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009-12-03 www.xinli110.com A +

为不可逆的疾病。
酒精性痴呆(alcoholdementia)指在长期、大量饮酒后出现的持续性智力减退,表现为短期、长期记忆障碍,抽象思维及理解判断障碍,人格改变,部分病人有皮层功能受损表现,如失语、失认、失用等。酒精性痴呆一般不可逆。
(四)其他精神障碍
1.酒精性幻觉症(alcoholhallucinosis)酒依赖者突然停饮后(一般在48小时后)出现器质性幻觉,表现为生动、持续性的视听幻觉。
2.酒精性妄想症(alcoholdelusionaldisorder)主要表现为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的妄想状态,特别是嫉妒妄想。
3.人格改变(personalitychange)病人只对饮酒有兴趣,变得自我中心,不关心他人,责任心下降,说谎等。
四、治疗
首先要克服来自病人的“否认”,取得病人的合作。其次,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合并症,如人格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分裂症样症状等。还要注意加强病人营养,补充机体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等物质。
(一)戒断症状的治疗
1.单纯戒断症状由于酒精与苯二氮(造字001)类药理作用相似,在临床上常用此类药物来缓解酒精的戒断症状。首次要足量,不要缓慢加药,这样不仅可抑制戒断症状,而且还能预防可能发生的震颤谵妄、戒断性癫G发作。以地西泮为例,剂量一般为10mg/次,3次/日,首次剂量可更大些,口服即可,2~3日后逐渐减量,不必加用抗精神病药物。由于酒依赖者有依赖的素质,所以应特别注意,用药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发生对苯氮二卓类的依赖。如果在戒断后期有焦虑、睡眠障碍,可试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2.震颤谵妄在断酒后48小时后出现,72~96小时达到极期,其它脑、代谢、内分泌问题也可出现谵妄,应予鉴别。
一般注意事项:发生谵妄者,多有兴奋不安,需要有安静的环境,光线不宜太强。如有明显的意识障碍、行为紊乱、恐怖性幻觉、错觉,需要有人看护,以免发生意外。如有大汗淋漓、震颤,可能有体温调节问题,应注意保温。同时,由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免疫功能受损,易致感染,应注意预防各种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
镇静:苯二氮(造字001)类应为首选,地西泮一次10mg,2~3次/日,如果口服困难应选择注射途径。根据病人的兴奋、自主神经症状调整剂量,必要时可静脉滴注,一般持续一周,直到谵妄消失为止。
控制精神症状:可选用氟哌啶醇,5mg/次,1~3次/日,肌肉注射,根据病人的反应增减剂量。
其它:包括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补充大剂量维生素等。
3.酒精性幻觉症、妄想症大部分的戒断性幻觉、妄想症状持续时间不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效,可选用氟哌啶醇或奋乃静口服或注射,剂量不宜太大,在幻觉、妄想控制后可考虑逐渐减药,不需象治疗精神分裂症那样长期维持用药。
4.酒精性癫G不常见,可选用丙戊酸类或苯巴比妥类药物,原有癫G史的病人,在戒断初期就应使用大剂量的苯二氮(造字001)类或预防性使用抗癫G药物。
(二)戒酒硫治疗
戒酒硫(tetraethylthiuramdisulfide,TETD),能抑制肝细胞乙醛脱氢酶,TETD本身是一种无毒物质。但预先给予TETD,能使酒精代谢停留在乙醛阶段,出现显著的体征或症状,饮酒后约5~10分钟之后即出现面部发热,不久出现潮红,血管扩张,头、颈部感到强烈的搏动,出现搏动性头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口渴、低血压、直立性晕厥、极度的不适、软弱无力等,严重者可出现精神错乱和休克。在每天早上服用,最好在医疗监护下使用,一次用量0.5克,可持续应用一月至数月。少数人在应用TETD治疗中即使饮少量的酒亦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有死亡的危险,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和年老体弱者应禁用或慎用。在应用期间,除必要的监护措施外,应特别警告病人不要在服药期间饮酒。
