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流行性出血热

科普教育专栏

2009-12-02 www.nanning.gov.cn A +

流行性出血热2009年01月15日

  ◎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冬春季节

  ◎是一种经呼吸道、消化道、接触等多途径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高热、休克、充血、出血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强调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三早一就)

  ◎灭鼠、防鼠,野外作业加强个人防护,重点人群接种疫苗是预防的关键

  某大学曾发生一起集体发病事件,卫生防疫部门调查发现,患病的大学生都在同一个饭堂用餐,结果在剩余的饭菜中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中毒发病的学生患了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于20世纪30年代初始见于黑龙江下游中苏交界地区。1940年被证实由病毒引起。1942年确定为一种独立的疾病,称之为流行性出血热。1978年韩国专家李镐汪从疫区的黑线姬鼠肺组织中分离出朝鲜出血热病毒(现称汉坦病毒)。1981年我国病毒学专家宋干也分离出此病毒。流行性出血热是由鼠类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我国每年发病5~10万例,占全世界总发病人数的90%以上。

  如何传染的

  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上述某大学学生集体发病的原因是夜晚老鼠到饭堂偷吃并污染食物所致。传播流行性出血热的鼠种主要有黑线姬鼠和褐家鼠。黑线姬鼠生活在野外,在农村多见;褐家鼠就是人们常见的灰褐色大老鼠。近年鼠群随着大规模的危旧平房的拆迁改造而迁移,增加了与人类接触的机会,流行性出血热传播的几率明显增加。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群都有可能患流行性出血热。其中男性青壮年发病最多,病人多为农民、从事水利建设的民工、军人、森林开发和修筑道路的野外工作人员等。含有病毒的老鼠尿和粪便与地面上的尘埃微粒形成“气溶胶”,在空气中漂浮着。人一旦吸入就有可能经呼吸道感染,这是本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人类皮肤破损后若接触被鼠类的粪、尿污染的土壤和农作物等也有可能被感染;进食被鼠的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道黏膜而感染,消化道黏膜有破损更容易受到感染;孕妇患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症状与危害

  人体感染出血热病毒到出现症状的时间最短为4天,一般为2周左右。临床上典型病例要经历发热、低血压休克、少尿、多尿和恢复期五个过程,一般需要1~3个月。

  1.突起寒战、高热,全身酸痛,以头痛、眼眶痛、腰痛最为突出。在患病初期,患者的眼球结膜、面部和颈胸部三个部位往往充血发红,像喝醉了酒似的(酒醉貌),医学上简称为“三痛”、“三红”。

  2.体温下降后的2~3天之内低血压甚至休克接踵而至。表现为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四肢发凉、意识不清。

  3.发病5~8天后,病毒侵犯肾脏,造成急性肾衰竭,引起少尿,甚至无尿。病情严重者可死于尿毒症。

  4.在病程的9~14日,患者还要经历一个多尿阶段,每天尿量可达4000~8000毫升,有的甚至超过15000毫升。

  5.然后,患者才疲惫不堪地进入恢复期,每日尿量逐渐降至3000毫升以下,精神、食欲好转。过完“五关”,一般需要持续1~3个月。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进入人体可侵犯血管、肝、脾、肺、肾等,引起多器官、多系统不同程度的病变,如出血、肝损害、肺水肿、脑炎等。近年来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改进,病死率已由原来的10%降为3%~5%。

  出现症状怎么办

  对怀疑有出血热的病人应立即就近送医院诊治,做到“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虽然目前对出血热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通过医院对出血性休克、出血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对症治疗,病人赢得早期治疗的机会并积极配合医生的诊治,绝大多数病人都会获得痊愈。

  如何自我防护

  实行以灭鼠为重点的综合性预防措施,要做好如下几点:

  1.灭鼠、防鼠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办法。

  2.保管好食物,防止被鼠类排泄物污染。

  3.怀疑感染出血热的病人要及早就近求医。

  4.不要养猫。猫的粪、尿和唾液中所带有的出血热病毒能传播给人。

  5.灭螨、防螨。螨类能携带出血热病毒,可传播给人。

  6.野外作业、住宿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

  7.接种疫苗。近年我国已研制成功出血热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出血热的发生和流行。接种疫苗的重点人群是疫区的青壮年,集体食宿的学生,野外工作者,环卫、仓储、餐饮行业工作人员,以及动物饲养和实验人员等。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