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类癌

直肠类癌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2009-12-02 www.med126.com A +

  疾病名称(英文)rectacarcinoidtumor拚音ZHICHANGLEIAI别名西医疾病分类代码消化系肿瘤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西医病名定义直肠类癌为肠道类癌的一种。本病常见的症状为轻度便血,系类癌浸润肠粘膜而形成溃疡和糜烂所致。中医释名西医病因中医病因季节地区人群强度与传播发病率Jackman报告的141例中66%完全无症状。Orloff报告的病例中32%无症状,21%病人的症状并非由类癌引起。在上海纺织系统职工普查发现的125例中,有83.2%无任何症状,84%的病灶直径≤1cm。发病机理中医病机病理早期类癌直径常仅0.3―0.5cm,呈扁球或球状隆起结节,表面粘膜光滑完整,色泽比正常粘膜苍白,或由于肿瘤内含类脂质或脑磷脂而呈黄色或棕黄色。触诊时结节质硬,无压痛,位于粘膜下。有时可呈广基或有蒂小息肉状突入肠腔。2cm以上的类癌常可呈溃疡或向肠腔内突起,基底可因肿瘤浸润肌层而固定,病灶亦可沿肠管四周呈环状生长,此时常难与一般直肠腺癌的外观相区别,需组织学切片确定诊断。Orloff提出,凡类癌已侵入肌层或肌层以外,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时,均属恶性类癌。按此标难其报告的38例直肠类癌39%属恶性。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83年以前收治的21例中52.4%属恶性。直肠类癌的大小与转移与否有密切关系。病理生理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依据发病病史症状体征本病常见的症状为轻度便血,系类癌浸润肠粘膜而形成溃疡和糜烂所致。其次,便秘、腹泻、大便习惯改变及肛门不适等症状较多见。肿瘤体积较大时亦可见腹痛、肠梗阻等。体检触诊时结节质硬,无压痛,位于粘膜下。有时可呈广基或有蒂小息肉状突入肠腔。电诊断影像诊断实验室诊断血液尿粪便脑脊液其他诊断免疫学组织学检验西医鉴别诊断中医类证鉴别疗效评定标准预后并发症西医治疗临床估计直肠类癌可能在粘膜下形成结节的,手术切除时切缘应越过病灶边缘1cm左右,基底则应切至包括肠壁固有肌层。这样一方面可避免由于贴近病灶切除而致切缘类癌残留,另一方面可供病理检查确定类癌是否已侵入肌层以确定是否属恶性。Orloff主张,直肠类癌病灶直径在2cm以上,活检发现已侵及肌层,局部切除后又复发,有以上三类情况之一者均应行根治性于术。否则可作局部切除后随访。小肠类癌中30%的病例可呈多原发病灶。Beradi报告结肠类癌中4.2%有多原发病灶。Jackman报告147例直肠癌中3例有多发病灶。何毅报告125例直肠类癌中4例呈多发病灶,最多1例有8处病灶。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截至1987年,已有4例直肠类痫呈多发病灶。多发病灶可不同时发现,也可同时发现。故类癌病人术前,术中均应仔细检查有无多发病灶。术后亦应注意随访有无新病灶发生。上述有多处病灶者其病灶大小为0.3―1.5cm,仅1处病灶侵及浅肌层,其余均未达肌层,但根治术后病理检查16个淋巴结中9个已有转移。另1例24处病灶者的病灶均小于1cm,且均未侵及肌层,但根治术标本发现22个淋巴结中5个已有转移。故多发病灶之直肠类癌可能亦属行根治性手术之指征。中医治疗中药针灸推拿按摩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康复预防历史考证...上一篇文章:胫骨远端骨骺分离下一篇文章:阑尾类癌评论加载中...网名:(必填项)评论内容: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