿瘤所书记、卫生部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李冰等。1969年,设立林县食管癌防治研究办公室。各公社(乡)建立食管癌防治领导组,各大队(村)建立食管癌防治领导小组,各小队有防癌员,成立了三级防癌网,开始了肿瘤的发病死亡登记、普查普治食管癌病人、防治知识宣传、协助科研等工作。其间,中国医学科学院派出食管癌防治小分队,河南省派出肿瘤防治队,安阳地区、中国中医研究院派出医疗队协助林县开展食管癌防治。1975年5月,建立林县食管癌防治研究所、林县肿瘤医院,负责全县食管癌防治。二、群防群治的“三五七”  三个早期防癌措施:宣传食管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好处,发动高危人群参加普查。  五项综合防癌措施:20世纪70年代初,由林县食管癌防治办公室、医科院校小分队、河南省防治队共同讨论制定了5项综合防癌措施,即防霉、去胺、施钼肥、治疗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病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七个早期食管癌症状:劝导早去医院检查治疗,特别有以下症状者:下咽食物有梗噎感;胸骨后疼痛;下咽时食管内疼痛;食管内有异物感;食物通过缓慢,有滞留感;咽喉部干燥紧缩感;胸骨后有闷涨感。三、培训当地医务工作者:  20世纪70年代,每年数次召开当地赤脚医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食管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知识,提高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的能力。1969―1996年,不定期开展食管癌普查,培养当地细胞学检查人员,共普查村民14次,计76426人,培养农村细胞学人员9次,176人次。四、改良水源,改进水质:  20世纪70年代,开展过滤渠水、改建水塘、打深井、建水塔、加高井台,防止污水流入,设专用水桶,定期消毒等措施。五、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干预研究  食管癌的发生与食管上皮增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食管上皮增生的特征和转归,采取阻断措施一种有效预防手段。1983-1989年,林培中等在林县和安阳,应用抗癌乙片、维胺脂和核黄素开展食管癌前病变人群干预试验。统计表明,服药5年、9年后,抗癌乙片使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癌变率分别减少47.3%、42.1%,维胺脂使重度增生的癌变率分别减少43.2%、38.2%,核黄素使轻度增生癌变率分别减少34.8%、37.0%。停药4年后增生水平仍能保持很好的远期预防效果。说明食管癌前病变的阻断治疗是有效的预防途径。  1982-1992年,肿瘤所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签约,对林县近3万居民和3318名食管上皮重度增生患者补充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开展营养干预研究。这是世界上首次用随机人群双盲试验证明补充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显著降低癌高发区普通人群的总死亡率9%、总癌死亡率13%、胃癌死亡率20%,其它癌死亡率19%。此外,补充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可减少某些常见病的患病风险,降低脑血管死亡近40%、男性高血压患病率约50%,还能减少老年人眼睛核性白内障的患病率41%。近年的随访结果发现: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小于56岁的低年龄组远期预防效果更好,尤其硒的补充可以显著降低食管癌、贲门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研究先后在JNCI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40多篇,在国际上有深远影响。  在林县开展的国家“十五”、“十一五”攻关项目通过以人群为基础和有对照的临床试验,验证内窥镜“早诊早治”筛查技术降低食管癌两率的可行性,证实有较好的费效比,为建立高发区肿瘤防治新模式和大规模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林县多年研究结果编写的《食管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方案》,已经在全国11个食管癌高发区实施。林县也于2005年被卫生部确定为首批“国家食管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之一,系统承担着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食管癌筛查和早诊早治项目。  近年来,林县每年收治全国食管癌住院病人6000多人次,成为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中心之一,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预防和科研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成绩。  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当年缺医少药、技术匮乏的林县,变成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食管癌防治研究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林县食管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大幅下降。林县食管癌的综合防治工作始终采取了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现场、实验室、临床相结合,早诊、早治、预防相结合,中西医相结合,从现场实际出发等方法,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防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肿瘤防控之路。肿瘤所和林县人民共同见证了中国肿瘤防治事业的艰难起步和蓬勃发展,谱写了中国抗癌历史上新的不朽篇章。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