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

更昔洛韦联合胸腺肽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分析

2009-12-03 www.fuchun.net.cn A +

更昔洛韦联合胸腺肽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分析

徐利,杨征,何挺,陈乐坤(宿迁市儿童医院,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胸腺肽治疗d,JL巨细胞病(CMV)感染的疗效。方法6O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更昔洛韦组(对照组)和更昔洛韦、胸腺肽联合组(治疗组),对照组给更昔洛韦5ms/kS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维持量5mg/kg,1次/d,连用14d;治疗组给予GCV剂量同前,加胸腺肽5mg静点,1次/d,疗程同前。各组均予常规保肝治疗。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CMV―DNA转阴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3%,无效率为18.7%。对照组总有效率57%,无效率为43%。结论更昔洛韦联合胸腺肽治疗d,JL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一种广泛传播的病原体,在健康人群中多数呈无症状或持续性感染,在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和免疫缺陷的人群中可引起严重疾病。抗病毒治疗是控制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唯一有效方法。我科室对60例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息儿进行更昔洛韦联合胸腺肽治疗与单一更昔洛韦治疗的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0年6月~2006年6月在我科室住院并确诊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60例。临床上均表现为黄疸消退延迟,肝睥肿大,血ALT升高,血CMV―IGM阳性,尿液CMV―DNA阳性。根椐家长意愿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和对照组(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l2例,年龄14d一4个月,平均为1个月。对照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16d~4个月,平均为1.1个月。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出生体重、Apgar评分、黄疸程度、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诊断标准所有病例乙肝两对半及丙肝抗体均阴性,并排除代谢性肝病,药物和中毒性肝炎,胆道闭锁等疾患。采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感染消化组1998年l1月制定的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方案。即血清CMV―IGM阳性或血/尿CMV―DNA阳性诊断为先天性CMV感染。

1-3方法1.3.1治疗方案两组患儿均予能量合剂、维生素C、维生素K。茵栀黄等对症支持。治疗组同时用更昔洛韦(湖北科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丽科伟)每次5mg/kg,每隔12h静脉滴注,连用14d。维持治疗阶段:更昔洛韦5mg/kg,1次/d,连用14d。静脉滴注时间每次均超过lh。丙种球蛋白(成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商品名:蓉生静丙)400ms/kg,1次/d,静脉滴注,连用5d。治疗前向家长医患沟通,交待药物不良反应,签药物使用同意书。治疗组每3d检查血常规,每周检查血生化全套及尿常规。观察粒细胞数量和肝肾功能变化。四周后复查血清CMV―IgM和尿CMV―DNA。

1_3.2疗效判断治愈:疗程结束后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血或尿CMV―DNA转阴。好转:黄疽和肝功能改善,总胆红素下降5O%以上,血或尿CMV―DNA仍为阳性。但拷贝数逐渐下降,且≤10/mL;无效:总胆红素下降不足50%,无变化或有所升高,病原学血或尿CMV―DNA仍阳性,拷贝数>10/mL。

1.3.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

2结果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1.3%(26例),无效率为18.7%(6例)。对照组总有效率57%(16例),无效率43%(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两组rBIL、ALlT比较治疗组TBIL、ALT降至正常时间为(10.64±3.8)d,(22.6±7.8)d。对照组TBIL、ALT降至正常时间为(20.2±8.2)d,(40.5±9.2)d。两组TBIL、ALT比较(P<0.01)。

2.3血或尿CMV―DNA转阴率治疗组血或尿CMV―DNA转阴例数3l例,9例血或尿CMV―DNA虽为阳性,但拷贝数明显下降,小于10/mL。对照组血/尿CMV―DNA转阴例数1例,17例血/尿CMV―DNA阳性,但拷贝数呈下降趋势<10/L。两组转阴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不良反应治疗组中有8例出现粒细胞减少,停药3―7d后粒细胞自然上升至正常范围。5例出现血小板升高(超过40×10VmL)。3例出现皮疹,停药后消失。未见血肾功能损害及尿常规异常变化。

3讨论CMV是引起围生期感染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原,发生率占存活儿的1%,超过10%的先天性CMV感染的新生儿出生时表现为感染症状,大部分患儿没有感染症状,但是无症状性CMV感染者有10%-15%出现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低下、耳聋和视觉障碍等。CMV还有免疫抑制作用,可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机会菌感染的可行性,并且损害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降低,常可出现继发出血。所以积极有效控制消除CMV是治疗CMV感染的基本方法。CMV感染临床表现上无特异性,大部分患儿没有感染症状。对临床上表现为黄疸消退延迟,肝脾肿大和足月小样儿的患儿常规行血CMV―IGM筛查。确诊后采用更昔洛韦联和丙种球蛋白治疗。更昔洛韦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是第一个治疗人体CMV感染的有效药物,其通过选择性抑制病毒的DNA聚合酶而抑制CMV―DNA的合成,还可以直接渗入病毒的DNA而减缓其延伸,从而抑制CMV―DNA的复制。丙种球蛋白可增强婴儿机体抵抗力,减少机会菌感染的机会。强有力的抗病毒治疗加以丙种球蛋白增加免疫力作用,能有效促进肝细胞恢复,降低CMV的排毒率。本研究采用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先天性CMV感染,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尸<0.01),且TBI1、ALT及血或尿CMV―DNA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先天性CMV感染,疗效肯定。更昔洛韦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本组8例白细胞减少,5例出现血小板升高,3例皮疹停药后3―7d均可恢复,未见其少见的不良反应如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肝功能异常、血清肌酐值升高等。综上所述,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先天性CMV感染,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NigroG,SeholzH.Ganciclovirtherapyforsymptonmticcongenitalcytonegalovimsinfecdonininfants:Atwo―egimenexperience[J].JPediatr,1994,124(2):318.[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消化组.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7):441.[3]LazzarottoT,VaraniS,GuertB,eta1.Prenatalindicatorsofcongenitalcytomegalovirusinfections[J]dPediatr,2000,137(1):90.[4]FauldsD,HealRC.Ganciclovir:areviewofitsantiviralactivity,pharmacoEneficpropertiesandtherapeuticeficacyincyto-megalowimsinfections[J].Drugs,1990,39(4o):597.

文章来源:《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年第16卷第3期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