第四节镇静、催眠、抗焦虑药
此类药物包括范围较广,在化学结构上差异也较大,但都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目前在临床上主要有两大类:巴比妥类(barbiturates)和苯二氮(造字001)类(benzodiazepines)。
巴比妥类是较早的镇静催眠药,根据半衰期的长短可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及长效巴比妥类药物。短效及中效巴比妥类药物主要包括速可眠(secobarbital)和戊巴比妥(pentobarbital),临床上主要用于失眠,滥用可能性最大。
小剂量巴比妥类可抑制大脑皮层,产生镇静催眠作用;较大剂量可使感觉迟钝、活动减少引起困倦和睡眠;中毒剂量可致麻醉、昏迷乃至死亡。巴比妥类诱导的睡眠与正常睡眠的区别在于:巴比妥类药物能缩短快动眼睡眠,故服药时的睡眠做梦减少。长期用药者一旦减药或突然停药,会引起快动眼睡眠反跳,出现多梦、恶梦频繁,严重干扰睡眠,病人只好再次服用而产生依赖。
人体对巴比妥类药物耐受性发生较快。目前认为巴比妥类能增加微粒体酶的活性,使之增加对巴比妥类药物的代谢。也有研究证明,中枢神经系统对这类药物的适应性增强,也是耐受性产生的机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对巴比妥类镇静催眠的治疗作用耐受后,致死量变化并不大。
苯二氮(造字001)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抗焦虑、松弛肌肉、抗癫G、催眠等。不同的苯二氮(造字001)类药物的作用时间差异较大,如地西泮为20~80小时,而氯羟西泮(lorazepam)仅为10~20小时。由于这类药物安全性好,即使过量,也不致有生命危险,目前应用范围已远远超过巴比妥类药物。
镇静催眠药中毒症状与醉酒状态类似,表现为冲动或攻击行为、情绪不稳、判断失误、说话含糊不清、共济失调、站立不稳、眼球震颤、记忆受损,甚至昏迷。巴比妥类的戒断症状较严重,甚至有生命危险。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滥用的剂量和滥用时间的长短。在突然停药12~24小时内,戒断症状陆续出现,如厌食、虚弱无力、焦虑不安、头痛、失眠,随之出现肢体的粗大震颤;停药2~3天,戒断症状可达高峰,出现呕吐、体重锐减、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四肢震颤加重、全身肌肉抽搐或出现癫G大发作,有的出现高热谵妄。苯二氮(造字001)类戒断症状虽不象巴比妥类那样严重,但易感素质者(如既往依赖者或有家族史者)在服用治疗剂量的药物3个月以后,如突然停药,可能出现严重的戒断反应,甚至抽搐。
对于巴比妥类的戒断症状应予充分注意,在脱瘾时减量要缓慢。以戊巴比妥为例,每日减量不超过0.1g,递减时间一般需要2~4周,甚至更长。国外常用替代治疗,即用长效的巴比妥类药物,来替代短效巴比妥类药物,例如用苯巴比妥替代戊巴比妥(当量关系是30mg苯巴比妥相当于100mg戊巴比妥),然后每天再逐渐减少5%~10%苯巴比妥剂量,减药的时间也在2~4周间。苯二氮(造字001)类的脱瘾治疗同巴比妥类类似,可采取逐渐减少剂量,或用长效制剂替代,然后再逐渐减少长效制剂的剂量。
第五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或称精神兴奋剂(psychostimulants),包括咖啡或茶中所含的咖啡因,但引起关注的主要是可卡因及苯丙胺类药物。可卡因与苯丙胺类药物具有类似的药理作用,我国可卡因滥用的情况远远不如西方国家,但苯丙胺类药物在我国的滥用有增加的趋势,故本节主要讨论苯丙胺类药物的问题。
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typestimulants,ATS)指苯丙胺及其同类化合物,包括苯丙胺(安非他明,amphetamine),甲基苯丙胺(冰毒,methamphetamine)、3,4-亚甲二氧基甲基安非他明(MDMA,ecstasy,摇头丸)、麻黄素(ephedrine)、芬氟拉明(fenfluramine),哌醋甲酯(利他林,methylphenidate)、匹莫林(pemoline)、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等。
