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鳞状细胞癌

皮肤鳞状细胞癌

2009-12-02 www.clinixoft.com A +

皮肤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鳞癌、棘细胞癌『北京协合医院主编《皮肤科诊疗常规》』是发生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或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位居皮肤癌的第二位。『张学军主编《皮肤性病学・第六版》』(一)紫外线照射、放射线或热辐射损伤;(二)化学致癌物:如砷、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煤焦油、木馏油、石蜡、蒽、烟草焦油、铬酸盐等;(三)病毒感染:特别是人类乳头瘤病毒16、18、30和33型感染;(四)某些癌前期皮肤病:如日光角化病、黏膜白斑、砷角化病;(五)某些慢性皮肤病:如慢性溃疡、慢性骨髓炎、红斑狼疮、萎缩硬化性苔藓等均可诱发或继发鳞状细胞癌;(六)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皮肤病如着色性干皮病、白化病等患者本病发病率较高。『张学军主编《皮肤性病学・第六版》』不规则肿瘤细胞团块构成癌巢,侵入真皮网状层或更深,瘤细胞团由不同比例的非典型(间变)鳞状细胞和正常鳞状细胞构成。非典型性鳞状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大小和形状不一,核增生,染色深,出现核分裂,细胞间桥消失,个别细胞出现角化不良和角珠。『张学军主编《皮肤性病学・第六版》』本病好发于老年人的曝光部位皮肤。皮损初起常为小而硬的红色结节,境界不清,易演变为疣状或乳头瘤状,表面可有鳞屑,中央易发生溃疡,溃疡表面呈颗粒状,易坏死、出血,溃疡边缘较宽,高起呈菜花状,质地坚实,伴恶臭;肿瘤可进行性扩大,进一步侵犯其下方筋膜、肌肉和骨骼。继发于放射性皮炎、焦油性角化病、瘢痕者转移性远高于继发于日光损伤者,发生于口唇、阴茎、女阴和肛门处的皮损也易发生转移。『北京协合医院主编《皮肤科诊疗常规》』(一)常发生于紫外线损伤的皮肤或从日光性角化病、慢性溃疡、银屑病、盘状红斑狼疮皮损处发生。好发于头、颈部,其次为上肢、下肢、躯干。(二)皮损为中央出现溃疡的皮肤红节,边缘宽、硬而隆起,基底有痂覆盖,呈红色,溃疡面高低不平,易出血,有时损害表面明显增生如乳头状或菜花状。(三)组织病理:真皮内可见鳞状上皮细胞组成的肿瘤团块,团块中有正常鳞状细胞,亦有异形性鳞状细胞,后者的数目越多,肿瘤的恶性程度越大。鳞癌的分化程度主要根据异形性鳞状细胞与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的比例多少以及肿瘤组织侵入深度而定为Ⅰ、Ⅱ、Ⅲ、Ⅳ级。异型细胞占25%以下为Ⅰ级,占25%~50%为Ⅱ级,占50%~75%为Ⅲ级,占75%以上为Ⅳ级。(四)一般Ⅰ~Ⅱ级不转移,Ⅲ~Ⅳ级可转移。转移规律:鳞癌发展较快时,向深部浸润可达肌肉和骨骼,以后可引起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五)凡是慢性溃疡长期不愈或发生质地较硬之结节、斑块、肿物,边缘隆起增长迅速,易出血、疼痛,应提高警惕,行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张学军主编《皮肤性病学・第六版》』本病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可作出诊断。应用抗前角蛋白和抗角蛋白单抗进行免疫过氧化酶染色,或在电镜下观察到张力细丝也可协助诊断。『北京协合医院主编《皮肤科诊疗常规》』(一)本病在临床上应与慢性溃疡、巨型尖锐湿疣及基底细胞癌等鉴别,早期活检有助于早期诊断。Ⅱ~Ⅲ级鳞癌易于诊断,但Ⅰ级鳞癌需与假癌性增生及角化棘皮瘤等区别;Ⅳ级鳞癌应与梭形细胞肉瘤及无黑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区别。(二)角化棘皮瘤:为硬圆顶性结节,中央有结痂呈脐窝状,生长快,有的数月后能自然消退。组织病理为棘层肥厚,中心角化团块开口于表面,似火山口,火山口周围表皮边界呈唇样突出,有嗜酸性淡染胞质大的鳞状细胞伸向真皮,但未脱落入真皮。『张学军主编《皮肤性病学・第六版》』本病应与角化棘皮瘤、基底细胞上皮瘤及其他恶性皮肤肿瘤进行鉴别,组织病理检查可以鉴别。『北京协合医院主编《皮肤科诊疗常规》』(一)手术切除:瘤体较小、范围局限者首选手术切除。(二)条件不容许者可选择局部放射治疗。『张学军主编《皮肤性病学・第六版》』治疗应彻底,以免发生转移。可根据肿瘤的大小、组织分化程度、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态等选择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佳,建议应用Mohs外科切除手术。也可应用光动力疗法、维A酸、干扰素、电烧灼等治疗,放射疗法仅对部分患者有效。已经转移或晚期患者可试用顺铂、阿霉素或博来霉素等进行化疗。1.北京协合医院主编《皮肤科诊疗常规》,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P3812.张学军主编《皮肤性病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P200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