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及其免疫预防

2009-12-02 disease.39.net A +

  流行性腮腺炎及其免疫预防

  中国计划免疫2000年第4期第6卷综  述

  作者:马彦

  单位:马彦(杭州市上城区卫生防疫站,浙江 杭州 310009)

  中图分类号:R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16X(2000)04-0246-03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婴幼儿及学龄儿童。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全身发热,并有延及各种腺组织且累及各种脏器的倾向。部分病人可发生睾丸炎、卵巢炎及脑膜脑炎、胰腺炎、永久性耳聋等并发症,甚至伤残、死亡。随着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广泛应用,截至1998年4月止,全球共有82个国家和地区将该疫苗列入了国家免疫规划,其中包括了92%的发达国家,86%的经济转型国家和24%的发展中国家[1]。高免疫覆盖率国家的腮腺炎发病迅速下降,甚至与腮腺炎相关的生殖系统炎症、永久性耳聋也接近消失。说明免疫预防的效果安全可靠,可有效地阻止本病的流行。

  1 流行特点 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使用最早可追溯到1967年,防制工作随着疫苗的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而各国在疫苗引入的时间和免疫策略上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使得疾病的流行在疫苗使用前后呈现不同的特点。

  1.1 腮腺炎疫苗使用以前 腮腺炎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急性传染病,但其流行程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差别,学龄及学龄前儿童往往是发病高峰所在的人群,其中又以5~9岁的儿童为最;发病有着明显的季节性,春、秋季为呼吸道疾病流行的高峰期,同样也是腮腺炎的好发期[2]。在地域分布上,随着人群中保护性抗体的消长,既往有腮腺炎流行的地区可表现为周期性流行,而历史上很少有病人的偏远山区、海岛以及人迹罕至的地区,在病原传人后可引发流行[3]。

  1.2 腮腺炎疫苗使用以后

  腮腺炎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多数推广免疫接种国家病例已呈散发状态,也无明显的季节特点。

  由于腮腺炎疫苗的广泛应用和再免疫方案的实施,一些地区的免疫覆盖率已高达97%,使得病例的年龄分布有逐步向15岁以上人群推移的趋势。在一个工厂的车间里,3个月内共有119人感染腮腺炎,21人发生并发症,其中仅有3人有疫苗接种史,绝大多数工人为易感者,便成为疾病的攻击对象[4]。从美国1988~1993年的疾病监测情况看,5~14岁儿童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52%,15岁以上病例占36%,所有年龄组的发病率均下降,但以10~15岁的发病率下降速度最快[5]。大学校园的腮腺炎暴发增多,且有17%的病人发生脑膜脑炎,生殖系统的并发症高达19%,6%的病人住院[6]。

  发病的地区分布也不再清晰,免疫覆盖率的高低成为决定易感人群多少的重要指标,但对于以集体生活为主的在校学生来说,仍然是危险性较大的群体,住校学生感染疾病的可能性远高于非住校生。通过对15~29岁人群的血清流行病学回顾调查,发现来自于偏远海岛的人群有更大的感染机率[7]。

  即使免疫覆盖率很高的校园,也同样发生了腮腺炎的暴发。在一个免疫覆盖率高达97%的校园中,有累计318名学生发病,其中男性的罹患率高于女性,本地学生高于外地,免疫主要由当地的公立卫生机构提供。进一步分析发现,免疫失败是造成发病的直接原因,经过再免疫的学生则与暴发病例间缺乏联系[8]。

  2 腮腺炎疫苗的应用及免疫策略

  2.1 疫苗的免疫原性 自从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研制成功以来,应用之初就使得免疫地区的病例报告处于低水平,经临床验证被认为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疫苗[9]。随着疫苗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又相继开发了二联的腮腺炎疫苗以及三联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从对MMR的免疫效果监测来看,14~18月龄儿童的抗体阳转率为86%,1年后迅速下降至80%以下,随后则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抗体水平[10]。而对9、12、15月龄的儿童使用了MMR后,结果显示,12、15月龄儿童的抗体阳转率无明显差异,9月龄儿童的抗体阳转率则显著低于其它年龄组。有人还对曾经使用过的三株疫苗的保护效果进行了比较,估计Rubini株的保护率仅为6.3%;Urabe株的保护率为73.1%;Jerryl Lynn株的保护率为61.6%[11]。瑞士在回顾自1990年以来持续上升的发病率时,估计腮腺炎疫苗的保护率为47%~77%,Rubini株的保护率水平界于13%~73%。