目前,ATS在医疗上主要用于减肥(如芬氟拉明)、儿童多动症(如利他灵、匹莫林、苯丙胺等)和发作性睡病(如苯丙胺),非法兴奋剂如甲基苯丙胺,MDMA等则被滥用者用于各自不同的目的,导致了一系列不良的健康和社会后果。
一、苯丙胺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ATS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和致欣快作用。研究表明,它们大多主要作用于儿茶酚胺神经细胞的突触前膜,通过促进突触前膜内单胺类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等)的释放、阻止递质再摄取、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而发挥药理作用,而毒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认为是药理学作用的加剧。致欣快、愉悦作用主要与影响多巴胺释放、阻止重吸收有关。其他作用包括觉醒度增加、支气管扩张、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增高、胃肠蠕动降低、口干、食欲降低等。
中等剂量的ATS可致舒适感、警觉增加、话多、注意集中、运动能力增加等,还可有头昏、精神抑郁、焦虑、激越,注意减退等,依个体的情况(耐受性、药物剂量等)而有所不同。
使用ATS后,特别是静脉使用后,使用者很快出现头脑活跃、精力充沛,能力感增强,可体验到难以言表的快感,即所谓腾云驾雾感(flash)或全身电流传导般的快感(rush);数小时后,使用者出现全身乏力、精神压抑、倦怠、沮丧而进入所谓的苯丙胺沮丧期(amphetamineblues)。以上的正性和负性体验使得吸毒者陷入反复使用的恶性循环中,这也是形成精神依赖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认为,ATS的较难产生躯体依赖而更容易产生精神依赖。
ATS的急性中毒临床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症状。轻度中毒表现为瞳孔扩大、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出汗、口渴、呼吸困难、震颤、反射亢进、头痛、兴奋躁动等症状;中度中毒出现精神错乱、谵妄、幻听、幻视、被害妄想等精神症状;重度中毒时出现心率失常、痉挛、循环衰竭、出血或凝血、高热、胸痛、昏迷甚至死亡。
长期使用可能出现分裂样精神障碍、躁狂-抑郁状态及人格和现实解体症状、焦虑状态、认知功能损害,还可出现明显的暴力、伤害和杀人犯罪倾向。
二、治疗
ATS滥用可以产生精神依赖,但与海洛因、大麻等毒品不同,在突然停吸后常不会产生像阿片类、酒类出现严重的躯体戒断症状。对于ATS的戒断及毒性症状,只需对症处理。
(一)精神症状的治疗
ATS服用者可出现急性精神障碍,表现为幻觉、妄想、意识障碍、伤人行为等症状,绝大部分病人在停止吸食后的2~3天内上述症状即可消失。
对于症状严重者一般选用氟哌啶醇,理由是氟哌啶醇为D2受体阻断剂,能特异性阻断ATS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大量的临床报告证实效果良好,常用量2mg~5mg肌注,视病情轻重调整剂量。地西泮等苯二氮(造字001)类药物也能起到良好的镇静作用。
(二)躯体症状的治疗
急性中毒病人常出现高热、代谢性酸中毒和肌痉挛症状,处理的原则是:足量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利尿、促进排泄。恶性高热是由于骨骼肌代谢亢进所致,多数中毒者是由于恶性高热和高乳酸血症及最终出现的循环衰竭或休克而死亡。降温措施可用物理降温(冰敷、醇浴),肌肉松弛是控制高体温的有效方法,可静脉缓注硫喷妥钠(pentothalsodium)0.1g~0.2g或用肌肉松弛剂琥珀酰胆碱,注意呼吸和肌肉松弛情况,必要时可重复。同时应畅通呼吸道,给氧,气管插管,安定止痉,有条件者可行透析治疗。
