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梅毒性心血管病

梅毒性心血管病(syphili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2009-12-01 yixue.chinaue.com A +

  梅毒性心血管病(syphiliticcardiovasculardisease)是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心血管病,包括梅毒性主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梅毒性主动脉瘤、冠状动脉口狭窄和心肌树胶样肿。绝大部分梅毒是后天性的,而先天性梅毒罕见。本病进展缓慢,初次梅毒感染后5-30年内发病,少数可终身无症状,男女比例为5:1.

  病因和发病机制梅毒螺旋体大多通过性的接触而感染,约30%未治愈的患者最终引起心血管、神经和其他器官的晚期梅毒,而有10%~12%梅毒患者可发生心血管梅毒病变。患者如同时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期梅毒可以很快发展为神经梅毒,使患者的各种梅毒原来症状发生改变,虽经治疗病情可以缓解,但容易复发。

  病理改变梅毒螺旋体经淋巴管引流至主动脉壁的营养血管,但极少侵入心肌或心内膜,在梅毒后期主动脉壁往往发炎,引起主动脉中层肌肉和弹性组织广泛片状坏死、纤维瘢痕形成,出现“树皮”样外观并发生钙化。由于炎症,主动脉壁中层逐渐松弛、变薄、膨出,导致动脉瘤的发生。梅毒感染可以从升主动脉蔓延到主动脉根部,引起主动脉环的扩大和主动脉瓣连合处的分离,从而产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支持组织受到破坏和主动脉瓣卷曲,长度缩短,造成严重的主动脉瓣返流。也可累及冠状动脉口,使其狭窄。

  临床表现

  按病变的范围和影响,临床上有以下五种类型,同一患者可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类型表现。

  (一)单纯性梅毒性主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炎可以发生在梅毒的早期,但多见于晚期梅毒。多发生于升主动脉,亦可累及于远端的降主动脉。临床上一般无症状、诊断很困难,临床表现往往在发病后10~13年出现。x线检查见升主动脉增宽,线条状钙化阴影。

  (二)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为晚期梅毒的表现,是梅毒性主动脉炎最常见的并发症(约20%~30%发生率)。在感染20~30年后临床上出现症状,多发生在40~55岁中年男性。

  1.症状轻重差别大,轻者无症状,重者由于主动脉瓣大量返流,加以可能合并冠状动脉口狭窄,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而引起心绞痛。心绞痛程度可以与主动脉瓣返流程度不相称。持久的主动脉瓣返流引起左心室负荷加重,逐渐出现左心衰竭。一旦出现心力衰竭,病程在1~3年内较快进展,发生肺水肿及右心衰竭,半数死亡。

  2.体征叩诊示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由于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增宽,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浊音界可增宽。心尖搏动常增强。在炎症波及主动脉瓣的早期,听诊主动脉瓣区第二音常亢进,在病变后期,由于主动脉瓣本身呈纤维收缩,活动力消失,主动脉瓣区第二音逐渐减低以至消失。主动脉瓣发生返流时,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或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闻及来回性收缩期吹风样与舒张期吹风样杂音,以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最清楚。由于主动脉根部扩张,舒张期吹风样杂音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最响,向心尖区传导。就杂音部位而论,梅毒与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不同,后者往往伴有二尖瓣病变,右心室扩大,心脏转位,因而舒张期吹风样杂音在胸骨左缘第三肋间最清楚。少数情况下,主动脉瓣右前叶外翻入左心室,产生乐音性3~4级舒张期杂音,可伴有震颤,杂音响亮呈海鸥鸣样,不注意时易被误认为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环钙化、主动脉瓣小叶根部僵硬、近侧主动脉扩张,因而患者虽无主动脉瓣狭窄病变,也可出现较响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在收缩早期增强,但杂音时间较短,也以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最响,向颈部共5页;当前位置:1/5[1]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