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粒细胞缺乏症

什么是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2009-12-02 www.shenmeshi.com A +

白细胞减少症是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10^9(9次方)/L,称为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最常见是由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8-2.0×10^9(9次方)/L时,称粒细胞减少症。减少至低于0.5-1.0×10^9(9次方)/L时,称粒细胞缺乏症,常伴有严重的难以控制的感染。上述三类情况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大致相同,但病情的严重程度不等。

白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缺乏症都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10^9(9次方)/L时为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9次方)/L时称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成人低于2.0×10^9/L时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本病的病因有原因不明和继发性两种,后者主要由某些药物、理化因素、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造血系统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等所致。

周围血液白细胞显著减少(白细胞总数低于2×10^9升),中性粒细胞极度缺乏(低于1×10^9升),以急性发热、衰竭、口咽或直肠溃疡性损害为主要表现者,称为粒细胞缺乏症。病因多数是由于人体对药物或化学物质发生变态反应所致。其他继发性致病因素与白细胞减少症相同。

本病多起病急骤,可出现高热、头痛、咽喉痛、极度乏力、衰竭,口腔、咽峡、直肠等可发生溃疡,甚至坏死。感染可迅速扩散至全身各部,并容易发生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病热凶猛,如不及时治疗,预后险恶。

本病患者行血液检查时可见血白细胞常在2×10^9升以下,中性粒细胞极度减少。 

治疗上应针对原因,立即停用致病药物。并加强营养,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输新鲜血液,有条件可输白细胞混悬液。本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特别是对急性粒细胞缺乏病,必须积极抢救,严密隔离。加强护理,注意口腔卫生。在大剂量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情况下,可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静滴,或口服强的松,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也可应用升白细胞药物,这与白细胞减少症相同。

粒细胞缺乏症时,因血中粒细胞极度减低甚至完全缺如,极易合并严重感染,病情危重,死亡率高,需积极抢救。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临床表现症状

发病前多数患者有某种药物接触史。起病急骤、高热、寒战、头痛、极度衰弱、全身不适。由于粒细胞极度缺乏,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感染成为主要合并症。牙龈、口腔粘膜、软腭、咽峡部发生坏死性溃疡,常覆盖灰黄或淡绿色假膜。皮肤、鼻腔、阴道、子宫、直肠、肛门均可出现炎症。局部感染常引起相应部位淋巴结肿大。肺部的严重感染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紫绀。发生败血症时可伴肝损害,出现肝大、黄疸。严重者可伴中毒性脑病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药物过敏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若短期内不恢复,死亡率极高。

1.白细胞减少症:常随其发病原因及白细胞减少的严重程度而异,一般有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减退,低热失眠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无症状,部分病人则反复发生口腔溃疡、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

2.粒细胞缺乏症:起病多急骤,常有高热、寒战、头痛及乏力、疲乏或极度衰弱,全身肌肉或关节酸痛、咽部疼痛、红肿、溃疡和坏死。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可出现急性咽峡炎。有时口腔、鼻腔、皮肤、直肠、肛门、阴道等黏膜处可出现坏死性溃疡。感染部位局部充血、疼痛和压痛较常见。对药物过敏者,可同时发生剥脱性皮炎,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