ATS导致冠状动脉痉挛是引起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最常见的原因。临床上常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吡啶缓解痉挛,改善心肌缺血。抗高血压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对冰毒引起的心血管症状亦有良好作用。高血压危象时可用酚妥拉明等。
第六节烟草
我国是烟草(tobacco)大国,香烟产量是第二产烟大国美国的三倍。据估计,目前全国有3亿多吸烟者,直接或间接受烟草危害者达7亿人。1993年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联合国内三家单位的调查表明,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40.70%,其中男性为69.70%,女性为11.20%。据预测,我国妇女、青少年吸烟会进一步增加。
一、尼古丁的药理作用
尼古丁(烟碱,nicotine)是烟草中的依赖性成分。研究证明,尼古丁符合高依赖性物质的所有标准,依赖者通过改变吸烟量、频度、吸进呼吸道的深度等来维持体内尼古丁的水平。当依赖形成后突然戒断时,会出现唾液分泌增加、头痛、失眠、易激惹等戒断症状,使吸烟者难以摆脱尼古丁的控制。
尼古丁通过作用于脑的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acetylcholinereceptors,nAChRs)发挥生理及行为作用。nAChRs位于细胞膜上,可作为阳离子如钠、钾、钙的通道,尼古丁作用于nAChRs,使阳离子内流,导致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增加。在外周,尼古丁受体分布在肌肉和自主神经末梢上。
尼古丁同样作用于中脑边缘系统,产生强化效应。尼古丁对全部自主神经节具有特殊作用,小剂量能兴奋肾上腺髓质,使之释放肾上腺素,并通过兴奋颈动脉体及主动脉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引起呼吸兴奋、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负担。大剂量表现为节细胞先兴奋,而后迅速转为抑制。尼古丁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也同样是先兴奋后抑制。
二、吸烟的危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烟草每年使世界上400万人丧生,其中70%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在今后25年里,此数字将上升至1000万,成为全球最大的健康负担之一。
点燃的香烟被吸烟者吸入口中的部分称为主流烟,由点燃部直接冒出的称为侧流烟。香烟的燃烟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多达4000种,其中在气相中含有近20种有害物质,有致癌作用的如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联氨、乙烯氯化物,其它有害物质如氮氧化物(95%为一氧化氮)、吡啶和一氧化碳(CO)等。粒相的有害物质达30余种,其中促癌物有芘、1-甲基吲哚类、9-甲基咔唑类等。
CO对血红蛋白(Hb)的亲和性很强。因吸烟出现大量CO-Hb而使心血管系统受累,尤其使运送氧的能力减弱,容易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和呼吸困难。
有关吸烟对健康影响的专著或论文较多,与吸烟有关的躯体疾病主要为呼吸道、消化道、心血管疾病及各种癌症等。
三、吸烟问题的处理
烟草工业能给国家带来税收,且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有识之士认为,从吸烟所造成的健康、环境危害的角度看,发展烟草工业得不偿失。以世界卫生组织为代表的卫生健康部门一直同各国政府及烟草工业进行交涉,起草了烟草控制框架条约(FrameworkConventiononTobaccoControl),各成员国将在此条约签字。希望能通过框架条约的实施,减少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从群体的角度看,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意识,制定法律限制烟草产品的各类广告、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广告和各类推销活动,规范烟草工业的行为、提高烟税等都非常必要。