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莱姆病

螨虫防治的重要性: 不可忽视的莱姆病

2009-12-02 bbs.aigou.com A +

莱姆病
  莱姆病是伯氏疏螺旋体所致的一种自然疫源病。1975年,首先在美国康乃狄克州莱姆镇发现。1982年,从过敏硬婢中分离出疏螺旋体,并证实为莱姆病的病原体。以婢为媒介进行传播,人和多种动物都可感染。我国于1986年,首先在黑龙江省林区发现。1990年,又在福建林区发现,并从蜱中分离出病原体――疏螺旋体。
  日本对418头牛作血清学检查,从66、头健康牛血清中检出伯氏疏螺旋体抗体,并发现血清学阳性牛的检出率,夏季高而冬季低,这显然与媒介蜱的季节活动有关。其他如德国、瑞典等国家也分别从牛、马、犬的血清中检出抗伯氏疏螺旋体抗体。我国近几年也先后在甘肃、东北等地区从牦牛、马匹及山羊的血清中检出抗伯氏疏螺旋体抗体。
  媒介蜱及吸血昆虫叮咬是该病传播的主要方式。故该病多发生于蜱及吸血昆虫活动季节。
    犬患莱姆病,表现发热,厌食,嗜眠,消瘦,关节肿大,跛行,肾功能紊乱,并可从关节液和肾分离出病原体。
  人被婢叮咬感染后,首先出现慢性游走性红斑,发热,恶寒,头痛,肌肉游走性疼痛,关节痛,随后可出现神经症状和心脏异常。
  莱姆病发现虽不久,但疫情发展迅速,几乎世界各洲都有疫情。人和多种动物都可感染发病,不仅影响畜牧业生产,也严重损害人的健康,已成为国际上日益重视的新的人兽共患病。在婢和吸血昆虫活动季节进入疫区,应防蚜和吸血昆虫叮咬。
  伯氏疏螺旋体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敏感。对新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不敏感。
  
  莱姆病(lymediseade)是一种由伯氏疏螺旋体所引起,经硬蜱为主要传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慢性炎症性多系统损害,除慢性游走性红斑和关节炎外,还常伴有心脏损害和神经系统受累等症状。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