  2.2 应急接种效果 在已经发生腮腺炎暴发的中学校园进行疫苗应急接种的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中,影响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为:疫苗接种史、既往感染史、性别;而采用腮腺炎疫苗或与麻疹、风疹疫苗联合接种,以及接种者的年龄、接种时间、季节均不影响防制效果[12]。说明即使存在疾病的流行,疫苗的预防效果也是满意的。而腮腺炎流行时的保护效果与罹患率水平密切相关。在一个罹患率为5.3%的校园,疫苗的保护率是76%,罹患率为7.9%的年龄段却有87%的保护率,罹患率低于平均水平的年龄组只有46%的保护率水平[13]。

  2.3 有关再免疫的问题 1981年,当人类在全球消灭了天花以后,又开展了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接着将麻疹列入了需要消灭的疾病。在消灭麻疹的进程中,由于风疹病例的存在,采用联合疫苗的接种取得了相当好的防制效果,同时腮腺炎的发病也大幅下降。但是,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即使14~18月龄初免的抗体阳转率达到了85%以上,免疫后的第2年抗体水平迅速下降,接着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随着免疫时间的推移,抗体仍不断降低。经过再免疫后,抗体阳性率可回升到95%左右,再过9年时间抗体仅缓降至85%,而且再免疫4年以后的平均抗体滴度仍高于初免时的水平[14]。另外,从局部高免疫人群的疾病暴发情况看,免疫失败是其中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缺少再免疫后所保持的较高抗体保护水平。因此,作为腮腺炎的有效控制措施,三联疫苗的两剂方案获得了广泛的支持[15]。

  3 疫苗及相关问题

  免疫效果是决定一个疫苗能否得到推广的重要原因,但疫苗本身的毒性以及因此产生的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神经系统是腮腺炎病毒最易侵犯的部位。脑膜炎就是接种腮腺炎疫苗后的并发症之一。英国报告接种MMR后脑膜炎的发生率为1/4000,高于以前估计的4/10万。实验室确诊的28例病人中,均检出Urabe株;接种JerylLynn疫苗株的人群却未发现1例并发症[16]。法国在评价含有Urabe株的疫苗或三联疫苗接种后的脑膜炎发生情况中发现:54例病人中,20例由单价疫苗引起,34例由三联疫苗引起;有4例经脑脊液培养、2例经PCR监测得到Urabe相似株[17]。其它的并发症有成人的急性胰腺炎[18]、突发性耳聋[19]、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20]、急性感染性多神经炎[21]和脊髓炎[22]等。疫苗接种后并发症除了与毒株有关外,其致病原因以及与接种者的关系尚不很清楚。为了减轻疫苗的神经毒性反应,基于鼠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动物模型已经建立,从而为腮腺炎病毒神经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3]。

  4 免疫监测

  随着疫苗的广泛使用,腮腺炎的发病率迅速降低。对健康未接种疫苗人群进行监测,有利于了解人群的既往感染情况,也是预测发病趋势制定免疫策略的主要依据。对接种疫苗人群的监测是我们评价免疫效果的重要手段,同时有利于掌握抗体水平的消长情况,为再免疫时间的合理安排提供科学依据。如对患有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腹泻病人的监测发现,初免及以后的抗体水平并无明显改变,说明上述疾病不应成为接种时的禁忌证[24]。而对于有Ⅰ型糖尿病的儿童而言,经过近3年的监测,病例组儿童的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男性比女性的差异更大,提示对特殊接种者应采取不同的免疫策略[25]。目前仍普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但对免疫效果的评价也有用腮腺炎特异免疫球蛋白G分子进行检测[26]。

  5 综合评价

  我国是一个腮腺炎发病率较高,使用腮腺炎疫苗较迟的国家,自90年代开始使用我国自行研制的腮腺炎疫苗,随后又引入了美国默沙东公司的MMR,从而使得许多地区存在MMR与国产单价疫苗并存的现象。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带来了人口的大量流动,有关我国疫苗及接种方面的资料还很缺乏,特别是对疫苗接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缺少必要的认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预防接种和监测工作,有助于制订适合中国的免疫策略。而了解国外的应用情况则有利于避免不必要错误的发生,也为积累我国的预防接种方面的资料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简介:马彦(1968-),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人,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卫生防疫站主管医师,医学学士,现攻读卫生管理学硕士学位。

  参考文献:

  [1]GalazkaAM,RobertsonSE,KraigherA.Mumpsandmumpsvaccine:aglobalveriew[J].BullWorldHealthOrgan,1999,77(1):3-14.

  [2]许从海.河北省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0,11(3):150.

  [3]OdoK,KatoH,KonishiA,etal.TheoutbreakofmumpsinasmallislandinJapan[J].ActaPaediatrJpn,1996,38(3):224.

  [4]ZimmermannH,MatterHC,KienerT.MumpsepidemologyinSwitzerland:resultsfromtheSentinellasurveillancesystem1986-1993[J].SozPraventivmed,1995,40(2):80-92.