从个体的角度看,可以通过改变行为与认知的综合方法,如松弛训练、刺激控制等减少烟草使用。另外,可采取替代治疗以缓解戒断症状,一是将尼古丁加在口香糖中,(每个口香糖含尼古丁2mg或4mg)咀嚼后逐渐释放尼古丁,经口腔粘膜吸收入血;二是把尼古丁放入特制的橡皮膏上,然后把橡皮膏粘贴在皮肤上,缓慢释放的尼古丁经皮肤吸收入血;然后逐步减少橡皮膏或口香糖的使用次数、剂量,最终停止使用。
可乐宁为α2-受体兴奋剂,可以有效对抗中枢去甲肾上腺素的兴奋作用,从而抑制或缓解戒断症状的出现。可乐宁的主要副作用为眩晕、口干、思睡、血压降低等,约有7%服药者因忍受不了副作用而停药。
四、大麻
大麻(cannabis)属一年生草本植物。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麻滥用已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在我国新疆地区目前也不乏滥用者。
大麻中含有400种以上化合物,其中精神活性物质统称为大麻类物质(cannabinoids),最主要成分是Δ9四氢大麻酚(Δ9tetrahydrocannabinol,Δ9THC)。不同大麻制品及其生药Δ9THC含量与作用强度各异,除取决于生长地点、生长条件、配制及贮存方法以外,还取决于植株部位。大麻滥用者常将大麻制品或大麻提取物以吸烟方式使用。
大麻的精神效应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是由于大麻吸食者往往伴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此外吸食时间长短、不同的吸食剂量、不同的精神状态、社会经历、所处社会环境及其本人的期望等因素都可能对不同的吸食者产生完全不同的主观感受或精神效应。大麻的药理作用开始阶段是一种极度的陶醉状态,表现为欣快、人格解体和视觉敏锐。随后而来使全身松弛,另外还有歪曲的时间与空间知觉等。
大麻中毒时有两个特征性生理征兆:脉搏加快和结膜变红。血压可能降低,尤其在站立时,也可能见到肌无力、震颤、腱反射增加等。大麻对精神、躯体慢性毒性作用的研究甚多,如长期吸食大麻可引起心肺功能损害、抑制雄性动物精子生成及“无动机综合征”、大麻性精神病等,但结论不一、似是而非。

附1:正确认识和应用阿片类药物在癌症镇痛中的作用众所周知,疼痛是癌症病人最普遍的症状。疼痛是困扰癌症病人心理、社会功能,影响生活质量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采用较为现实的方式处理癌症疼痛:①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确实,特别是对剧烈疼痛和晚期癌症疼痛,其它类型镇痛药无法替代;②在正常临床应用中,特别是癌痛治疗实践中,尽管会出现耐受性、戒断症状,但心理渴求、滥用的比例很小。我们在宣传降低药物滥用危害的同时,也应正确认识依赖性药物的医用价值,科学、合理使用这些药物。WHO专家推荐镇痛三阶梯方法(three-stepanalgesicmethod),即把疼分成轻、中、重三度,把镇痛药的强度分成弱、中、强三级,疼痛由轻到重,镇痛药的选择由弱到强。对轻-中度疼痛患者,首先用弱效止痛药即第一阶梯用药,主要为解热镇痛药,代表药物是阿司匹林。使用一段时间后,如疼痛仍持续或增加,应加用弱效阿片类镇痛药,即第二阶梯用药,代表药物是可待因、氢可酮、羟考酮、右丙氧芬、曲马多、强痛定等,可待因或氨酚待因、安度芬、丙氧胺酚等可单独用于中度疼痛患者。如果疼痛持续加重,则应使用第三阶梯药物,即强效阿片类镇痛药,代表药物是吗啡,替代药物有氢吗啡酮、氧吗啡酮、美沙酮、丁丙诺啡、度冷丁、芬太尼等。通常要按药物的有效镇痛作用时间,定期不间断给药,而不是等患者痛时才给药。如普通吗啡片,有效时间4小时,则让癌痛患者每4小时服一次,一天规律地服6次,不因患者不痛而停用,天天如此,直至生命结束。若发现作用时间缩短或镇痛效果减弱,说明有耐受形成,需及时增加剂量,通常不采取缩短给药时间间隔的办法。(郝伟)【思考题】1.简述常见精神活性物质的种类。2.试述阿片类物质戒断反应的表现。3.简述阿片类物质依赖的脱毒步骤?4.如何处理ATS的急性中毒?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