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22例 2006年第11卷第2期 | 39康复网 | 医源世

2009-12-01 www.39kf.com A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脑梗塞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26~58岁,平均42.8岁。所有病人均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入院,Hunt和Hess分级均为Ⅰ~Ⅳ级。从发病到住院最早为1h,最迟为72h。均以剧烈头痛为首发症状,脑缺血症状不明显。手术  1.2影像及血液检查  22例病人均在出现脑缺血症状时行头部CT检查,同时检查病人周围血浆的FDP的含量。结果发现:22例病人中头部CT均示广泛SAH,FDP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FDP的含量46~82μg.ml,平均62μg.ml(乳胶凝聚法正常值<10μg.ml)。

  1.3治疗方法  22例病人除常规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尼膜地平外,还积极进行扩容治疗,加用脉通500ml.d及丹参20ml.d以稀释血液、拮抗血小板的凝聚。  2结果  12例病人脑缺血症状完全消失,8例病人不完全恢复,随访3  3讨论  3.1病因及发病机制  SAH后内MRA或DSA发现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很高,约为30%~70%,其中有20%~30%发生症状,又称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或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elayedischemicneurolog-icaldeficit,DIND)。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是导致死亡或致残的主要原因。DIND是SAH后的一水肿,脑组织压力增高,挤压脑的循环,加上大量脱水剂的应用可大大增加了患者血液粘稠度,从而加重脑缺血而产生临床症状。FDP本身是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它的增高表示患者血中处于高凝和纤溶状态。

  3.2治疗  临床上SAH一旦出现神经缺失症状即可确诊为DIND,目前对DIND尚无一致的治疗原则,有人提倡3H治疗,所谓3H治疗即高血压(Hypertension),高血容量(Hypervolemia))和血液稀释(Hemodilution)疗法,是改善SAH后脑血管痉挛引起的脑供血不足和防治DIND有效的方法。3H治疗有助于增加脑灌注压,降低血粘稠度,改善脑的供氧,但有加重脑水肿,增加颅内压的危险,应在严密监测下进行,因此大多数临床医师还不能完全接受。此外有人应用血管内治疗,如用球囊导管扩张、超选择插管灌注罂粟碱或尼卡地平治疗,疗效尚不能肯定,并有增加动脉瘤破裂的危险。目前对自发性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多采用脱水剂加用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治疗,而忽略了此类患者周围血中处于高凝状态的治疗,因此治疗效果尚不满意。作者体会:①脱水剂不宜大量应用,根据病人情况采用缓和脱水剂。如甘油果糖、白蛋白等。②多次腰穿放出蛛网膜下腔的血性CSF以减轻患者的脑血管痉挛。③常规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剂量2mg.h或尼膜通50ml.d,连续应用2~3周。④扩容疗法即增加患者的血容量,液体量2500~3000ml.d,或加用乳酸林格溶液500ml.d,扩容疗法必须在严密观察下进行,对有严重颅内高压患者慎用。⑤必须加用抗血小板黏附药物以防血液粘稠度进一步增高形成血栓造成不可逆神经损害。可用脉通500ml.d,丹参注射液20ml.d,连续应用2~3周。通过本组病例,我们认为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关键在于扩容及加用脉通、丹参,这样可进一步增加血容量,稀释粘稠的血液,对防止脑缺血、脑梗塞很有意义。

  (编辑:张天飞)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长甸医院外科,辽宁鞍山114007)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