  [5]VanLoonFP,HolmesSJ,SirotkinBI,etal.Mumpssurveillance-UnitedStates,1988-1993[J].MMWR,1995,44(3):1-14.

  [6]SosinDM,CochiSL,GunnRA,etal.Changingepidemologyofmumpsanditsimpactonuniversitycampuses[J].Pediatrics,1989,84(5):779-784.

  [7]StruewingJP,HyamsKC,TuellerJE,etal.Theriskofmeasles,mumps,andvaricellaamongyoungadults:aserosureyofUSNavyandMarineCorpsrecruits[J].AmJPublicHealth,1993;83(12):1717.

  [8]CheekJE,BaronR,AtlasH,etal.Mumpsoutbreakinahighlyvacciatedschoolpopulation.Evidenceforlarge-scalevaccinationfailure[J].ArchPediatrAdolescMed,1995,149(7):774.

  [9]HaydenGF,PrebludSR,OrensteinWA,etal.CurrentstatusofmumpsandmumpsvaccineintheUnitedStates[J].Pediatrics,1978,62(6):965-969.

  [10]MitchellLA,TingleAJ,Decarie,etal.Serologicresponsestomeasles,mumps,andrubella(MMR)vaccineinhealthyinfants:failuretorespondtomeaslesandmumpscomponentsmayinfluencedecisionsontimingoftheseconddoseofMMR[J].CanJPublicHealth,1998,89(5):325.

  [11]ChamotE,ToscaniL,EggerP,etal.EstimationoftheefficacyofthreestrainsofmumpsvaccinesduringanepidemicofmumpsintheGenevacanton[J].RevEpidemolSantePublique,1998,46(2):100.

  [12]SullivanKM,HalpinTJ,MarksJS,etal.Effectivenessofmumpsvaccineinaschooloutbreak[J].AmJDisChild,1985,139(9):909-912.

  [13]FernandezdelaHozZeitlerK,GarciaColmeneroC,PuchadesBelenguerMJ,etal.MumpsepidemicinthehealthareaofToledowithimmunizationintervention.Estimationofvaccineeffectiveness[J].MedClin,1997,108(5):175.

  [14]DavidkinI,ValleM,Julkunen.Persistenceofanti-mumpsvirusantibodyafteratwo-doseMMRvaccination.Anine-yearfollow-up[J].Vaccine,1995,13(16):1617.

  [15]GayN,MillerE,HeskethL,etal.MumpssurveillanceinEnglandandWalessupportscontroductionoftwodosevaccinationschedule[J].CommunDisRepCDRRev,1997,7(2):R21.

  [16]MillerE,GoldacreM,PughS,etal.Riskofasepticmeningitisaftermeasles,mumpsandrubellavaccineinUKchildren[J],Lancet,1993,341(8851):979-982.

  [17]AutretE,Jonville-BeraAP,Galy-EyraudC,etal.Asepticmeningitisaftermumpsvaccination[J].Therapie,1996,51(6):681-683.

  [18]AdlerJB,MazzottaSA,BarkinJS.Pancreatitiscausedbymeasles,mumpsandrubellavaccine[J].Pancreas,1991,6(4):489-490.

  [19]NomuraY.Suddendeafnessandasymptomaticmumps[J].ActaOtolaryngolSuppl,1988,456:9-11.

  [20]BelganwarRB,PrasadS,AppayaP.Measles,mumps,rubellavaccineinducedsubacutesclerosingpanencephalitis[J].JIndianMedAssoc,1997,95(11):594.

  [21]ReesJ.HughesR.Guillain-Barresyndromeaftermeasles,mumps,andrubellavaccine[J].Lancet,1994,343(8899):733.

  [22]JoyeeKA,ReesJE.Transervemyelitisaftermeasles,mumps,andrubellavaccine[J].BMJ,1995,311(7002):422.

  [23]RubinSA,PletnikovM,CarboneKM.Comparisonoftheneurovirulenceofavaccineandawildtypemumpsvirusstraininthedevelopingratbrain[J].JVirol,1998,72(10):8037-8042.

  [24]KingGE,MarkowitzLE,HeathJ,etal.Antibodyresponsetomeasles-mumps-rubellavaccineofchildrenwithmildvaccination[J].JAMA,1996,275(91):704.

  [25]HiltunenM,HyotyH,LeinikkiP,etal.Lowmumpsantibodylevelsinducedbymumps-measles-rubellavaccinationsintype1diabeticchildren[J].DiabetMed,1994,11(10):942.

  [26]NaritaM,MatsuzonoY,TakekoshiY,etal.AnalysisofmumpvaccinefailurebymeansofaviditytestingforvirusspecificimmunoglobulinG[J].Clindiagnlabimmunol,1998,5(6):799-803.

 收稿日期:1999-07-05

  修回日期:1999-09-16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关键字:预防传染性疾病传染病科)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